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結婚與否,並不是人生的本質

  作者:關耳

  13年前,《不能結婚的男人》橫空出世,在當年的第50屆日劇學院賞中拿下了最優秀作品、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劇本獎、導演獎以及特別獎六個獎項,至今豆瓣仍然保持著8.9分的記錄,被多數人奉為「不婚主義」的經典日劇。

  10月8日,作為續作的《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回歸,被稱作是有生之年系列,在秋季日劇中口碑最佳,且首集開播的回看次數(相當於網路播放量)高達125萬,一舉打破關西電視臺自2017年10月開始的全國網路免費回看數據歷史記錄。

  這部劇的持續火熱,一方面源於主演阿部寬強大的號召力。他稱得上是「戲骨」,有響當當的好作品傍身,大小螢幕上都戰績頗豐。當然,配角也均演技在線。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前「不婚主義」在日本十分普遍,已經由個人問題上升為社會問題。該劇偏執、別扭、吐槽技能滿分、堅持單身主義的主人公——建築設計師桑野信介(阿部寬飾)正是「不婚主義」最「合格」的代言人。《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一開頭便展示了一組數據:日本當前的「終生未婚率」,也就是超過50歲的未婚人士所占的比例男性達到了23.4%,而女性超過了14.1%。隨好康據的不斷增長,到2030年,日本男性當中將每3個人就有1個人不結婚,女性5個人當中也有1個人會選擇不結婚。也就是說,日本國民約有一半人口都是單身,日本未來將進入「單身社會」。

  與13年前一樣, 劇中50多歲的桑野信介還是喜歡一個人在家邊聽音樂邊手舞足蹈、一個人去酒吧、一個人吃火鍋、去錄像店租借自己想看的DVD,甚至還是喜歡在網路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看到有人評價自己是「三流建築師」後還像個少年一樣沖動,去律師事務所打算起訴誹謗者。他享受獨自吃高級料理,在家中吃流水素面也能愉快地說出「接下來50年,一個人過,也完全沒問題!」這種話。最重要的是,他還是那個不能結婚的男人,仍然認為婚姻是一種麻煩,甚至意味著承擔更多的風險。因此,他給新婚夫婦的新房也增加了諸多「貼心」的設計:設計了一間閣樓,因為「男人即使結了婚,也一定要確保有自己的世界」;準備給每個房間都安上鎖,「好讓他們各自都能有自己的秘密,還能在吵架的時候關門冷戰」;準備把房子改成兩棟式住宅,因為「離婚後單身的話,可以把另一棟租出去」……桑野信介對婚姻的抵觸,是因為他喜歡並且享受獨處,他認為「女人和孩子是負擔」,想到結婚後「又要顧慮別人,又會把水弄髒,連氧氣都要對半分」,他會嚴肅的來上一句:「還是一個人呆著比較好。」

  反觀《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中的其他人,則大多是因為某些主客觀原因而「被迫」單身。新登場的律師吉山(吉田羊飾),是因為事業而錯過了結婚的最佳時候。30歲的時候還想著要結婚,但30歲是人生最忙碌的時候,也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時期,等回過神來就已經40歲了,這時候就連父母都放棄了催婚,支持她「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沒能結婚,雖然會羨慕別人,但在吉山看來,「正是因為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才能像現在這樣經營自己的事務所」。岡野有希江(稻森泉飾)則因丈夫出軌而選擇離婚,「就算有不安,可能還是恢復自由後重新來過比較好,這樣我也就舒心了」……

  其實無論是自我選擇單身還是「被迫」單身,劇中人的選擇都是基於當下讓自己既幸福且舒服這一原則。同時,該劇也駁斥了「如果不結婚,老了以後多孤獨」這種最為常見的反對「不婚主義」的論調,回答了幸福地獨自度過漫長的老年生活跟結婚與否並沒有關係。正如桑野信介所說,「人活一百年。也就是說,人生必然會迎來第二個階段。結婚與否,和人生第二階段幸福沒有必然聯繫。」

  每個人都是單槍匹馬來到這個世界,最終不管是誰終歸都會變得孤零零的。每一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註定要學會孤獨面對自己的人生,即使結婚也並不能改變個人面對世界是那種深層次的、難以隔絕的、難以與人共識的孤獨感。看完這部劇,或許可以勇敢地說一句,結婚與否,並不是人生的本質,幸福才是!(關耳)

>《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結婚與否,並不是人生的本質

初篩陽性仍坐動車,致同車廂201人密接!多地報告同車感染者

尋夢園

《夢在海這邊》將我們帶回那個年代,仿佛又年輕了一次

尋夢園

一個男人能不能嫁,吵幾次架就清楚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