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口碑超出預期,《我憑本事單身》的小甜劇生意經

  從2017年以來,國劇市場的整體甜度持續升高,進入2020年「甜寵風」尤為強勁。最近,身邊不少女性朋友給筆者安利了一部名字看起來很特別的小甜劇——《我憑本事單身》(簡稱《單身》)。剛剛全免收官,筆者帶著些許好奇開啟了「一口氣」刷劇歷程。

  不得不說,這樣的劇確實看起來比較舒服,校園清新甜美風、演員顏值在線、演技自然、節奏不拖拉,滿滿治愈感。其實,從整個劇集市場來看,《我憑本事單身》並不是市場上的大眾爆款,但憑借清奇的視角、甜而不膩的風格在垂直圈層中很受歡迎。據了解該劇在優酷獨播,站內播放熱度、點擊量等數據都表現不錯,大大高出了主創們預期。

  帶著好奇,烹小鮮(pengxx01)聯盟記者和《我憑本事單身》的制片人羅媛元聊了聊關於小甜劇的「生意經」。

  《我憑本事單身》制片人 羅媛元

  見到羅媛元是快下班的時間,高高瘦瘦的一個愛笑的制片人,聊起來也很爽快,談到劇集項目的性價比問題,她坦言:「小甜劇的性價比是比較高的,而且還有空間做的更高。」

  在羅媛元看來,小甜劇的高性價比主要體現在演員和場景上。

  「當前的很多小甜劇演員基本都是新人,成本是少很多的;從場景來看,大多都是當下生活中的場景,場景成本和靈活性較高,浮動空間較大。」

  「但小甜劇也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門檻低,做的人特別多,競爭壓力也很大。」

  羅媛元也道出了當前小甜劇市場競爭激烈,那麼,如安在眾多同類作品中做出特色,脫穎而出呢?

  結合親身經歷,羅媛元談了談自身的經驗。在她看來,有意思的話題、特殊的人設、合適的邏輯是小甜劇特色化打造的三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話題,切合當下且有趣的話題,在年輕群體中討論度才會高。就拿《我憑本事單身》這部劇來說,劇名就切中了當下年輕觀眾的話題點。「我憑本事」在網路上就很流行,凸顯了當代年輕人追求獨立、年少不羈的特點,「單身」則成為討論度越來越高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結婚率逐年走低,平均初婚年齡不斷走高的當下。抓住了當前討論度極高的兩大話題,可以說《我憑本事單身》在劇名上就已經獨具特色了。

  其次,人設特殊很重要。羅媛元表示:「故事出新不太容易了,對於小甜劇來說故事結局基本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人設創作空間較大,不一樣的相處模式這一點很重要。很多時候觀眾嗑CP,嗑的是一種相處模式,這種相處模式要讓大家既新鮮又共情,這是很不容易的。」《我憑本事單身》在故事層面其實遵循了青春校園劇的創作規律,但是在人設上頗有特色,一個是人物的身份背景,男女主是大眾很少見的雕塑系學生,這個背景是新鮮的;另一個是人物性格,男女主其實都很耿直,直男、直女的戀愛,怎麼樣才能嗑出糖,這也是能引起觀眾注意的。

  再次,邏輯甜才是真的甜。對於小甜劇來說,男女主的互動要甜,但是設計感太過觀眾也不會買帳,真正的甜不是浮於表面,而是內在邏輯天然帶糖。羅媛元表示:「其實《我憑本事單身》並不是專門奔著甜寵去的,劇中還有很多豐富的校園生活,屬於青春校園的戀愛自然而然在這樣的環境中發生,男女主有懵懂的甜,也有鬧別扭的時候,但小情侶鬧別扭和普通朋友又是不同的,這種別扭在邏輯上也是帶糖的。」男女主約會看電影,本身是情侶約會的常態化選項,但在劇中,男主為了「報復」女主,故意買了兩張相隔很遠的票,女主意外又生氣的樣子,看在觀眾眼裡也是一種別樣的糖。

  從市場表現來看,小甜劇表現確實喜人,劇集制作方偏愛也是正常的,但任何劇集項目都需要主創方有超前的預判能力,那麼,小甜劇的「甜度」該如何策劃和把握,如何判斷這樣的項目有沒有「火」的潛質呢?

