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60歲,香港卻再也沒有天王了

  

  

  

  1985年,劉德華被冷凍了。

  主演《投奔怒海》後,這個藉藉無名的新人終於在一眾龍套中脫穎而出。

  因為外貌俊朗,又肯吃苦,電視劇都樂意邀他拍戲。

  為了賣座,TVB讓劉德華與梁朝偉、黃日華、苗僑偉、湯鎮業組成「無線五虎將」,一起演戲、唱歌、跳舞,偶爾還得表演雜耍。

  受傷是常有的事,可為了熬出頭,他從來不敢喊累。

  眼看著成龍、周潤發電影一部接一部,劉德華心裡羨慕,想跳出電視劇,去電影圈闖一闖。

  續約之際,劉德華提出自己的計劃,卻遭到拒絕;TVB還要給他安排經紀人,左右他選片的權利。

  商談不下,雙方撕破臉,他被冷凍400多天。

  圖 | 源於《投奔怒海》劇照

  也是同一年,劉德華與華星唱片簽約,發行了第一張唱片《隻知道此刻愛你》。

  那時候的歌壇群星璀璨,譚詠麟、張國榮、林子祥、陳百強、葉倩文……天籟比比皆是。

  相形見絀,劉德華被嘲不會唱歌,唱片銷量也十分慘淡。

  就在此時,初戀林安琪傳來結婚的消息。他曾經為了兩人的未來而打拼,如今卻要看著她嫁給自己的好友。

  圖 | 初戀林安琪

  重重打擊,壓得他喘不過氣。

  彼時,另一個備受挫折的年輕人,剛剛從泥潭中掙紮出來。

  24歲的張學友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航空公司的票務員,每月領3000元的薪水;一個是寶麗金唱片的新人歌手,公司卻遲遲未給他安排工作。

  圖 | 年輕時候的張學友

  眼前的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但賭徒父親敗光了家裡的錢,他不敢辭職,只能焦灼地等著,一遍遍苦練簽名,做著「萬一明天就火了」的夢。

  幸好,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3個月後,唱片《smile》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將張學友推到了大眾面前,《情已逝》一曲,還拿下了當年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

  這個毫無經驗的天才歌手,成了那一年「最有前途的新人」。

  張學友站在了舞臺中央歌唱,聚光燈之外,暗處的郭富城正在努力伴舞。

  從TVB舞蹈訓練班畢業後,他領著微薄的薪水,給當時最火的藝人們伴舞,臺下萬千掌聲,卻沒有一個人為他鼓掌。

  圖 | 郭富城

  生活灰暗,他只能埋頭苦幹。

  那一批香港明星,為掙錢養家、改變命運而進入娛樂圈的,比比皆是。

  但黎明是個例外。

  圖 | 黎明

  他出生在北京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4歲移居香港,15歲留學英國。

  多年後李嘉欣說,「黎明從小熏陶出了一身的富貴氣,一種與生俱來的、骨子裡透出的優雅和舉重若輕。」

  19歲這年,他休學回到香港養病。機緣巧合,黎明被星探發現,隨後參加碧泉新星大賽,拿了個冠軍回來。

  父親為了讓他回到英國完成學業,約定再參加一次比賽,倘若進入前三,便任他折騰去。

  那時候,誰也沒預料到,這四個「平平無奇」的年輕人,會在香港、亞洲乃至世界,掀起一番時代的浪潮。

  

  

  

  八十年代的香港,一躍躋身亞洲四小龍。

  經濟騰飛,娛樂圈隨之迎來盛世。

  

  武俠劇的熱風吹到大陸和臺灣,粵語歌跟著傳遍了大街小巷,人們縱使不懂,也會跟著哼兩聲。

  有了第一張唱片的佳績,張學友趁熱打鐵發行《遙遠的她》,再次走向高峰。

  

  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就飄了,覺得沒什麼歌是我唱不了的。」

  他開始酗酒,喝醉了就開始鬧事,在朋友婚禮上調戲新娘,在梅艷芳生日會上砸蛋糕,在公司聚會上潑老板一臉酒……

  

