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變職場菜鳥?又演出了打工人的心聲!孫儷真的是好劇的活招牌

  雙廚狂喜,來了。

  飄最近看到了一個視訊片段。

  是娘娘孫儷在KTV裡,大吼著刺蝟樂隊的名曲。

  看歌詞猜歌名

  那放飛自我的架勢,別說,還真有點兒搖滾內味。

  如此反差萌,莫非是搞什麼家庭大聯歡?

  不,這個片段來自她主演的新劇《理想之城》。

  劇中,她飾演的女主角蘇筱,是個28歲,來自三線城市的滬漂打工人。

  這部雲集趙又廷、於和偉等演員的職業劇裡,最讓飄感觸的角色,就是她。

  因為,在蘇筱這個角色身上,飄看到了與演員孫儷的強烈共振。

  同為天賦疊加努力型選手,在各自的賽道上,她們都活出了職場女性的風采。

  《理想之城》裡的蘇筱,是破除內地女性職場劇刻板印象的又一新類型。

  她在公司剛出場的時候,帶著一股蠻勁。

  你看她走路的架勢——

  大搖大擺行在正中間,同事走過身邊眼皮也不抬。

  一邊斬釘截鐵地講著電話,絲毫不容對方質疑。

  又一個英姿颯爽的職場鐵娘子?

  可時間往前倒推幾秒,回到她乘地鐵時。

  卻是睡眠不足,一臉倦容。

  恍然驚醒抬頭的瞬間,眼睛裡有短暫的失神。

  清醒過來後,下意識地抹了下嘴角。

  這個細微的小動作,暗示了蘇筱經常在通勤路上睡著,導致她習慣了在醒來後整理儀容。

  一前一後截然不同的狀態,不用多交代人物心理,已能窺見角色性格。

  日常裡,是個不太注重生活品質的糙女孩。

  比起逛街和打扮,大半的精力,她寧願花在工作上。

  而在多為男性操縱的建築行業中,她工作沒幾年,就進入業內赫赫有名的甲方公司,且成為小主管。

  她的內心,是驕傲的。

  那份傲氣來自於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對自己專業精神的肯定。

  所以,她才能當著上司的面,對比她大上一個輩分的乙方總經理甩臉色,站在道德高地回懟對方。

  若是在懸浮點的職場劇裡,如此有能力有氣魄的女人,就相當於拿到了人生直通卡。

  靠著大殺四方的本事,一路打怪升級,把攔路虎通通踩在腳下,迅速晉升職場王者。

  《理想之城》的真實,在於它從一開始,就戳破了建築在沙地之上的象牙塔,有多容易倒塌。

  童話王國裡,總是告訴我們,付出就有回報,努力就有收獲,成為強者就無堅不摧。

  蘇筱熬夜加班後昏睡在公司沙發上

  而現實社會裡,職場有時候更像是個縮微的人際社會場。

  這裡有權力的角鬥,利益的算計,得失的考量。

  但蘇筱的眼裡,只看得到工作,看不到人心。

  她最愛掛在嘴邊的話是:「造價師的職責,是保證造價表的乾淨。」

  而經過磨打的「社會人」,則會反問:

