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是受到肝臟牽連?脾虛,到底與肝臟有何關係?仔細分析給你聽

  脾虛,在以前可能很少聽到,但近幾年,聽得還是比較多的,而脾虛人群也開始增多,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有很多人都會出現脾虛、濕氣重的問題。脾臟,原本是不太受關註的一個器官,卻隨著脾虛人群增多,慢慢被人熟知。

  關於脾虛,多數養生人士都比較關註,平日裡也會對脾臟進行保養,而出現脾虛的人,通常都會進行相幹的護理工作,首先就是健脾,然後有濕氣重表現的,開始祛濕,還有一些人順帶著也會保養胃部,畢竟脾胃是相互工作的。

  其實,脾虛除了與胃部健康有關,與肝臟也脫不了關係,有人就不解了,怎麼脾虛還與肝臟有關係,兩者之間究竟是怎麼互相影響的?下面就來帶來好好了解一番。

  

  脾虛與肝臟有怎樣的關係?

  脾臟的運行,與肝氣運行,以及肝血是否充足,有著密切的聯繫,肝主疏泄,而脾臟主要負責運化,還有就是肝也主藏血,脾臟則是能夠輸送血源,保證血液不在體內亂跑。由此可以知道,肝臟和脾臟之間關係,還真是比較親密的。

  如果肝氣運行不暢,出現肝氣鬱結的情況,就會影響到脾臟的運化功能,導致體內水濕運轉錯誤,水分滯留得過多,脾臟就會變得虛弱,容易出現濕氣重的現象,而肝臟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身體會出現不良反應,甚至會影響到膽汁的分泌,出現黃疸、食欲不振老是感覺肚子脹氣多的現象。

  若是在脾虛時,出現以上症狀,就不能單純的健脾了,而是應該先疏通肝氣,再進行健脾,如此改善問題,身體才能徹底地舒服,脾臟和肝臟健康也能得到守護。

  

  再說一下肝血不足,對脾臟的影響,既然一個負責藏血,一個負責輸送血液,就能夠知道,哪個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下一環出現問題。若肝血不足,脾臟不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脾臟運化血液的能力也就會有差錯,不能將血液管理好,可能會出現血液亂跑的現象,有些部位就有可能出現缺血的情況,因此,在出現臉色蒼白、精神不佳的情況時,不要一味的健脾,還要記得補充肝血,肝血充足脾臟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肝臟與脾虛之間的關係,已經了解清楚,接著應該清楚,怎麼才能改善問題?

  一個簡單方法不妨嘗試一下,就是飲食+按摩穴位

  飲食自然以健脾為主,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可以幫助健脾,比如說山藥、薏米、芡實和黃芪,幾種食物搭配得好,對強健脾胃,還是大有益處的。

  比較推薦的方法,就是用山藥、芡實和薏米煮粥喝,可以慢慢調理脾胃,有濕氣重情況的人,還能有助於祛濕。

  

  另外,也可以用黃芪泡水,或者說在做湯和做菜的時候,放一點黃芪,也是能夠達到健脾的效果,還能幫助補氣血,對肝臟和脾胃都有調理作用。

  按摩穴位,主要指的是敲打肝膽經,或者按摩太沖穴、肩井穴、豐隆穴和太白穴,對疏通肝氣、強健脾胃都是很有幫助的。

  肝膽經位於小腿內側,每天用雙手拍打,或者用木棍進行按摩,都能達到疏通經絡,緩解肝氣鬱結的問題。而按摩其它穴位,就要找到相應位置,太沖穴對應的也是肝經,所在位置就是足背處第一、第二趾骨之間結合部位前方的凹陷地方,每天睡前可以按摩10分鐘左右。

  

  肩井穴對應的是膽經,位置所在處,就是在大椎與肩峰連接的中點之上,與前面乳房對應位置,就是在兩乳頭的上方。而豐隆穴和太白穴,分別對應的是脾胃經,兩個穴位的位置,一個是在腳踝尖上外踝尖與外膝眼的中點位置。另一個太白穴,也在腳部,處於腳部內側邊緣,具體位置是第一蹠骨小頭的後下方凹陷之處。

  引起脾虛的原因有很多,卻沒想到脾虛與肝臟關係,竟然是如此的密切,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即便是健脾了,可能也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經過上面內容的分析,對肝臟影響脾虛的情況,也是了解了,在出現問題時,也能及時應對了,況且,文章中也給出一些健脾疏肝氣的方法,也是值得一試的,當然,在平日裡也需要好好的保養脾臟和肝臟,減少產生問題。

>脾虛是受到肝臟牽連?脾虛,到底與肝臟有何關係?仔細分析給你聽

3位百歲奶奶,飲食習慣60年沒變,沒有養生食譜,看她們愛吃什麼

尋夢園

媽呀,疼死了

尋夢園

一定要睡夠8小時才健康?這4個錯誤,別再被騙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