為何說劇版仙劍奇俠傳第一部是傳說,第二部走下坡,第三部是爛片

  前段時間,企鵝宣布要翻拍《仙劍奇俠傳》時就曾引起過爭議,許多人都不希望經典被毀。

  因為由唐人影視制作的《仙劍》三部曲,曾經歷過「一部不如一部」的窘況,不得不讓人懷疑對這部經典進行翻拍往往只會導致「翻車」的惡果。

  但隨著選角計劃的開展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開機時間的確定,《仙劍》的翻拍已成定局。

  唐人影視制作的劇版《仙劍奇俠傳》一共有三部作品。

  第一部是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豆瓣評分9.0分,屬於經典之作;

  第二部是2009年的《仙劍奇俠傳三》,豆瓣評分8.6分,雖然口碑也是上佳,但已經能明顯看出正開始走下坡路;

  第三部是2016年的《仙劍雲之凡》,豆瓣3.9分的評價直接宣布了這是一部爛片。

  「七年磨一劍」卻換來噓聲一片,《仙劍雲之凡》的失利直接導致唐人影視不敢再碰仙劍這個經典IP,直至4年後才由企鵝影視接手,提出翻拍計劃。

  雖然說,影視作品的續集一般都難逃「爛尾」的定律,但《仙劍》三部曲卻經歷了從9分到3.9分的口碑崩塌,這種「斷層式」的現象實屬罕見。

  為什麼唐人拍攝的電視劇《仙劍》第一部是傳說,第二部走下坡路,第三部是爛片呢?

  樓主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第一部的角色最經典,演員發揮出色,讓人印象深刻。

  選角的原因無疑是最大的影響因素,畢竟《仙劍奇俠傳一》的選角可謂神仙陣容:

  胡歌飾演的李逍遙和劉亦菲飾演的趙靈兒,至今依然是無法超越的存在。

  「無胡歌,不仙劍」這句話足以證明胡歌對於仙劍劇迷來說,是多麼不可取代的地位。

  胡歌的帥氣顏值配合獨特的儒雅氣質,簡直就是為了古裝而生;再加上當時還是新人的他雖然演技青澀,卻恰好把初出茅廬的狀態演繹得十分完美,一下子就憑李逍遙出了圈。

  而劉亦菲至今一直被公認為「神仙姐姐」也說明了,她飾演的趙靈兒是多麼令人印象深刻。

  與胡歌一樣,劉亦菲的盛世美顏以及獨特的「仙氣」都是得天獨厚的個人優勢,放眼當今演藝圈,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比劉亦菲更適合飾演趙靈兒的女演員。

  另外,安以軒飾演的林月如、彭于晏飾演的唐鈺、謝君豪飾演的酒劍仙以及徐錦江飾演的拜月教主,都是至今依然讓人津津樂道的角色。

  《仙劍一》的演員陣容是後來兩部難以企及的,如此神仙陣容不僅會讓當時的觀眾打高分,還會讓有懷舊情結的人在後來不斷提高其口碑,因此《仙劍一》才成了高達9分的神劇。

  而《仙劍三》因為有霍建華與胡歌組成「高顏值雙男主組合」,又有楊冪、唐嫣和劉詩詩組成「三朵金花」,在陣容上並沒有那麼吃虧,所以評分只是稍稍比第一部低了一點。

  但《仙劍雲之凡》則慘了,雖然韓東君和娜紮在顏值上並沒有很差,可無論是人氣還是演技都難以和前兩部的男女主相提並論,一眾配角更是毫無出彩之處,自然會收獲糟糕的口碑。

  除此之外,《仙劍一》拍攝時特效水平落後,全靠演員的信念感才能讓觀眾不出戲。

  但這種因為技術問題而產生的缺陷,反而在日後的口碑評價裡成為給予好評的原因。

  《仙劍雲之凡》制作於2016年,此時的特效技術已經不能和2005年同日而語。盡管如此,仙劍迷在看《雲之凡》時依然會感到各種出戲,反過頭來看特效粗糙的《仙劍一》:

  明明胡歌、劉亦菲和安以軒只是對著一個橡皮泥一樣的「赤鬼王」在飚演技,觀眾並沒有因此而覺得看不下去,反而為他們三人的生死抉擇而揪心。

  明明劉品言飾演的阿奴只是對著一個粗糙的布偶「金蟾蜍」在表演,觀眾並沒有因此而覺得「辣眼睛」,反而被她表演的天真爛漫所吸引。

  正因為《仙劍一》眾演員的表演信念感都很強,克服了粗糙特效及道具的干擾,讓觀眾在觀看時更加入戲,所以即使特效不如續作,口碑也能遠遠高出許多。

  二、第一部的劇情改編有缺陷,沒有給後面的續集打好基礎。

  除了選角的問題,三部《仙劍》之間的劇情不連貫也是讓續作難以吸引人的原因。

  雖然《仙劍一》的劇情在整體上比較貼近原著,但為了追求影視效果,編劇對故事進行了不少改編,有些甚至直接影響了續作無法按照原著進行創作。

  例如:《仙劍一》裡把李逍遙的「迷弟」王小虎改成了和李逍遙差不多大的玩伴,這直接讓這名在遊戲裡是《仙劍二》男主的角色無法展開屬於自己的冒險。

  因為按照遊戲設定,王小虎是因為自小仰慕李逍遙,所以在日後才會踏上行俠仗義的道路,開啟《仙劍二》的故事。而劇版的王小虎與李逍遙歲數相仿、情同兄弟,說不上有什麼仰慕之情,明顯不再適用於成為開啟《仙劍二》的主角

  當然了,要說憑空創造一個王小豹、王小狼來替代王小虎也不是行不通。

  但正如前文提及,有類似影響深遠效果的劇情並不少,如在劇版《仙劍一》裡林月如直接被寫死在鎖妖塔內,阿奴直接與唐鈺成了比翼鳥等,這些都是對原設定「傷根動骨」的改動。

  王小虎可以用別人代替,林月如、阿奴這些角色也能用別人代替嗎?