  有那麼簡單嗎

  很多(時候)不是這個樣子的

  蘇筱是沖鋒陷陣的戰士,有登頂的心。

  然而,在爾虞我詐的集團工作,她並非一個理想的人選。

  對上,她是不服管的刺頭,會挑戰領導底線。

  對下,當大家都想躺平的時候,她卻紮頭往前沖。

  不懂看領導臉色的內卷標兵,同樣得不到同事喜愛。

  所以,她的強,反倒成了她的弱點。

  趙又廷飾演的建築經濟師夏明,是她的反面。

  這個年輕有為的建築經濟師,精明、世故,堅信建築一棟大樓最重要的,「是算出背後隱藏的人情」。

  他曾點撥蘇筱,說蘇筱的名言還有最重要的下半句:「每一張造價表都是一張關係表。」

  可蘇筱不認這個理兒。

  於是,在真實的職場裡,我們看到的不是爽,而是憋屈。

  是蘇筱屢屢被排擠,替別人背鍋,反覆受挫。

  甚至於,她參與的安居工程出事故,她被開除,卻一直相信上司只是無力保護她。

  直到夏明說出真相,才知道是上司借機,讓她走人。

  太過乾淨、追求完美的蘇筱,在不那麼乾淨的職場,成了不完美的異類。

  需要「在塵土中滾得一身泥」,才能獲得他人的接納與認可。

  當夢想碰撞灰撲撲、血淋淋的現實,是繼續堅持自己理解的理想生活。

  還是,出賣靈魂,換取更取巧的成功捷徑。

  這種心理上的拉鋸戰,構成了蘇筱引人入勝的故事脊椎。

  孫儷在拍戲過程中,曾唏噓「蘇筱太難了」。

  正是其展現出的步步維艱,才會令人加倍感嘆,蘇筱這類人存在的意義。

  她的可貴,在於對行業潛規則的沖擊。

  一次次,撞南牆而不退。

  她的存在,才是一個理想世界裡,人應該有的樣子。

  倔強的蘇筱,就像刺蝟。

  外表豎著尖刺,仿佛渾身掛著生人勿近的牌子。

  可如果你願意走近,和她成為朋友。

  她就會收起尖刺,攤開肚皮,溫暖又柔軟。

  承受職場高壓、咬牙反抗的蘇筱,讓人敬。

  生活中的她,則令人憐且愛。

  影視劇裡刻畫立體、令人信服的角色,不光展現人物的現在,還會溯源過去。

  讓人得以了解,她/他之所以如此這般的歷史背景。

  同為都市職場女性,《安家》裡的店長房似錦對別人「狠」對自己「毒」。

  高度職業化的狼性背後,是吸血的原生家庭,讓她對賺錢產生了執念。

  而《理想之城》裡的蘇筱,卻有對開明豁達的父母。

  她爸爸很細心,發現蘇筱未婚夫周峻的媽媽行為異常,給二人打電話又沒人接聽。

  於是,借出差為名,直接「殺」到了蘇筱家中。

  剛開始,失業又失戀的蘇筱,還在爸爸面前強扮笑臉,偽裝正常的模樣。

  可一轉身,她看到桌上爸爸備好的飯菜,瞬間破防。

  叫出口的那聲「爸爸」,含上了嬌憨的哭音。

  父女連心。

  蘇筱爸爸並未多安慰孩子,擁抱過後住了一晚,悄悄走了,留下一封信。

  他說給她取名「竹」字頭的筱,就是希望她能像竹子,空心有節,挺拔正氣。

  如果蘇筱願意,他們就尊重她求己不求人的理想。

  蘇筱脖子上掛著的那個竹子項鏈,是爸爸送她的禮物。

  是引線,拽著流浪遠方女兒的心。

  無論前方風雨多狂,只要線在,風箏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父母的支持是蘇筱身後的大本營。