  與此同時,哥哥借著他的名頭在外賭博欠債,無論張學友如何勸阻,哥哥也不肯收手,兄弟二人越鬧越兇。

  

  那時候的樂壇群星璀璨,新人本就難以出頭。

  

  負面八卦逐漸蓋過了天才光芒,《太陽星辰》之後,張學友的唱片銷量接連撲街,登臺演唱卻噓聲連連,走在路上也被人指著鼻子罵,連記者都看不下去了,勸他戒酒。

  

  可他依舊只顧消沉,相愛兩年的女友羅美薇失望至極,轉身離開。

  孑然一身的張學友在人生低谷中,碰見了另一個奮力掙紮的笨小孩。

  離開TVB後,劉德華像隻無頭蒼蠅,在爛片裡四處亂撞尋找出路。

  「我很笨的,也不知道哪部好,哪部不好,哪部會火,哪部不會,我就只好多接一點。」

  電影拍了不少,可演技毫無突破。

  直到1988年,彼時的王家衛還是位編劇,最得意的劇本沒被導演採用,心有不甘,想拍出來又奈何資金不足。

  正愁著,劉德華找上門了:「沒關係,我可以不用太多錢拍。」

  於是,阿華與烏蠅哥在《旺角卡門》裡相遇了。

  第二年的金像獎,劉德華被提名最佳男主角,張學友拿下最佳男配角,兩人逐漸走出彷徨。

  而這時候,郭富城才剛剛迎來人生的第一個轉機。

  給大牌藝人伴了幾年舞,在片場裡跑龍套,幾年來遲遲熬不出頭,沒想到光極機車的廣告反倒讓他一炮而紅。

  一時之間,無數少女為他著迷,他的經典髮型「郭富城頭」也風靡兩岸三地,引得青年爭相模仿。

  唱片公司很快聯繫上郭富城,為他量身定制專輯《對你愛不完》,一經發行,舞曲熱得發狂。

  圖 | 郭富城——《對你愛不完》

  躁動的九十年代初,儒雅的黎明摸索出了他的黎明。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裡,他奪得名次第三,贏得了與父親的約定,正式踏入娛樂圈。

  可人情龐雜的娛樂圈,不諳世故的黎明哪能應付得來?

  拍劇期間,因為生病經常遲到,又把跑車開到片場,引起同事不滿。戲拍完了,黎明也被冷凍了。

  然而,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

  在香港發展受限,黎明就跑去臺灣拍戲,《風雲時代》收視高漲後,TVB又後悔了,趕忙把他叫回來,主演《人在邊緣》,至今仍排在香港收視前十。

  多年後回望這傲人的成就,人們才發現,這只是黎明的起點。

  圖 | 源於《人在邊緣》劇照

  

  

  在人才輩出的香港娛樂圈裡,獎項從來都是風水輪流轉,唯獨譚詠麟與張國榮,幾乎平分了樂壇的秋色。

  「那時香港女孩,一半為張國榮傾心,一半想嫁譚詠麟。」

  那些年的音樂獎項,大多被他們攬去,不知不覺,兩人的競爭成了最有看點的話題。

  

  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在報導中添油加醋;商家為了賺錢,公然在店門口立起雙方的唱片銷量;歌迷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到最後竟發展成打群架……

  忍無可忍,1988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有競爭性質的獎項;第二年,張國榮宣布退出樂壇,這場「譚張之爭」終於落下帷幕。

  圖 | 張國榮與譚詠麟

  兩大巨星急流勇退,陳慧嫻、梅艷芳、許冠傑等人也相繼離開舞臺,熱鬧的樂壇一時之間突然沉寂。

  空白外的第一個驚喜,是劉德華。

  「我剛出道的時候,大家都認可我的演技,可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開始唱歌,大家連我的演技都不認可了。」

