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刑拘的吳亦凡:我曾想成為周杰倫

  都美竹事件爆出後,吳亦凡曾回應說:「如果有這類行為,請大家放心,我會自己進監獄。」

  昨晚,官方通知,吳亦凡因涉嫌強姦罪,已被刑拘。從當紅頂流到劣跡藝人,吳亦凡隻花了2個月。

  對於演藝事業,他曾有過追求。英雄聯盟6周年明星表演賽上,吳亦凡喊話周杰倫:「我非常喜歡你的音樂,你是我小時候的偶像。」此前,為了致敬周杰倫,在綜藝《中國有RAP》中,作為導師的吳亦凡曾特意帶領戰隊,演繹了一首改編版的《三年二班》。

  

  但更早之前,他就已經與偶像漸行漸遠。為什麼是周杰倫?

  

  「我一點都不覺得好聽。」

  

  1997年,一位新人參加選秀節目《超級新人王》,參演的曲目被評委如此評價。

  

  誰也不曾想到,這個名叫周杰倫的新人,將成為華語樂壇始終無法超越的扛把子。

  

  

  那次選秀沒能讓周杰倫順利出道,卻讓他獲得了音樂人吳宗憲的青睞。

  

  周杰倫被邀請前往阿爾發音樂公司,擔任音樂助理。

  

  在公司,周杰倫什麼都幹,搬道具、買便當……但最讓他有熱情的,還是寫歌。

  

  白天太忙,他就在深夜寫;睡覺時迷迷糊糊有了靈感,就踉踉蹌蹌走向鍵盤,趕緊記下來;同事常常到公司,發現他睡在椅子上,旁邊是寫到一半的曲譜……

  

  即便付出了諸多努力,卻始終沒能被更多人賞識。

  

  他寫《眼淚知道》給劉德華,被拒;給吳宗憲寫《可愛女人》,他說自己唱不來;想到張惠妹對音樂風格的開放度更高,就給她寫《雙截棍》和《忍者》,還是被退回……

  

  這些失利,讓吳宗憲對周杰倫越來越沒信心。他乾脆不再看周杰倫的手稿,直接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

  

  多番打擊之下,周杰倫孤註一擲,決定發自己的唱片。

  

  3天後,周杰倫拿著寫好的十幾首歌,找到了吳宗憲。

  

  吳宗憲推脫,說目前編曲不到位,之後有合適機會再出。

  

  周杰倫二話不說,又一個人完成了整張專輯的全部編曲。

  

  

  隨後,第一張專輯《JAY》面世,順勢拿下「金曲獎最佳流行演唱專輯」,周杰倫也成了R&B小天王。

  

  他開始在華語樂壇嶄露頭角。

  

  這份成功,鋪墊了17年。

  

  從4歲開始,周杰倫幾乎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邊度過的。

  

  他有一位形影不離的嚴師,母親葉惠美。

  

  彈琴時,他會被窗外同伴的嬉戲所吸引,心不在焉。

  

  葉惠美就拿著藤條站在身後,走神一次打一次,直到他練好琴。

  

  練琴一天平均8個小時,彈到流血也都司空見慣。

  

  

  後來,他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了《聽媽媽的話》,收錄在專輯《依然范特西》。

  

  發行當年,《依然范特西》全球的總銷量成功突破800萬張;其中海外地區銷量300萬,位列當年美國音樂排行榜第二,打破了中國華語歌手世界的最新記錄……

  

  從小學時代哼著‘哼哼哈兮‘的《雙節棍》到中學時代如初戀般甜美的《七裡香》,從「我學會做蛋餅但發現你不吃早餐」的《等你下課》到那杯美味的《莫吉托》,周杰倫的旋律串聯起了一整代人的青春。

  

  習慣了周杰倫的一代人似乎並沒意識到自己的青春已逝,直到我們再次回望華語樂壇,才猛然發現:

  

  世上已無周杰倫,滿屏皆是吳亦凡。

  

  

  當周杰倫變成了「吳亦凡」

  

  2007年,周杰倫自立門戶,開始進行第三次世界巡演。

  

  同年,韓國娛樂公司招募全球練習生,吳亦凡被選中。

  

  作為普通練習生,他不得不和二十個人擠在一個公寓裡。

  