  所以,制作方只能跳過了《仙劍二》直接拍講述《仙劍一》之前故事的《仙劍三》。

  《仙劍三》因為是講述李逍遙父親的師傅景天的成長故事,雖然與《仙劍一》在劇情上關聯不大,卻能對應上《仙劍一》的各種設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劇情脫節而產生疏離感。

  再加上劇組繼續選用胡歌作為主角,還別有用心地設計了一出「李逍遙穿越相遇景天」的戲份,巧妙地讓《仙劍三》和《仙劍一》產生了聯動,讓劇迷看得拍手稱快。

  而到了《仙劍雲之凡》時,不僅讓阿奴死而復活讓觀眾大呼「吃設定」,還因為把老年李逍遙「一貧道長」設計得太邋遢而引起大量劇迷的不滿。

  理論上,阿奴沒死是符合遊戲劇情的設定,經歷了女兒早死又在當掌門一事上遭受挫折的李逍遙變得消沉不羈也可以理解,但為何卻反而成為觀眾吐槽的點呢?

  皆因《仙劍一》「先入為主」的印象實在太深了,甚至讓部分不關註遊戲的劇迷認為劇版故事才是正宗的劇情,李逍遙就應該是一直仙風道骨、瀟灑帥氣。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仙劍一》在改編劇情時沒有做好長遠打算,只是為了服務於眼前的影視效果,讓後續作品難以和前作產生聯動效應,所以才導致了口碑越來越差。

  三、仙俠題材名存實亡,市場已不再青睞傳統的「俠」

  選角難以超越和改編劇情的先入為,是在《仙劍奇俠傳》這個IP上影響後續作品的口碑。

  而如果拋開《仙劍》的故事,從電視劇題材的大方向去看待《仙劍》續集越來越差這個現象,不難發現其實這也是受到了影視劇市場的喜好趨勢影響。

  眾所周知,仙俠題材的影視作品在近年來不僅創作數量少,創作方向也有點偏頗。

  如《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系列等,與其說是仙俠題材,還不如說是神仙偶像劇,神仙鬥法和男女主撒糖是絕對的主題,關於「俠」的描述少之又少。

  而像《陳情令》這樣的現象級影視劇就雖然劇情很引人入勝,立意也融合了一定的「江湖快意」,但因為乘了「耽改」的東風,打鬥設計也比較外行,很難讓人稱之為傳統意義的「俠」。

  也不是沒有導演想修正這種偏頗,如19年程小東執導的仙俠電影《誅仙I》,就打算大量增加關於「俠」的元素,來扭轉仙俠題材影視作品或「重仙輕俠」、或「毫無俠風」的局面。

  但可惜的是,程小東的做法似乎並不能被市場接受,他過猶不及地用江湖俠客的布衣把一群本應仙風道骨的修士包裹起來,將神秘莫測的仙法對決完全拍成了近身肉搏。

  最終,不僅讓原著迷大失所望,也討好不了廣大影迷,失了口碑也敗了票房。

  由此可見,仙俠題材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一方面,市場已經不喜歡傳統意義上的「俠」,江湖上的快意恩仇、痛快淋漓的對打動作不再是觀眾觀影時追求的「痛點」,即使影視制作組強行點題,也只會見效甚微

  另一方面,連程小東這樣的大導演在仙俠題材上也吃癟,咖位小、投資不夠的小導演又怎敢逆了市場的意願去拍正統的仙俠題材?投資方爸爸第一個就要跳出來干涉了。

  所以,擁抱神仙偶像劇,走一走「耽美風」,估計會是大多數創作者在拍仙俠劇時的選擇。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像《仙劍奇俠傳》這樣的傳統仙俠劇,續作又怎麼可能超越前作呢?

  結合此前的兩條分析不難推斷,不僅《仙劍雲之凡》理所當然會成為劇版《仙劍》的「爛片」,企鵝影視將會翻拍的《仙劍一》情況也估計不容樂觀。

  有時「往事只能回味」,既然傳統的仙俠題材已一去難復返,又何必為了恰情懷飯而翻拍呢?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仙劍奇俠傳》即將翻拍?別高興太早,仙劍的續作可是一部不如一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為何說劇版仙劍奇俠傳第一部是傳說,第二部走下坡,第三部是爛片

仙劍3角色名原來是中藥!胡歌的景天治吐血,網友:怪不得很好聽

尋夢園

為什麼仙劍奇俠傳沒有第二部

尋夢園

神仙打架!掏空的卻是我的錢包?2022年10款遊戲大作提前看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