  他學著唱歌,被林子祥貶「既沒音色,又沒曲調」;學著寫詞,又被黃霑諷「沒見過寫情寫得這麼笨的人」。

  但認慫從來不是他的性格。曾志偉說,拍戲的時候,劉德華一有空就縮在角落裡寫詞,幾年下來,滿滿幾百頁紙。

  老天疼愛笨小孩,1990年,《可不可以》拿下十大中文金曲獎,《再會了》拿下十大勁歌金曲獎,劉德華成了最受歡迎的男歌星。

  戒了酒的張學友也開始發力,從《給我親愛的》,到《隻願一生愛一人》,再到《情不禁》……專輯一張接一張,銷量不斷創新高,獎項拿到手軟。

  從樂壇出道的黎明,與華星簽約後卻不被重視,整整四年未能出版專輯。心急如焚,他找到音樂大師戴思聰,苦苦哀求之下,成了其弟子。

  歌唱事業冬眠期間,黎明主演的電視劇大火,並趁熱與寶麗金簽約,發行《相逢在雨中》。第二章專輯《是愛是緣》更是拿下當年的銷售冠軍。

  四個金曲金獎,兩個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香港流傳起「再紅,紅不過黎明」的傳說。

  郭富城也在這時候,帶著超高的人氣殺回香港。

  1992年,香港電臺看中了他們的商業價值,邀請他們同臺,「四大天王」的名號由此打響。

  雖然不是正式的組合,但四個人互補,滿足了粉絲所有需求和幻想。

  「對你愛愛愛,愛不完」的郭富城,激情且誘惑;「是杯酒漸濃,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動」的張學友,癡情卻痛苦;「今夜你回不回來,我的愛還在不在」的黎明,深情又溫柔;「逝去一首首歌,仿似一聲聲諷刺,唯獨愛過痛過才能知「的劉德華,悲情但執著。

  媒體得了宣傳的噱頭,跟著推波助瀾,歌迷有了新星,開始瘋狂追隨。

  那些年,四大天王火到什麼地步?

  唱片售空,電影滿座,演唱會一票難求;卡拉OK裡,唱的是他們的歌;商店門口,掛的是他們的海報;雜誌封面、代言廣告,都有他們的身影。

  香港影視歌重量級獎項,被四個人輪流包攬。所到之處,總要圍個水泄不通。

  海外的粉絲也為之狂熱。《請回答1988》裡,以四大天王為代表的香港娛樂圈,占據了那代韓國人的半個青春;歐美注意到驚人的唱片銷量,也開始關註香港音樂。

  男孩模仿他們的唱腔和打扮,女孩癡迷他們的人設和魅力,現象逐漸瘋魔,還被創作為小品《追星族》,搬上春晚的舞臺……

  圖 | 春晚小品

  借著「四大天王」這塊金字招牌,香港樂壇逐漸走向巔峰。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可繁華盛世的背後,是逐漸被掏空的娛樂圈。

  

  

  

  後來香港大學教授朱耀偉說,「我一直相信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四位天王站在娛樂圈的巔峰,帶領著粵語歌大放異彩,香港樂壇和影視產業日趨完整、專業。

  然而,「譚張之爭」的鬧劇再度上演。

  四人在影視歌三棲發展,難免相逢競爭,好事的媒體煽風點火,狂熱的粉絲信以為真,撕逼、互黑,常常吵得不可開交。

  另一方面,唱片公司為了追逐利益,音樂上注重包裝,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音樂注重包裝,類型單一,質量也開始下滑。