  阿裡影業敦淇工作室在小甜劇的打造上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預判方法。羅媛元表示:「甜度要甜而不膩,其實在整體策劃上也是有一定例律可循的。」

  「對於小甜劇來說,數據表現最好的還是「撒糖」的橋段。」羅媛元告訴我們在前期項目策劃的時候他們就會和宣傳部門一起對「糖度」進行劃分,他們把甜度分為三個等級,三星起步。

  三星:情節甜,但男女主基本沒有接觸的;

  四星:男女主有一定肢體接觸,比如牽手、「掐脖子」抱等;

  五星:各種花式吻戲。

  在撒糖情節排布上,羅媛元告訴我們:「我們要重點打造的「甜場面」,肯定希望越多越好,但也不能太密集,男女主兩人進入頻繁互動以後,一般情況下需要兩集排布一個四星甜度的場面,來調動觀眾的少女心。」

  通過大數據統計,羅媛元發現觀眾們對於小甜劇的喜愛,除了撒糖環節以外,男女主相互吃醋的橋段,觀眾也非常喜歡,對於觀眾來說,吃醋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撒糖。受歡迎程度僅次於「糖醋」情節的就是「沙雕」情節,羅媛元告訴我們:「像男主室友頭卡在宿舍床邊欄桿裡這種頗具沙雕輕喜風的橋段,觀眾也是非常喜歡的。」

  很多人都說劇集「爆款」是「玄學」,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影視作品往往只有在播出後才能準確看到市場表現,「不過對於一個劇來說,播出後能不能火,或者說能不能引爆圈層,前期還是能夠窺見端倪的。」《我憑本事單身》宣傳負責人張正從市場角度給出了一些預判參考。

  第一,要有基礎的質感。這點對當前市場上的劇集來說是一個基本要求,尤其是從去年開始,國產劇整體質量有了一個大的提升,劇集品質已經成為一個基本要求。

  第二,在宣傳上能不能拿出點。一部劇有沒有火的品相,一般在宣傳策劃的時候基本就能看出來,看完片子後,能夠迅速找到一些當前市場上火的宣傳點,這一定程度上就是能夠吸引垂類用戶的,《我憑本事單身》中,「憑本事」和「單身」都是時下熱度很高的點。

  第三,非目標受眾也喜歡。垂類受眾是劇集作品的核心面向群體,但是如果連非核心受眾也喜歡,那麼這部作品的品相應該就不會差。張正笑著說:「我作為一個大齡男士,但是在看片子的時候,我都覺得《單身》特別甜,我不是這個劇的核心受眾,但是它讓我看了都覺得甜,所以當時就覺得這部劇播出的應該會比預期好。」

  張正的預期得到了印證,《我憑本事單身》播出後,先是在優酷站內熱度飆升,在站外也收獲了不少好評,羅媛元和張正都表示,這部劇的播出成就比原先預計的好不少,可以說實際成就躍升了一個段位。

  該劇的總制片人敦淇曾表示,「橄欖球策略」是工作室劇集制作的發展方向,所謂的兩端,一端是指泛人群的頭部內容,一端是指立足於互聯網公司特色而定制的小而美內容,瞄準垂直細分市場,專門打圈層用戶需求,尤其是年輕女性用戶,她們是優酷劇集用戶中的重點用戶,通過沙雕劇、撒糖劇,加固圈層黏合力,就如《單身》。

  無論是頭部內容,還是垂直細分內容,構建內容IP宇宙都是阿裡影業面向未來的長期目標。年初上線的《重生》開啟了「重生宇宙」的構建,《我憑本事單身》作為阿裡影業全資主控的自制劇,也正在嘗試建構屬於自己的「甜寵小宇宙」。

  「在項目籌備初期,其實工作室就有打造續作的想法,真正看到播出效果後,我們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開始落地。」羅媛元告訴我們:「當前續作的很多想法已經在討論中,但具體走向還沒有最終確定。」

  是「秦深 原淺」的後續故事,還是相幹其他人的「我憑本事」系列故事,羅媛元和她的團隊也正在思考。但她表示:「繼續做續集其實難度比較大,一方面故事內容可挖掘的空間相對有限,另一方面想要原班人馬打造,主創團隊每個人的檔期也需要協調。相對來說做不同主人公的不同故事,但這兩個主人公和《單身》中的主角又是相幹的,可能創作空間會更大。」

  無論是原劇的續集,還是「我憑本事」相幹系列,都是阿裡影業「甜寵小宇宙」建構的方式之一,然而「萬事開頭難」,IP宇宙建構,基礎至關重要。

  「第一部是基礎,對於有系列化開發計劃的作品,第一部的市場反饋非常重要。」張正也表示,「有第一部了,就有固定的粉絲群,有這些核心受眾,就敢再去投入做第二部。從宣傳層面來講,系列作品在宣發上也相對容易,可以延續此前的內容,在原有內容上升級,再去破圈。」

  任何IP宇宙的建構,都是從0到1,再從1到N。到1的過程是艱難的,但想走向N也是不容易的,只有每一部作品都能立得住腳,這些作品搭建起來的IP宇宙才能更長久。

  青春小甜劇,是一門超高性價比的生意不假,但這弟子意競爭也極度激烈,要想做好也沒那麼容易,以內容為基礎,先邁好第一步,才有機會走向下一步。

>熱度、口碑超出預期,《我憑本事單身》的小甜劇生意經

和前夫生孩子?《如果歲月可回頭》三大漏洞,靳東、蔣欣真扛不住

尋夢園

別等離婚後才明白:有一種男人,再有錢也不能嫁

尋夢園

tvN新劇《當惡魔呼喊你的名字時》「火星CP」鄭敬淏&樸誠雄!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