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是健康短板,十周養成防癌好習慣

  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 尤長宣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唐文彬

  本報記者 張筱悅

  在健康生活方面,不少人屬於「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常常因為「懶」遲遲戒不掉壞習慣。最近,美國癌症研究所發起「健康10周挑戰計劃」,幫助大眾逐漸克服「行動困難」。參與者每周只要開啟一個健康習慣,並堅持下去,10周後就能獲得全新的健康生活,不僅可以降低癌症患病率,還能有效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認知功能、降低代謝綜合征風險等。

  第一周:增加植物性食物比例。堅持2/3~1/3餐盤原則,保證每餐有2/3以上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豆類等,1/3為動物性食物,如禽肉、海鮮、瘦肉、雞蛋和奶制品等。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尤長宣說,長期吃動物性食物(紅肉)會影響腸道菌群,增加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發病風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唐文彬也表示,適當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油高脂食物的攝入,豐富食物種類,有助保持營養均衡、全面,控制體重,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

  第二周:每天多走100步。養成運動習慣應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從第二周起,每天多運動一兩分鐘。例如,以前每天隻散步20分鐘,那麼此後每天多走1分鐘,每周運動5天,一周後運動時間就達到了25分鐘,10周結束,就能做到每天運動1小時以上。還可以用步數來計算,每天多走100~200步,每周運動5天,10周後每天就能多走5千~1萬步。

  尤長宣說,運動最直接的效果是改善免疫狀態、控制體重,進而改善身體機能,對控制血糖、血脂和預防疾病都有幫助。此外,運動還能緩解憂鬱焦慮,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心理問題有關,心情舒暢了,人也就健康了。

  第三周:多吃顏色鮮艷的果蔬。這一周的目標是強化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吃植物性食物時,盡量選擇顏色鮮艷的果蔬,比如胡蘿蔔、紫甘藍、花椰菜、菠菜、柳丁等,建議每餐都要吃一份(約100克)深色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年人每天要吃200~350克水果,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一半。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蔬菜。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指出,多吃深綠色與深黃色蔬菜,有利於減少體內脂肪、增加骨密度。深色蔬菜通常含有胡蘿蔔素、葉綠素、葉黃素、番茄紅素、花青素以及芳香物質,不僅營養豐富、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其特殊的色彩和風味還有促進食欲的作用。

  第四周:散步改為快走。在過去兩周裡,如果你的運動隻停留在散步層面,那麼從這周開始,可以適當加大運動強度,每天增加5~1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例如將散步改為快走或慢跑。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研究指出,積極參加中高強度運動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患冠心病、中風的風險均明顯降低。唐文彬表示,一定強度的運動確實能改善身體素質,有助預防疾病,但較高強度的運動容易導致損傷,因此剛開始嘗試中高強度運動的人,最好提前了解運動知識,做好熱身等準備工作,或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第五周:減少精制谷物攝入量。不妨用全谷物食品代替部分精制谷物食品,保證每餐吃一份(約100克)全谷物食物。

  與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的麩皮、胚芽和胚乳較完整,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有許多研究證實,多食用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尤長宣說,全谷物豐富的纖維還有助延長飽腹感時間,減少多餘熱量的攝入,維持健康體重。

  第六周:站立代替久坐。從這周起,嘗試用輕微活動取代久坐。例如在電腦前工作時盡量站起來;向工作夥伴傳達資訊時盡量走過去面對面交流,而不是發送電子郵件、消息或打電話;等待某人或看電視時可以在周圍走走。

  唐文彬表示,久坐不動是許多健康問題的危險因素,它不僅會導致超重或肥胖,進而增加心腦血管負擔,還容易引發腰椎、頸椎問題,如今,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就與久坐有很大關係。

  第七周:不吃加工肉類。飲食中要增加魚肉、禽肉等白肉攝入量,減少豬肉、牛肉等紅肉和加工肉類。加工肉類是指經過熏烤、醃制或其他處理方式以增加風味、延長儲存時間的肉類,包括火腿、培根、臘肉、香腸等,通常都含有致癌物質。如果一時難以戒掉加工肉,每周最多吃一次。另外,紅肉攝入量每周不要超過18盎司(約1斤)。

  「長久以來,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食用加工肉類的習慣。」尤長宣表示,過去工業化水平低,很多濕熱地區的食物不易保存,醃、熏、烤等方法能延長保存期,但這類食物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隨時都能獲取新鮮食物,加工肉類還是少吃為好。

  第八周:嘗試新運動。前幾周的運動以走路或慢跑為主,形式較單一,此時你可能開始覺得枯燥,建議開啟新的運動項目,例如跳舞、有氧操等具有趣味性或團體性的運動。

  把運動當成愛好,而非機械性地重復,獲益的不只是身體,還有精神上的愉悅。唐文彬表示,一旦感到運動枯燥就難以堅持下去,結伴運動不僅能相互督促,還可以增加社交,愉悅身心。《柳葉刀·精神病學》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完全不鍛煉的人平均每個月有3.5天會感到壓力大、情緒低落或有其他情緒問題,而定期鍛煉者平均只有2天;每周進行3~5次,每次45分鐘以上的鍛煉,是減輕壓力或憂鬱的最佳方式。

  第九周:用白開水代替甜飲料。本周起要戒掉酒精飲品及含糖飲料,可用水、茶、咖啡或牛奶代替。

  含糖飲料會增加熱量攝入,容易導致體內脂肪過多,從而增加罹患多種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有些酒精飲料的熱量也很高,且酒精本身就會增加癌症風險。尤長宣說,預防癌症有個16字方針,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可見限酒的重要性。犯酒癮時用健康飲品來代替,可以有效減少酒精攝入。需要注意的是,飲用咖啡和茶飲料時,應盡量選擇不含糖的黑咖啡或純茶。

  第十周:帶動身邊人共同改變。進入最後一周,你會發現生活習慣已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但不能止步於此,應嘗試改變家庭和工作環境,因為身邊的人會影響你的飲食或運動決定,優化周圍環境有助於將健康生活持續下去。

  「健康是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3個方面的完好狀態,而生活方式恰恰是最常見的健康短板,也是眾多健康危險因素中最可控的部分。」唐文彬表示,「健康10周挑戰計劃」就是從這方面著手,幫助人們一點一滴做出改變,這種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但關鍵在於長期堅持。

  尤長宣強調,除了持之以恒,還要注重因人而異。「健康10周挑戰計劃」確實具有科學性,但每個人要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不必完全照搬。比如,有些人平時就有運動或良好的飲食習慣,實施起來可能用不了10周,而對那些壞習慣比較「頑固」的人來說,挑戰性更大,所需的時間也許會長一點。總的來說,要按照身體能接受的程度,循序漸進地改進。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生活方式是健康短板,十周養成防癌好習慣

民生直通車|會選、會看、會烹……這些膳食好習慣幫你吃出健康

尋夢園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良藥

尋夢園

夏天,吃對果蔬幫你「去火」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