  最初,因語言不通,外賣也點不了,錯過統一進餐時間,餓了只能硬扛。

  

  訓練強度很大,除去三餐和睡覺的三四個小時外,所有空出來的時間都得用來練習。

  

  公司還設置了極為嚴苛的考核標準,練習生每周都需要新學一支舞或者一首歌。表現不好,就要被淘汰。

  

  ‹吳亦凡與周杰倫的短暫交集>

  

  經過艱苦的訓練與重重考核,五年後,吳亦凡以男團EXO的隊長身份出道。

  

  在韓國成熟的工業化造星模式下,組合成了紅透半邊天的亞洲天團,吳亦凡也火了。

  

  在團隊光環的映照下,吳亦凡也曾有過不少還算拿得出手的作品。

  

  但公司的許多「操作」,讓他開始猶豫:

  

  訓練的時候會被體罰、不得不簽訂不合理的合同、一年只能見到一次家人……

  

  

  繼續下去,就要接受高強度的訓練和公司的「壓榨」,但有極高的可能性做出至少還不錯的作品。

  

  或者放棄當一名「在韓打工人」,接受國內資本拋來的橄欖枝。

  

  取舍之下,吳亦凡選擇了後者。

  

  2014年6月,吳亦凡回國沒多久,就搭上了「京圈大颯蜜」徐靜蕾,搭檔王麗坤,以絕對主演身份,參演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嘗到甜頭後,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吳亦凡。

  

  2015年,吳亦凡與華誼合作,出演了馮小剛的《老炮兒》。

  

  隨後,他又成了《中國有RAP》、《潮流合夥人》的「座上賓」,還發行了一系列的新歌,其中的《大碗寬面》,更是成了他的個人代表作。

  

  同樣通過EXO在韓出道的鹿晗,走了類似的路。

  

  如今提起他,讓人印象更加深刻的不是作品,而是驚人的影響力。

  

  2014年8月19日,鹿晗在2012年9月10日轉發的一條微博,獲得了13163859條評論。

  

  這條博文創造了世界上「最多評論的博文」的金氏世界紀錄稱號,也成為中國中文社交媒體第一個對外公布的金氏世界紀錄。

  

  

  巨大的流量背後,是空白。

  

  這群流量小生,脫離了成熟的韓國偶像工業體系後,幾乎都沒有代表作。

  

  作為音樂人,離開組合後,他們至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代表作;參演影視劇,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影視代表作。給出好評的,不是粉絲就是水軍。

  

  回顧20年前,周杰倫第一張專輯面世,發行之前屢屢碰壁,就算做出好內容,也要接受業內的層層篩選和市場的多重考驗。

  

  反觀吳亦凡,在綜藝上憑借一句「你有Freestyle嗎?」的梗,就能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中心。

  

  借用劉德華在接受魯豫採訪時的感概:

  

  「時代變了,對藝人的標準也變了。」

  

  

  炸雞時代,沒有好菜可吃

  

  2017年,吳亦凡參加了綜藝節目《七十二層奇樓》。

  

  坊間有傳言說,他是節目組最想敲下的嘉賓,最終花了8000萬才請到。

  

  因為母親同樣參與他的演藝事務,節目組甚至不惜花600萬來討她的歡心。

  

  為什麼節目組不惜下這麼大血本,也要請到吳亦凡?

  

  因為吳亦凡是最穩妥的那個。

  

  互聯網的普及,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內容獲取與評價的門檻幾乎消失,內容生產的門檻,也一降再降。

  

  這造成了內容作品本身變現難。

  

  既然內容本身難以獲利,那就轉而追逐流量。

  

  以短視訊為例,流量明星的出現,意味著更大的瀏覽量,隨之而來的,是更高價的廣告位和更多的會員成交量。

  

  內容質量已經不再重要,只要主角是流量明星,收益就不會差。

  

  此前巨大的流量積累,讓吳亦凡成了收視的保障。從資本的角度看,那8000萬的付出,穩賺不虧。

  

  自2014年開始,吳亦凡參演的綜藝近30個。

  

  

  2017年,他的年收入為1.5億,多次位居中國福布斯名人榜前十,一場演出200萬。

  

