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第一位皇后:掌摑皇帝 被迫出家 悲劇收場

  《清平樂》的女主角曹丹姝,是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而第一位皇后郭氏,出場時間不長就「下線」了——不但被廢了皇后位、被迫出家,不久又莫名其妙地突然死亡。那麼,歷史上的郭皇后果真如此悲催嗎?

  《清平樂》:郭皇后

  

  「太后」強加的皇后

  宋仁宗即位的時候只有13歲,太后劉娥垂簾聽政,大權在握。小皇帝15歲那年,該「大婚」了,當時的皇后人選有三個。

  這似乎是一個規律,「太后」和小皇帝的「審美」很難一致。

  小皇帝一開始看中的是蜀中富商王蒙正的女兒,因為王氏特別漂亮,說是艷冠群芳也不過分。可是太后不喜歡,說王氏過於妖媚,會「惑君」——實際上是因為她的商人家庭出身,不夠資格。理由冠冕堂皇,但是太后轉臉就把漂亮的王家姑娘許配給了自己的娘家侄子,這一點不能不讓小皇帝氣結。

  有兩個姑娘的出身符合太后的要求,她們都是開國功臣的後代,張美的曾孫女張氏和郭崇的孫女郭氏。小皇帝照樣「看顏值」,中意容貌姣好的張家姑娘。(張姑娘就是《大宋宮詞》中和小皇帝"私奔"的曹汝的原型)。

  《大宋宮詞》:曹汝

  太后仍然不同意,最終選了郭氏做皇后,張氏隻封了一個位分很低的宮嬪。

  《大宋宮詞》:郭清悟

  

  面對這位「強加」的皇后,宋仁宗一開始抱著抗拒心理,是很正常的。更何況,郭皇后仗著有劉太后撐腰,還非常地強橫好妒,不讓宋仁宗去寵幸其他妃嬪。

  

  《清平樂》:劉太后和郭皇后

  這樁「別扭」的婚姻持續了8年,劉太后駕崩了。

  皇后掌摑皇帝

  很快,劉太后「搶」了李宸妃的兒子(宋仁宗)——這個驚天的秘密被揭開了。因為之前有宰相呂夷簡的建議,李宸妃是按照太后禮儀安葬的,而且遺體並沒有被毒害的痕跡,宋仁宗沒有難為劉娥的家人。

  

  《清平樂》:真相大白 趙禎放過了劉娥的家人

  但是這口惡氣,最終「轉嫁」到了郭皇后身上。

  太后沒了,靠山倒了,可是郭皇后並沒有及時地「轉換頻道」,繼續發她的大小姐脾氣。這一邊,沒有了太后的管束,宋仁宗更加不搭理皇后。他一邊「隨意」寵幸喜歡的嬪妃,一邊追封張美的曾孫女張美人為皇后。——原來,「一生一死兩皇后」的事,宋仁宗一共做過兩次!這次是第一次,郭皇后還在,就追封了一位皇后。難怪,後來他無視曹皇后的存在,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后;也難怪,曹皇后不發聲——發聲的後果真的很嚴重啊!

  

  《清平樂》:趙禎與「溫成皇后」張妼晗

  且說郭皇后,張美人追封皇后,她心中肯定窩火,一天,她又偷聽到尚美人向皇帝訴說被皇后欺負的委屈,於是,郭皇后立即怒不可遏,動手打人!

  皇帝趕忙勸架,卻被皇后打了一巴掌,脖子上劃出了一條大口子——可能是指甲或者戒指劃的。

  《清平樂》:皇后掌摑皇帝

  於是,醞釀已久的情緒迅速發酵,宋仁宗很快決定——廢後!

  廢後風波

  廢後是很大的事。一經提出,反對之聲甚巨。不過這一次,一向好脾氣的宋仁宗態度很堅決。當然,他也有強有力的支持者。一個是呂夷簡。

  仁宗親政伊始,要把當初依附劉太后的大臣罷免。呂夷簡「轉向」很快,特別是當初他力請劉太后厚葬李宸妃的做法,給了仁宗相當大的好感,所以仁宗一開始並沒有想罷免他。不想回宮後,仁宗隨口和郭皇后說了,郭皇后心直口快,說,呂夷簡也是依附太后的呀,只不過他轉得快。於是第二天上朝,被貶官的大臣名單中就加上了呂夷簡。

  

