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更利於身體健康?除了走路還建議哪些運動方式?

  奧運推遲了1年,終於來了,奧運不僅僅是為奧運健兒加油,不僅僅是看我們得了多少金牌!

  奧運更是為了提高全民健康,奧運來了,我們要為我們的隊員加油,但要問問自己平時到底有沒有運動呢?

  

  生命在於運動不是一句空話。

  一、長期不運動壞處多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關聯死亡的風險高出最頻繁運動調查對象的死亡風險5倍,高出規律運動調查對象將近4倍。

  久坐不運動還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而堅持運動能有效地控制三高,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久坐不運動,不但會增加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會增加腫瘤風險,增加憂鬱風險。

  二、運動的好處多

  研究顯示,在一定步數內,每多走1000步,血壓會降低0.5mmHg,如果長期堅持走路,比不走路的人,可預防5%的高血壓。多走1000步,可預防10%的糖尿病,預防13%的肥胖,降低15%的死亡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鍛煉可降低14%的心梗風險,而活動不夠占急性心梗風險的12%。

  有氧運動,可以作為心肌梗死或支架搭橋患者心臟康復的一部分,可降低26%的心血管病死亡,減少18%的住院。

  運動是可以逆轉久坐心臟老化所帶來的危害,並且還能夠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三、走路是不是一種運動

  

  在醫院經常能遇到很多患者問,到底哪一種運動形式好?走路算不算一種運動?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走路會不會傷害膝蓋?

  1、走路會不會傷害膝蓋,需要因人而異,人和動物的一個區別就是直立行走,難道我們直立行走就傷害膝蓋了?對於本身膝蓋有問題的人,自然走路多可能傷害膝蓋。但對於大部分膝蓋沒有疾病的人,走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2、如果有更好的運動形式,走路並不是一項首選的運動,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走路。如果走路已經算有效運動的話,那麼就不會每天科普大家堅持運動了,因為我們本身每天都在運動。相對更理想的運動比如跑步、騎車、遊泳、跳操、跳繩、爬山等等。但如果一個人背的運動都不能完成,那麼走路也不失為一種選擇,畢竟走總比不走強。

  3、每天走5000步,還是走10000步比較科學呢?

  走路多少首先也是因人而異,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每人走6000步比較合適。

  還有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7500步左右的時候,走路帶來的降低死亡風險的好處不再升高,也就是每天走7500步,對於壽命的帶來的好處最大。

  當然,這些數據只是一些研究,並不是規定或鼓勵大家都走6000或7500,這只是一個參考,何況每個人年齡不同,步速不同,步伐不同等等變量。

  四、以時間計算更可靠

  

  如果您沒有堅持運動,請您堅持運動,如果您能採取跑步、騎車、遊泳、跳操、爬山、跳繩等運動形式,還是首選這些運動。如果您只能靠走路運動,那走起來總比不走好得多。

  至於每天運動多少量,單純靠步數不夠準確,因為步伐大小、速度不一樣,結果差別比較大,相對來說,參考時間更為科學,各種指南建議,不管是哪種運動形式,尤其是利於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每次不少於30分鐘,每周5次左右,每周大約150分鐘,如果身體和時間允許可以逐漸增加到300分鐘。

  只有這樣長期的運動,才利於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利於心肺功能 的鍛煉。

  奧運來了,我們在為奧運健兒加油的同時,別總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們自己也要動起來,這才是奧運精神,全民健康才是奧運初心!

>每天走多少步更利於身體健康?除了走路還建議哪些運動方式?

科學家帶你揭秘午睡–身體的自我調養

尋夢園

轉存!16組數字助你吃出健康

尋夢園

直播預告 | 李蘭妮、張進對談憂鬱與精神健康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