  她如竹的君子品性,是從小到大栽培使然。

  那是她堅持理想的底氣。

  好友的陪伴,則讓她在異鄉不再孤單。

  在朋友面前,卸掉一身刺的蘇筱,大方展露脆弱的傷口,也有大女孩可愛的時刻。

  她會和閨蜜去壓力發泄館。

  會在天臺暢飲、唱歌,一起慶祝她成功入職新公司天成。

  飄印象最深的,是她找工作時,被老板性騷擾。

  暴脾氣的蘇筱直接將對方暴揍一頓,結果進了警局做筆錄。

  好友趕過去時,她看到朋友著急的模樣,俏皮地挑了挑眉。

  說:「打架我贏了。」

  咧開得意的燦笑。

  所以你們看,因為有這些臂膀幫她撐著,讓她靠著。

  蘇筱才沒有變成另一個房似錦。

  無論經過多少打壓,她仍能對生活懷有熱騰騰的信、望與愛。

  這份鮮活的血肉感,是在劇本的基礎上,孫儷賦予角色的加成。

  對待生活,孫儷也像對待工作般,認真而熱情。

  她的後盾和底氣,在煙火人間。

  《理想之城》有次拍攝現場在郊區。

  孫儷拍完戲,信步來到菜園。

  田間穿梭,開啟認菜、賞菜環節。

  作為寶媽,工作的間隙,她不忘與孩子溝通。

  中場休息時,她和孩子們視訊聊天。

  說到明早要接送孩子,滿是雀躍與欣喜。

  當演員貼近生活用力地呼吸,才能讓其扮演的角色從紙片人,變成可信可感、可親可愛的人。

  就像總制片人戴瑩評價的:孫儷是接地氣的,非常有現實質感的好演員。

  《理想之城》開播當天,孫儷發了條長微博,表白蘇筱。

  希望蘇筱那股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能給觀眾帶來堅持的力量。

  因為蘇筱的思想,孫儷笑言成了迷戀她的粉絲。

  但在飄看來,孫儷和蘇筱,其實靠得很近。

  蘇筱能塑造成功,恰恰是角色與演員特質巧妙融合的結果。

  孫儷談及蘇筱時,說她倆有四個共通之處——

  對事情的思考

  判斷

  付出的行動力

  對某些事情的執著

  這其中,飄認為最重要的有兩點。

  一是判斷力。

  蘇筱的職場之路走得並不順利。

  被眾建開除的履歷,加之沒拿到造價師證,導致她面試屢屢碰壁,甚至在投簡歷環節就直接被刷下來。

  對此,好友勸她轉行,想給她介紹別的工作。

  她卻第一時間拒絕了拋來的橄欖枝。

  這並非鬧情緒的不甘,而是蘇筱相信這個行業,是她最能施展手腳的舞臺。

  孫儷也是如此。

  多年的從業經驗,使如今的她具備了陳凱歌所說的演員最好素質之一——自知之明。

  一直以來,孫儷都堅持不接快戲,緩慢打磨,乃至於兩三年才主演一部大戲。

  與之相對,卻是她越來越穩的發揮,越來越成為觀眾心中的「口碑保證」。

  那是因為,在劇本選擇上,她不會先去考慮收視或市場。

  而是走心。

  當角色和劇本打動她,她才願意點頭。

  只有自己先相信、先熱愛這個角色,與她同呼吸共命運了,才能進一步提升與突破演技,形成表演的良性循環。

  另一個,是在合拍的基石上,借力於先天靈氣,努力勤勉的精進。

  劇裡,蘇筱熬夜加班的時候,甚至不喝水。

  怕的就是萬一打翻水杯,會毀掉桌上的圖紙和電腦裡的造價數據。

  劇外,孫儷的勤奮和專註,也感染著劇組。

  那是寫了無數條批註的劇本。

  是哭到失聲的投入,收工後還陷在痛苦裡流淚。

  是琢磨具體的表演程式。

  比如打字的姿勢,她就在美感和生活流裡選擇了後者。

  也是對每一處細節的關註。

  手機上顯示的時間對不對,對手演員的臺詞有沒有疏漏。

  甚至,旋轉餐桌上的一盤肉接不接戲,都逃不開她的眼。

  體悟角色後,對表演細節的打磨與再創造,則是更深入的功課。

  單說蘇筱失業+失戀後的三場哭戲,就有不同的層次。

  第一次哭,是她被開除後去找未婚夫求安慰,意外撞見對方與女領導親密。

  她先是震動,躲到角落回憶細節。

  確認事實後,悲傷湧來,像抽去了脊梁骨。

  膝蓋一軟,她整個人慢慢順著牆,癱到了地上。

  再然後,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淌。

  又由於在公共場合,要藏著自己,只能憋著不發聲。

  被背叛的憤怒,挾裹著壓抑情緒的用力,使得雙眼迅速充滿了血絲。

  而當她在家裡餐桌上,情緒破防時。

  因為是在父親面前,她可以無所顧忌,徹底放棄堅強。

  用手捧著臉,撅著嘴,回到了小孩子委屈求抱抱的姿態。

  還有一次哭,是在醉酒後。

  她錯把夏明當成前男友,沖過去抱住對方嚎啕大哭。

  有痛苦,有委屈,有怨懟……在愛過又傷過她的人面前,百感交集。

  只能借著酒精的沖勁,歇斯底裡地來一場大爆發。

  不同環境下,面對不同對象,僅就「難過」一個氛圍,就應該有各異的呈現方式。

  因情而發,隨勢而走。

  才能讓觀者共情,跟著劇中人也愛上一回、痛上一次。

  這才是優秀演員的演技金線。

  而要做到這一切,首先需要的,就是孫儷所說——

  拋開一切雜念

  隻專註於「表演」本身

  之於蘇筱,刺蝟樂隊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是她貫穿始終的角色主題曲。

  歌裡是這樣唱的:

  「看腳下一片黑暗,望頭頂星光璀璨。」

  哪怕腳下黑暗,只要相信頭頂璀璨的星光,她就能全力以赴地朝理想生活奔跑。

  而從《玉觀音》到《甄嬛傳》,

  從《影》到《安家》再到如今的《理想之城》。

  十年的時光,孫儷始終可以拿出一些不同但都耐品、值得討論的角色。

  《理想之城》裡,沒有三頭六臂的完美人物,欠缺所謂的強情緒痛點。

  不夠爽,在如今浮躁的市場生態下,升溫就會慢上幾拍。

  但只要看進去,就會被這些真實的角色打動、所吸引。

  如今口碑逐漸發酵的它,從側面驗證了孫儷紮實的挑劇本能力。

  如蘇筱般,不將就、不出賣自己的堅持,成績了孫儷如今的理想生活。

  或許,也可以借此,讓影視劇市場走得慢一點,穩一點。

  「劇後」王冠可以有很多,常保內容新鮮,才更難得。

>甄嬛變職場菜鳥?又演出了打工人的心聲!孫儷真的是好劇的活招牌

范偉、張涵予、劉德華,三人站一起,儼然是老中青三代人啊

尋夢園

「MD PHOTO」 韓國女團ITZY出席SBS2019歌謠大典紅毯

尋夢園

李棟旭IG持續更新工作狀況,突然上傳出海照:「我過得很好!」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