  《清平樂》:郭皇后評價呂夷簡見風使舵

  不過,呂夷簡畢竟是個很能乾的大臣,不久之後就被召回,官復原職,而他和皇后的仇,就算結下了了。所以,仁宗一決定廢後,呂夷簡就表示支持。

  

  《清平樂》:呂夷簡支持廢後

  此外,還有一個內侍(後來叫太監)一直火上澆油。此人叫閻文應。從皇后「掌摑」皇帝開始,他就想各種辦法促成仁宗廢後的想法。別看只是個內侍,畢竟是每天在皇帝身邊的人,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清平樂》:閻文應

  仁宗以很快的速度發布詔書,「廢後」。把皇后封為淨妃,命她入道,並給她賜了個名字——清悟(所以,《大宋宮詞》中郭氏在封皇后之前就叫「郭清悟」,是不對的)。

  《清平樂》:莽撞的郭皇后被廢

  仁宗廢後成功,底下反對廢後的朝臣,有好幾個被貶官。朝臣們不爽,又開始指責「禍首」尚美人和另一位受寵的楊美人,說因為她們才引起了廢後事件,不能不懲處。閻文應也在內廷幫腔。結果是,尚、楊兩位美人也被貶斥出宮。這場「三個女人」的戰爭,沒有勝利者。

  《清平樂》:尚美人和楊美人

  淒慘結局

  中宮不能久虛,很快,在朝臣的建議下,宋仁宗封了新的皇后,也就是著名的曹皇后。

  但是,宋仁宗本性仁厚,時間一長,氣消了,他又開始惦記起結正室子來了。據說,他曾經做了一首小詞,派人送給郭氏,表達思念之意,之後又透露出想接她回宮的意思。

  

  《清平樂》:趙禎想接郭氏回宮

  郭氏卻提出一個沒法實現的條件,要回去,一定要行正式的禮儀,言下之意就是要恢復她的皇后頭銜。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在電視劇中,趙禎曾向新皇后曹丹姝提起此事,曹丹姝提出了一個辦法——封郭氏為貴妃或者賢妃。在宋朝,妃是僅次於皇后的等級,一共有五個等級,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宸妃,貴妃名列第一,雖然沒有恢復後位,但是也算給足了郭氏面子。

  

  《清平樂》:曹丹姝建議迎封郭氏回宮 封貴妃

  見曹丹姝如此大度,趙禎很是感動。就在他想要下召迎回郭氏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郭氏暴亡。

  歷史上的趙禎是否真的想出了這樣的折衷辦法,不得而知,但是結果是一樣的——郭氏莫名其妙地死了。

  據說一開始只是有點小感冒,禦醫去看病、開方、抓藥,也是按部就班,可是,郭氏就是死了。

  很多人懷疑是當初廢後時吆喝得最起勁的閻文應——的確,郭氏回宮,最害怕的應該就是他。

  

  《清平樂》:閻文應

  《清平樂》中說了兩個版本:

  仁宗派張茂則去調查,張茂則匯報的是,郭氏最後一次喝的藥是閻文應送去的,和太醫開的方子不一樣。但是,更多的證據卻沒有。

  《清平樂》:張茂則的調查匯報

  張茂則還曾說了另外一個版本,閻文應先是給郭氏下「慢毒」,當郭氏奄奄一息的時候,他直接把她封在了棺材裡——等於活埋。

  真是毛骨悚然。

  但是,這個版本仁宗並不知道。或者說,知道了也沒有用。郭氏畢竟死了,而閻文應「作案」的證據並不充足。仁宗恢復了郭氏的皇后身份,另外隻吩咐把閻文應調到邊遠的地方去,就結束了這件事。

  

  《清平樂》:對閻文應的處置並不重

  仁宗隻處置了閻文應——而且不是以郭氏暴亡的理由處置,自有其苦衷。如果深究,就有可能牽扯到呂夷簡,並有可能引起更大的風波。

  

  《清平樂》:趙禎沒有再追究郭後的死因

  此時,仁宗還年輕,對於朝政的把控力還不夠大,一個自己並不喜歡、僅僅是出於憐憫想把她接回的廢後,就這樣「犧牲」了。

>《清平樂》:宋仁宗第一位皇后:掌摑皇帝 被迫出家 悲劇收場

《初戀那件小事》取景地,崗卡章國家公園申遺成功

尋夢園

美強慘男主培養養成系俠女,《聽雪樓》會爆嗎?

尋夢園

《穿盔甲的少女》高甜預警,陳瑤獻吻官鴻,是時候該主動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