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頂流」40年,他的1大「特點」是關鍵

  不知不覺80後的偶像劉德華已經出道40年了,在花甲之年,劉德華依然享有極高的聲譽。對於吃青春飯的明星而言,劉德華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要知道和劉德華同時代的許多明星已經退居二線,比較典型的如黎明、郭富城等。甚至比劉德華出道時間還晚的鄭伊健等人也基本銷聲匿跡。可是劉德華依然延續著其巔峰狀態,這樣的成就對於偶像明星而言實屬不易。不過很多網友一定對於周遊君把劉德華定義為偶像明星有些不滿,但是我們客觀的分析就會發現,劉德華從出道以來,一直沒有卸下其偶像包袱。

  最初劉德華在TVB出道,他事業的第一次巔峰便是和梁朝偉等人並稱為「無線五虎」,這個時候劉德華是一名影視劇當紅小生,是當年名副其實的頂流明星。這個時候劉德華並不滿足於只是在TVB做一名電視明星,在當年的娛樂圈,雖然是影視歌三分天下,但是相對於電影演員和歌星而言,電視劇演員的事業發展更加的受限。雖然當年劉德華一有機會也參演一些電影,但是他那個時候還沒有在電影界打開名氣。由於在參演《投奔怒海》時結識了香港的著名歌星林子祥,劉德華有意朝著歌星方向發展。

  雖然劉德華的歌唱天分一般,但是他通過反覆的努力和實踐,利用顫音的唱法,彌補了自己先天嗓音的不足。即使在進軍歌壇的早期劉德華受到諸多的非議,但是他依然在歌壇打開了名氣,並且在上世紀90年代,晉升為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之一。所以這個所謂「天王」的稱號,也是當年香港娛樂圈打造流量明星的一種方法。這種「封王稱後」的營銷手段,在當年極為受用,而從此劉天王更是開啟了他多達幾十年的頂流之路。

  由此可見,雖然劉德華的各方面實力不俗,但是他依然走的是偶像、流量的路線。其實在娛樂圈,沒有絕對的偶像派或者實力派。之所以分為偶像派和實力派是因為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主打的市場不同,偶像派的明星並不是沒有實力,只是他們的實力是為了偶像來服務的。而實力派明星也不是沒有顏值,只是這份顏值,要掩藏在他們嫻熟的演技之下。

  與劉德華同時代的明星中,張學友和梁朝偉、周星馳便是鮮明的例子。這三人走的是實力派路線,所以我們看他們出現的時候,更多的比較隨意。雖然這三人中梁朝偉的顏值和劉德華不相上下。但是梁朝偉依然要被定義為實力派,因為梁朝偉基本不參加和電影無關的公眾活動。在這點上劉德華則有明顯的不同,他除了自己的娛樂圈事業之外,他還特別懂得如何抓住機會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由此可見,劉德華始終看重流量。

  與吳亦凡、陳冠希這種隨意翻車的後輩明星不同,劉德華幾乎是「零緋聞」,而這種狀態,是劉德華能夠頂流40年的核心原因。以「四大天王」為例,黎明和郭富城的戀情資訊一度滿天飛,他們戀愛的事情也經常被娛樂媒體所關註。而劉德華和張學友卻鮮少有這種新聞爆出,不過張學友的發展方向和劉德華卻不相同。在多棲發展一段時間後,張學友便開始專攻唱歌,在這點上張學友和專攻電影的梁朝偉有點像。他們是致力於把一樣事情做精,而劉德華的事業則是全面開花。

  一個明星如果一時大火可能靠的是運氣,但是能夠一直大火,這裡面絕對有紮實的品格質地。而且我們要知道劉德華並不是在某項事業上有超凡的表現,他唱歌比不過張學友,演電影比不過梁朝偉,拍電影比不過周星馳。可是他卻一直處於整個娛樂圈的C位,這其中自然有他的秘訣。剛才我們說到劉德華幾乎「零緋聞」,這自然是劉德華出道40年依然處於巔峰狀態的關鍵,但是更根本的還在於劉德華自身相對於環境的變通能力。

  就拿這次出道40年來說,劉德華是通過短視訊發布到網路,早前劉德華曾表示過自己從來不玩手機。但是從他這次發短視訊的行為來看,劉德華為了事業的發展,他非常願意接受新生事物。從電視劇到唱歌,從文藝片到商業電影,從商業電影再到文藝片。而且劉德華不惜為別人做配角,他曾經以配角的身份和周星馳拍過電影《賭俠》,和李連傑拍過電影《投名狀》,甚至在雙主角的電影《無間道》中他也被梁朝偉壓著演。但是我們在看這些電影時,又有哪個觀眾能夠忽略劉德華的存在呢?

  這就是劉德華的實力展現,他即使給別人做配角,但是他依然能夠成功的吸引到大眾的眼球。後期劉德華為了刻意弱化自己的偶像身份,他開始參演《桃姐》《失孤》這種類型的電影,並且開始在這些影片中飾演一些普通人,即便如此,有人會忽略那個如此普通的人是劉德華嗎?這就是劉德華,他擁有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讓劉德華即便是刻意地弱化自己的存在,但是他依然能夠成為大眾的焦點。

  人們喜歡劉德華,有很多時候是一種莫名的原因,他給人的親切感,讓很多人不覺得劉德華是一個明星。因為在很多的場合,劉德華總是通過他的幽默,讓觀眾覺得劉德華就是一位鄰家大叔。可是轉眼之間,他又能讓自己星光璀璨。這種多環境的應變能力,讓劉德華雖然各方面的能力不出眾,但是他卻可以成功的吸引到粉絲們的關註。而且這樣的情況下,使得劉德華的粉絲黏性極高。即便是近幾十年來序言的傳播方式多變,但是劉德華依然處於頂流的地位。

  而且劉德華總能恰如其分地出現在一些熱點人物的身邊,在這點上,劉德華一點沒有明星的架子。在和周星馳合作《賭俠》時,周星馳剛剛爆紅,在和梁朝偉合作《無間道》時,梁朝偉已經具備了國際知名度,在和李連傑合作《投名狀》時,李連傑的演技和電影功力已經到了最佳的境界。試問這樣的劉德華又有誰不會喜歡呢,他雖然自己不能夠創作太多的驚喜,但是他通過和這些頂流明星合作,一直讓自己處於頂流的地位。

  當然劉德華能夠有機會和這些人合作,也和他自身的流量條件有關,在香港的電影票房榜總排行上,劉德華是總計票房最高的男演員,由此可見劉德華的號召力有多強。這種善於資源互補的運作,讓劉德華走得更遠,也非常值得後來的明星們學習。放低姿態,方能站上高峰。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

>劉德華「頂流」40年,他的1大「特點」是關鍵

教主說資源瓜:董子健、易烊千璽、陳偉霆等

尋夢園

《理想之城》「造價師」孫儷上線,被於和偉破格提拔

尋夢園

YG終於官宣!「BIGBANG新歌MV拍完了」 回歸狀況傳喜訊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