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俱樂部》上線,張天愛謝可寅顏值出眾,節目內容卻黯淡無光

  5月29日晚間,全新的綜藝節目《姐妹俱樂部》首期上線愛奇藝。這檔綜藝真人秀,由張天愛、楊子姍和謝可寅擔任主咖,李誕團隊的成員們擔任客串,節目內容,則是先演一段類似小品的多幕劇,稍後進入到觀眾互動環節,最後,則是一次三大女嘉賓的訪談。這是一個較為奇怪的節目搭配方式。

  為什麼說奇怪呢?因為正常的綜藝節目,分出幾個單元來,行話叫幾pa,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和下一個環節有聯繫性才行。在《姐妹俱樂部》當中,第一個環節,讓三大女主聯合演一出類似小品的多幕舞台劇,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到了第二個環節當中,邀請一些現場的嘉賓做互動遊戲,就顯得和這檔綜藝的主題沒有任何關係了。

  甚至於到了第三個環節當中,三大女主被採訪,暢談自己對於演過的劇情當中的一些看法的時候,和第二個環節的觀眾互動遊戲,也無法構成有效聯繫。等於說,《姐妹俱樂部》的第二個環節,是「半廢棄」狀態的。這是典型的雞肋環節,棄之看似可惜,但留著也沒有什麼味道可言。所以,老編認為,《姐妹俱樂部》在整體編排上,欠打磨。

  當然,像《姐妹俱樂部》這種,先來一個舞台劇,然後主演們根據舞台劇的內容,進行更多暢談的綜藝,放眼到國際綜藝市場當中,並不新鮮。《姐妹俱樂部》想要走的門路,應該就是通過情景劇的方式,給觀眾一個帶有話題的故事,然後大家可以坐下來聊這個話題,並且通過聊的方式,把話題伸展開,從而讓這個話題獲得更多的觀眾互動,繼而引發網路熱度。

  這類綜藝,要實現最終的目的,首先便需要情景劇的部分,具備話題效應才行。其次,則是在嘉賓暢聊環節,能夠實現較為不錯的話題深度性,能夠為觀眾打出幾個方向來,讓觀眾能夠在這些方向當中實現有價值的探討。目前來講,《姐妹俱樂部》在這兩點上,做得都非常不好。這是一檔在各方面都淺嘗輒止的綜藝真人秀節目。

  先說情景劇的部分。首期節目當中,呈現了兩個不一樣的戀情關係。一組是已經結婚的夫妻,男人比較黏人。而另一組,則是準備結婚的情侶,男人缺少黏度,也不夠浪漫。隻從這個情景劇的劇本角度講,它缺少對這兩種男性性格的強烈對比。尤其是和張天愛搭戲的男主,性格在開局部分是不明確的。這是劇本編排上的拖泥帶水。

  類似的小劇本,我看過不少。印象當中,有一位小品編劇曾創作過這一題材非常精巧的一個。這個劇的關鍵,是兩個男生性格的對比,在對比當中讓女性觀眾思考,到底哪一種性格更適合自己,是黏人的好,還是不黏人的好?老編讀過的類似小品劇本當中,兩大男主,真的是一人一句臺詞的,穿插進行,實現非常巧妙的對比。這是創作上有水平的體現。

  反觀《姐妹俱樂部》當中,演完一個演另一個的方式,已經不夠巧妙了。外加上,兩位男性的性格設計,也不足以彰顯各自的性格特征。最終造成一個結果,觀眾只有在後期的解讀當中,才明白編劇和導演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這麼一來,前邊的情景劇內容,也就失敗了。《姐妹俱樂部》應該邀請更專業的編劇操刀,這是關鍵點之一。

  再說後續的主演暢聊階段。這其實是最可怕的階段。我們很多演員一張嘴,就給人一種明星相。而我們的很多綜藝節目,也是帶著濃厚的追星氣,恨不得偷聽到明星們自爆的各種八卦。這是一種典型的娛樂低智。《姐妹俱樂部》主演暢聊階段,姐妹們和兩個小哥哥,都沒有帶給節目更為高深的內容暢聊,其實是打不開局面的。甚至於出現了不少已經署名明星隱私的提問。這是把節目帶偏的提問。

  《姐妹俱樂部》真正應該做的,是有演員,無明星,更沒有明星隱私的販賣。雖然主演們坐下來聊了,但聊得斷然不是個人的隱私內容,而是基於作品(已經表演的情景劇),闡釋自己更為高深的看法。這些看法,可以是嘉賓自己的,當然也可以是節目組前期安排好的。無論是哪種,都需要過硬的、有深度的頭腦智慧給予支持。

  老編曾在二十年前看過一次天津衛視某主持人採訪知名女音樂家劉索拉的綜藝節目。當時,也是暢談女性話題。劉索拉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智慧,帶著女主持人「狂奔」,最終,劉索拉成了真正的採訪者,和話題引領者。這其實就說明,訪談類的綜藝,缺少的就是劉索拉這種高級的女性智慧。在《姐妹俱樂部》當中,張天愛、楊子姍和謝可寅雖然顏值非常之高,但她們無法提供劉索拉式的女性智慧。所以,一旦到了訪談階段,就黯然失色了。

  借此,《姐妹俱樂部》就回到一個女性最本真的問題上,是給顏值更高的女性以出鏡機會,還是把這些寶貴的綜藝機會,留給真正的智慧女性呢?顯然,《姐妹俱樂部》選擇了前者。而這種選擇,又是否能夠被女性觀眾們所接受呢?(文/馬慶雲)

>《姐妹俱樂部》上線,張天愛謝可寅顏值出眾,節目內容卻黯淡無光

四部初戀系網劇,除了《初戀那件小事》,你還想追哪部?

尋夢園

穎兒、賴雨濛,趙珞然等主演《愛情的開關》

尋夢園

朝鮮最厲害的花樣男子媒婆團:金旻載、樸志訓、邊佑錫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