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清平樂》,你才明白為何宋朝是中國歷史最窩囊的統一王朝

  最近,歷史大劇《清平樂》熱播,讓宋代仁宗朝成為一時熱點,頗為難得。

  說起來,這些年來,無論是大陸,還是港臺,關於宋朝的歷史大劇,確實極為少見。

  之前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臺灣拍的《包青天》吧。

  這部電視劇估計是很多70、80後兒時回憶,影響了一代人。

  裡面的「貍貓換太子」說的就是宋仁宗,皇帝在這部劇裡只是個配角。

  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裡面,宋仁宗確實也是一個存在感不太高的皇帝。就是宋朝這幾百年,他的名氣自然無法和祖宗比,當然也比不了恥辱的宋徽宗。

  正午陽光出品,一向精品多多。如今打造了這個歷史戲,倒是叫宋仁宗一時之間進入了很多普通觀眾的視野。

  沒有看這部劇之前,我一直納悶為何會選宋仁宗作為主角。

  看完了20集,我終於明白了,《清平樂》原來是想講為何宋朝是如此窩囊的一個朝代,如果你看懂了宋仁宗,你就明白了。

  有這樣一個「仁義」皇帝,宋朝如何會不窩囊呢?

  1、同樣是古代一統王朝超長待機王,宋仁宗存在感最低。

  說起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但凡是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一般都頗有作為,乃至建立了這個朝代最偉大的功績。

  除了這個宋仁宗。

  以漢朝來說,漢武帝在位53年,是早期中國封建歷史上少有的當了50年皇帝的例子。漢武帝活得時間夠長,一輩子也是不停折騰,幹了其他皇帝幾輩子也幹不了的事兒。嚴格來說,中國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傳統,都是在漢武帝這裡奠定,也是在漢武帝時期,第一次打垮打殘了匈奴,可以說奠定了後世徹底幹趴匈奴的基礎。

  以唐朝來說,在位時間最久的是唐玄宗,他的功績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開元盛世」號稱中國古代王朝最鼎盛時代,文治武功皆為歷代之最。

  以清朝來說,十全皇帝乾隆在位60年之久,也是中國古代活得最久的皇帝。在乾隆任內,武功做到了極致,他徹底收復西域,把西藏徹底納入治下,還把外蒙古地區完全控制住,這是之前漢唐兩代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文治方面略遜漢唐。

  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有點爭議,以年號論,萬歷皇帝48年,但是前10年實際是張居正當政,相比之下隻在位45年的嘉靖皇帝基本是實打實自己做主。當然這2位的功績也都很厲害,萬歷三大征,也算是在明朝末年打出了一個行將沒落王朝的威風。

  一個皇帝在位越久,越是說明他的手腕強大,能夠牢牢控制住整個朝廷,整個天下,而整個天下的資源也都被他整合,於是他就能幹出其他皇帝無法辦到的事情。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皇帝在位時間太短的話,他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權威就已經掛了,他還能幹點什麼事呢?

  但是作為兩宋在位時間最久的仁宗皇帝,卻如此地沒有存在感。

  這不能不說,恐怕是他個人能力問題了。

  2、宋仁宗和漢武帝的對比很有意思

  同樣作為這些一統王朝的超長待機王

  宋仁宗和漢武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一對皇帝,非常完美的對照,他們就像是2個極端對立面。

  兩個皇帝其實有很多相同點。

  首先是兩人的經歷非常相似。兩個人都是年少登基,太后臨朝。漢武帝是15歲登基,竇太皇太后替他看家,到劉徹21歲才正式親政;宋仁宗是13歲登基,劉太后代行處理朝政,直到趙禎24歲親政。

  其次是兩人所在王朝的時代也比較接近。漢武帝嚴格來說算是漢朝第5代扛把子(劉邦-呂後-文帝-景帝),大漢開國60年;宋仁宗是北宋4代目(太祖-太宗-真宗),北宋當時開國也是60年有餘。

  開國這60年的積累,也給了兩位帝王有所作為的物質基礎。

  然後兩人面對的國際形勢也非常像。西漢和北宋,都面臨一個強大的北方草原政權,一個是匈奴,一個是契丹,漢武帝和宋仁宗當政之初,都要面對北邊強鄰的巨大壓力。

  所以無論是個人經歷,還是接手的事業,都具有很大相同點。但是兩個人幹出來的事兒,差距太大了。

  簡單來說,漢武帝利用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一輩子不停折騰,建立了不朽之功業,幹死了匈奴;宋仁宗接過祖宗傳下來的江山,一輩子不折騰,結果他的子孫被大金一波團滅。

  所以漢武帝是霸氣的代名詞,而宋仁宗就是窩囊的代名詞。

  一個皇帝在該有所作為的時候,你就必須幹點事兒。

  你有這麼好的條件,有些事兒你不把它幹好,你不僅對不起自己的時代,你還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

  這就是漢武帝和宋仁宗的區別所在。

  為什麼說漢武帝幹了該乾的活,宋仁宗該乾的活什麼也沒有幹?