  原創歌曲不夠,只能重新回到翻唱的老路。

  就像張學友的《吻別》,賣出了香港樂壇最高的銷量,專輯收錄的10首歌裡,卻只有3首是新歌。

  老一代創作人年事已高,再難維持高產;新一代創作人年輕氣盛,卻滿腦子都是商業。

  與此同時,四位巨星在上,新人難以出彩。

  「成熟的樂迷,寧願繼續沉迷老歌,也不願買欠質素的新歌。」

  一如譚詠麟和張國榮的選擇,1999年,張學友和黎明先後宣布放棄「四大天王」的稱號,同時不再參與任何樂壇獎項的爭奪。

  他們效仿前輩,期待著新的「四大天王」掀起新的浪潮。

  然而,大廈將傾。

  新舊世紀交替之際,大陸經濟騰飛,臺灣樂壇也開始湧現新的原創歌手。

  周杰倫、王力宏、五月天、SHE……追星族的精力被分散,年輕的歌迷不再執著於聽不懂的粵語,轉而選擇傳唱度更高的國語流行曲。

  圖 | 周杰倫

  RAP饒舌音樂像一陣新風,吹散了纏綿卻平庸的傳統情歌。

  香港原創音樂後繼無人,李克勤、陳奕迅、謝霆鋒等歌手極具個人特色,卻再難挽回香港樂壇的頹勢。

  寫下兩千多首歌的才子黃霑,曾去世前感慨:其實人間盡耳聾。

  無論有意無意,以「四大天王」為首的香港時代,都結束在了千禧年前。

  

  

  

  但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四人,始終未停下腳步。

  

  進入21世紀,四大天王不再盤桓於香港,開始朝著更大的國界擴張。

  郭富城將重心轉移到電影上,《父子》中暴躁好賭的父親,《最愛》中身染愛滋的農村青年,《寒戰》中冷靜智慧的警察……他不再是那個油頭粉面的偶像派,而是演技過硬的影帝。

  圖 | 源於《最愛》劇照

  但同時,各種花邊新聞也讓他備受爭議。

  與郭富城相反,張學友息了影,專心唱歌。

  40歲那年,他被授予香港音樂最高獎項——金針獎

  往後的二十年裡,張學友還在開演唱會,年歲漸長,卻依舊從頭唱跳到尾,不降調,不看提詞器。

  他說,「我會一直唱到80歲!」

  於是人們總覺得,歌神是不會老的,事實上,他甚至越來越「年輕」。

  近些年,張學友常常以意想不到的身份,出現在年輕人的世界裡。

  因為《旺角卡門》裡的一句臺詞,配角烏蠅哥再度爆紅,成了當代網民的愛用表情包;

  圖 | 源於《旺角卡門》劇照

  

  55名逃犯在張學友的演唱會上落網,他喜獲警察臥底、逃犯克星的稱號。

  

  其他人都在時不時上熱搜,只有黎明,低調得快要銷聲匿跡。

  年輕一代的觀眾幾乎都忘了,他曾憑借電影《三更之回家》,奪得金馬獎影帝;《梅蘭芳》裡,他彈指揮手、拈花一笑,完美詮釋了飽嘗榮辱的京劇大師。

  圖 | 源於《梅蘭芳》劇照

  之後,星光逐漸淡去,他轉向幕後,開始商業制作,培養新人。

  工作之餘,精力全放在了慈善事業。只要能籌得善款,跑步、遊泳、賽車、點心義賣、陪老奶奶復健、義務洗車,甚至是「黎明48小時海陸空」的挑戰項目,他都做。

  但黎明從不以此為噱頭。

  直到今年演唱會,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送來花籃,人們才想起,他曾經是叱吒華語樂壇的天王。

  至於劉德華,或許是21世紀裡吃苦頭最多的天王。

  2003年,前女友喻可欣出書,爆料兩人的戀愛往事;2007年,瘋狂粉絲楊麗娟為了追星逼死父親,留下遺書痛罵劉德華;2009年,與妻子朱麗倩的隱婚被曝光……

  劉德華一次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卻愣是用日復一日的努力挽回了破碎的口碑。

  對待自己的事業,他兢兢業業,從不馬虎應付,唱歌、演戲,都盡力做到最好;

  為了回報當初受過的恩惠,他扛著罵名接下許多爛片,自掏腰包接濟落魄的恩人;

  更想著傳遞善良,扶植新人導演,幫襯新人演員,活成了華人的驕傲和榜樣……

  今天,劉德華已經60歲了。

  其他三人也逐漸老去。

  大眾對他們的狂熱早已消散,往事不再被提起。

  只是偶然驚覺,香港再也沒有天王了。

>劉德華60歲,香港卻再也沒有天王了

炒房團」進軍元宇宙:243萬美元買一塊虛擬土地,林俊傑也入手了

尋夢園

「GOT7」「新聞」190820 休整一天再出發!GOT7因世巡行程飛往澳洲

尋夢園

BIGBANG突宣布4人合體回歸!「TOP確定離開YG」:尊重他意願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