  導演大咖如馮小剛、周星馳,放著更優質的演員不用,在電影中優先選用了吳亦凡。

  

  這對資本和明星來說,是妥妥的良性循環——流量明星越是曝光度高,流量越多;流量越多,變現能力就越強。

  

  而對用戶們來說,則是惡性循環。

  

  流量明星們不精進專業,而是開始另辟蹊徑,賣顏值、賣人設、賣萌……

  

  我們正在進入「炸雞時代」。

  

  「低級內容就像炸雞——工序簡單,造價低廉」,可復制性高,像隨處可見的「某新雞排」。

  

  一段Freestyle都說不好的吳亦凡,也能成為說唱節目的導師,粉絲對他沒有太多要求,帥就夠了。

  

  觀眾對內容的期待已幾近畸形。

  

  有網友說:「只要看看抖音就知道什麼歌能火」。

  

  

  「國民歌手」不再是剛需,「潮流熱歌」才是。

  

  《2019年華語數字音樂年度報告》顯示,在2019年新增歌曲總量達到近24萬首,但藝人平均發歌數量卻由4.5首(2017年)下降到了3.2首(2019年)。

  

  過去依賴權威推薦的音樂市場,已經轟轟烈烈地進入了綜藝節目、短視訊、社交媒體造星的時代[1]。

  

  這便是「炸雞時代」的副作用:觀眾的品味,已經被「壟斷」了。

  

  如果周杰倫晚生20年,與吳亦凡同臺競技,吳宗憲隻大概率也會選擇後者。因為他的主要期許只會是——為娛樂業唱片業尋找合適的明星胚子,而不是真正的歌手。

  

  成為華語樂壇的「頂流」,周杰倫的天賦與才華在其中當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更無法否認的是:

  

  周杰倫遇上了一個最適合他的時代。

  

  

  ✎✎✎

  

  知乎有這樣一條問答:吳亦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周杰倫?

  

  點讚最高的回答是這樣的:

  

  

  事實上,在「炸雞時代」,吳亦凡根本沒必要成為周杰倫。

  

  他只要在各類綜藝中刷刷臉,就能獲得粉絲的青睞;隨便出個歌,就能靠粉絲買上格萊美分類榜第一。

  

  難道我們對內容真的已經沒有要求了嗎?

  

  不然。

  

  周杰倫的新歌《說好不哭》深夜發布,迅速在朋友圈呈刷屏之勢,專輯銷售額從0-360萬張,隻花了三個小時。

  

  2018年,於15年前發布的《晴天》,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突破了200萬條。

  

  這不單單是周杰倫本人的影響力,更是作品品質本身的象徵。

  

  近些年來,從伍佰的經典老歌《Last Dance》到被樸樹定義成「污點」的《New Boy》再次翻紅,從與流量絕緣的《我不是藥神》到全員新人的《禦賜小仵作》爆火……

  

  我們對好內容的青睞其實從未改變。

  

  與之相對的,是《上海堡壘》的撲街,是教主夫人的無戲可拍,是無數抖音神曲的曇花一現……

  

  我們對藝術的審美也從未真的畸形。

  

  1998年,剛入行的周杰倫在偶像劇《百裡香煎魚》裡扮演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街頭手風琴家。

  

  他站在舞臺上投入地演出。

  

  臺下的觀眾是兩個小孩。在他表演完一曲後,放聲大喊:「安可,安可」。

  

  

  撰稿:鄒雨

  編輯:地中海螃蟹

  主編:小野

  

  圖源:視覺中國、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部分參考資料:

  [1]華語音樂20年,最能打的還是周杰倫、陳奕迅,音樂先聲

  [2]為什麼周杰倫後再無天王? Bacon培根說

  

  

  書單這裡有一群老派的讀書人,與你分享思考。當世界下沉,我們閱讀。

  點個「在看

  讓糊的更糊,讓紅的更紅

>被刑拘的吳亦凡:我曾想成為周杰倫

2020年福布斯亞太地區100大名人,李敏鎬、秀智等韓國藝人榜上有名。

尋夢園

小八卦,易烊千璽,劉浩存,張一山,曾軼可,張碧晨

尋夢園

「當年色戒如果找你,你會演嗎」?劉德華:不能突破心中那道防線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