  這個得回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來說事兒。

  西漢和北宋的建立,剛好相距一千年左右。歷來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有個說法,秦始皇以後的中國封建王朝兩千年,分為兩個千年。第一個千年是秦漢第一帝國,然後到唐朝發展到巔峰,隨後衰敗;第二個千年,北宋開啟第二帝國,到清朝集大成,然後結束。

  西漢開第一個千年,讓中國完成了實質性的統一,奠定後世兩千年封建王朝制度基礎,從劉邦到劉徹,幾個皇帝都幹得不錯,這才有了今天咱們這個民族。這最高光的,就是武帝。

  北宋開第二個千年,倒也不能說一點成就也沒有,文官制度是在北宋手上基本奠定,一直影響了後世的明清。但是國界始終憋屈,燕雲十六州空喊了幾百年,尤其宋徽宗成為兩千年歷史上第一個被北方遊牧民族俘虜的皇帝,丟臉丟大發了。可是這源頭我看還是要怪到宋仁宗頭上。

  要說開國之初,面對北邊強鄰吃癟,西漢和北宋都差不多。漢朝開國之後劉邦也有白登之圍,差點就把老骨頭埋在塞外,後來大單於調戲呂後,呂後也只好捏著鼻子,和親是從西漢開啟的傳統,當年漢朝面對匈奴也是接連挨打的份兒啊。北宋這邊趙匡胤還來不及對付契丹,趙光義兩次北伐契丹都遭到慘敗,自己屁股都中了一箭,後來真宗禦駕親征,好不容易頂住了這波,後來只好給人家「歲幣」,除了不嫁公主,這和漢朝和親有什麼兩樣?

  所以兩個朝代開局都很不利。

  不同的是,在休養生息60年後,漢武帝能夠主動出擊,最後打殘了匈奴,鑿開了西域;

  漢武帝鼎盛時代國界

  同樣是有60年的積累,宋仁宗一輩子湊數其間,什麼也不幹,不僅契丹沒有收拾好,還坐視西夏成為另一個心腹之患。

  3、《清平樂》如何表現宋仁宗的「仁慈」和「懦弱」

  好了,其實前面咱們該說的都說了。

  漢武帝和宋仁宗,各自王朝最長待機王,擁有祖宗修養60年的富足資源,一個敢於折騰,終於打出了一代雄主;一個是安安分分當個守成之主,最終在幾十年後在自己的子孫那裡身死國滅。

  漢武帝和宋仁宗,就是皇帝的2個極端。

  漢武帝為什麼喜歡折騰?

  他說

  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

  漢武帝心裡很清楚,他不折騰不行。

  陳寶國飾演的漢武大帝,極為傳神,霸氣十足。

  宋仁宗為什麼不折騰?

  這個事兒就很難說清楚了。

  但我覺得主要原因無非2個,一個是他自己性格原因,一個是他受到的外部掣肘太多。

  宋仁宗的性格,史書上說得比較多了,《宋史》給他蓋棺論定,說宋仁宗「‘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王凱朔造的宋仁宗形象,確實不錯,看著就文質彬彬,人畜無害。

  《清平樂》開篇沒幾集的功夫,用了很多細節,來展現宋仁宗的各種「仁慈」,他如何關懷下人。

  有一集,郭皇后(後被廢)來見官家,看到楊美人來送衣服,皇后說她狐媚邀寵,楊美人說官家長高了,衣服尺寸變了,下面的人還按以前尺寸做衣服,官家說出去他們受懲罰,所以叫楊美人幫他改個大小。

  這個細節,足見宋仁宗對下人的仁愛。

  其實史書中還真有類似記載。大多都是宋仁宗想吃點什麼,喝點什麼,然後生生忍住了,因為他這個皇帝隨便動點什麼念頭,下面就要忙活好一陣。

  後來,還是這個郭皇后妒忌,居然當著皇帝面,就敢打其他妃子,還把皇帝本人一起打了。

  

  你說說這皇帝是咋當的?

  連自己的後宮都管不好。皇后敢當著他的面打人。

  這真的是一點威信都沒有啊。

  所以宋仁宗這種皇帝,說「仁慈」那都是好聽的話,我看純粹是懦弱和軟弱。

  皇后平時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群臣眼裡也不怕他這個皇帝。

  廢了郭皇后,要選個新皇后。怎麼選?

  據說要選曹氏,這個「貌醜不至惑君的女子為後」。

  看看,看看,群臣根本不關心皇帝想要什麼樣的皇后。

  而且他們選了以後,皇帝只能接受。

  這個皇帝真的是一點主見也沒有。

  《清平樂》這部劇,大家都說沒有爽點,沒有爆點,到處都是宋仁宗的各種家常。

  這就是宋仁宗的真實啊。

  你看懂了《清平樂》,你就看懂了真實的宋仁宗。

  所以這部劇,劇情實在是有點平淡了。對比陳寶國出演的《漢武大帝》,那是一個金戈鐵馬。

  所以《清平樂》只好在服裝道具這些場景上下功夫,那是真正還原了宋朝歷史真相。

  宋朝的審美特點是內斂極簡主義,低調的豪華。文質彬彬,舉止氣度,是真正的貴族氣派。唯獨缺少了一點野蠻和霸氣。

  宋朝整個朝代的氣質,在宋仁宗這裡表現得極盡描摹。他是一個毫無霸氣的君王,所以他的時代是一個文學鼎盛,缺乏尚武精神的時代,他的群臣皆為文人,沒有任何一個衛青或者霍去病。

  這樣的宋仁宗,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一統王朝。

  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懂了《清平樂》,你才明白為何宋朝是中國歷史最窩囊的統一王朝

許魏洲被非禮,喬欣無辜背鍋,《我不能戀愛的女朋友》劇情高能

尋夢園

《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衣品好就好

尋夢園

偶然發現的一天白經結局是什麼?白經喜歡女主嗎兩人在一起了嗎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