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總監制曾瀚賢表示:「《誰是被害者》除擁有連環殺人案件、懸疑推理和風格化的人物設定等足以吸引觀眾目光的娛樂元素,整體的故事核心仍是人性與愛。主角是一位天才鑒證專家同時也是一個無法表達情感的父親,企圖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件追緝,來挽救社會上一群想要放棄自己的人。本片擁有偵查類型片少見的情感高度,希望臺灣地區與其他地方的觀眾都能有共識,享受將近九小時身心靈沖擊。」
吸取教訓,網飛沒有插手制作過程
在《誰是被害者》之前,奈飛(Netflix)在臺灣地區制作完成了《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三部台劇回饋都不太好。 因此在項目初期,《誰是被害者》並不被看好,不僅因為題材與《罪夢者》相似,更因為《罪夢者》的市場回饋欠佳,「水土不服」等定論已經擺在了制作團隊面前。
吸取《罪夢者》的教訓,奈飛此次並未參與《誰是被害者》的制作,從買下原著小說改編版權、開發、拍攝、後期剪輯制作,全部由臺灣制作公司瀚草影視獨立完成。直到劇集完成了第一集的初剪,各家競標開價,奈飛才拿下了獨家播映版權,不僅創下奈飛購買台劇版權的價格紀錄,也是奈飛首次在臺灣運用的模式。
《誰是被害者》採取雙導演制,莊絢維是已經拍攝過《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的新銳導演,陳冠仲導演則是擁有十年以上拍攝經驗的資深影人,同時也是《罪夢者》的副導演。制作公司瀚草影視在此之前已經通過作品在華語市場積累起高口碑。創始人是獲得過臺灣金鐘獎和金馬獎的「雙金」制作人曾瀚賢,曾推出劇集《麻醉風暴》系列和電影《紅衣小女孩》系列,《麻醉風暴2》一舉入圍10項金鐘獎提名;總經理湯昇榮則去年的年度爆款《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制作人。擅長制作具有深刻主題的現實主義題材劇的團隊在沒有奈飛干預,又有負責文化的部門補助款2300萬新臺幣充足資金的支持之下,擁有了更為自由的創作環境,也讓這部劇有了更符合本土觀眾的切入視角。
表達社會底層觀照,構建社會議題
《誰是被害者》採用了幾乎一集發生一個命案的故事模式形成連環命案,莊絢維將其概括為「以刑事偵查辦案的劇型在探討深刻社會性議題的台劇」,陳冠仲則補充認為:「一般這樣的類型劇,查案過程都是著重在找兇手,但是《誰是被害者》則是在‘找被害者’,從破題就走一條不一樣的路線。」
隨著劇集中引發社會騷動的連環命案發生,《誰是被害者》實際上揭露了性別霸凌、媒體生態、境界權力、養老院資源不足等社會結構性議題,描述社會中無法發聲的小人物群像,表達深切社會底層關照。劇中過氣明星蘇可蕓在現實的重壓下崩潰;擁有男性軀體女性靈魂的遊誠皓無法面對外界的歧視和嘲諷;曾經的優秀員工張聰健因為患病無法完成工作量而遭公司解雇;偷了盲人哥哥作品的莊秉榮讓哥哥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為反抗霸凌而失手殺人的劉光勇一生無法擺脫對被害者家屬的虧欠。劇中女主角徐海茵是一位新聞報導者,面對案件自殺真相,是要用獨家報導獲得更多晉升機會,還是隱瞞報導不刺激更多厭世者形成連環自殺,新聞真相和新聞倫理拷問人性自身。
這些個體故事直指臺灣社會爭議話題,但過於尖銳的主題和冰冷的視覺效果對觀眾也形成了一種情感重壓。為了緩解這種情緒,劇集結尾釋放出撫慰的效果,同時闡述真正的人文觀照:讓所有觀眾在觀看之餘反思,不讓自己成為殺死他們的真正兇手。這也與美劇單純展現暴力不同,更加符合臺灣觀眾的觀影喜好。總監制曾瀚賢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劇中過氣女星遭網路霸凌、過勞的房產中介,都是臺灣正在發生的事。社會提供我們素材,我們也想回應社會,為辛苦人發聲。盡管環境殘酷、孤立,還是能透過情感聯結,拉住想放棄的人。」
去導演中心化,用題材打通國際市場
莊絢維曾在採訪中談到兩位導演的合作模式,其中他負責呈現出來場面的拍攝,陳冠仲負責幕後工作人員的調度。莊絢維:「常常我還在心裡想‘下一場戲我們各部門要開始怎麼去做準備?’的時候,轉頭一看,陳導早已動起來,在做超前部署了。」兩位導演的合作不僅起到了互相彌補、制造1+1大於2的效果,也能夠弱化導演自己以往的作品風格,讓視聽完全服務於故事和主題,觀眾不必受到以往觀影經驗的影響。
在以往的台劇制作中,往往觀眾都是先認識制作團隊、出演卡司,再去認識作品。但想要面對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舊的制作思路已經走不通,所以《誰是被害者》選擇用作品本身所代表的題材走向國際。《誰是被害者》的成功也被劇評人視為臺灣告別導演中心制的一步,同時也讓台劇的革新方向漸漸清晰:在保留臺灣本土劇集氣質的同時,探索多個主題的類型,提升制作模式和工業化標準,進而打通國際市場。
總制作人湯昇榮認為:「國際平臺都在尋找在華語市場突出,且放諸國際都是新意十足的作品。在這點上,臺灣社會脈動強,我們及時抓住市場脈動挖掘題材,加上大卡司、高水平技術、對標美劇的架構與模式,讓《誰是被害者》在保有臺灣原創特色同時與接軌國際,打造具有世界觀的劇集。透過臺灣在地的刑偵環境去呈現一個犯罪類型的作品,以不同以往的敘事方式帶給國際觀眾新鮮的視角。全劇沒有過多導演色彩,我們也很期待國際觀眾能透過本劇認識到臺灣優異的幕前幕後人才。」
特效團隊還原大尺度命案現場吸引觀眾
近幾年類型劇在臺灣逐漸形陳規模,導演莊絢維指出,這對產業來說絕對是好事,同時一部好的類型劇不能隻靠個人才華支撐,還需要有各技術部門的專業及合作,讓這些專業人員輔助編劇和導演的想像力開括。
《誰是被害者》為了打造出被害者們承受社會現實面的冰冷感受,大膽選擇了生與死的主題探討,和隨之而來的更加有視覺沖突性的影像表達。劇集一開篇就是溶屍的畫面,隨著劇情推進還展現了自焚、解剖等駭人情節,配合連環殺人案件的推理進程。這些以往只有在美劇中才能出現的畫面打破了台劇尺度,吸引了大批喜愛懸疑驚悚題材劇集的觀眾。制作人湯昇榮表示:「這將是臺灣電視界一個很大的突破。」
【以下高能】
為了呈現命案的寫實程度,劇組特別邀請了曾獲金鐘獎肯定的美術團隊和特殊化妝師,參考曾經轟動臺灣一時的「清大王水事件」資料照片,將劇中各命案現場與被害者狀態真實呈現出來,要求不僅要有從屍骨到屍斑的詳細逼真的效果,還要讓屍骸狀態跟劇本嚴格對應。在不會引發不適觀感的前提下,成功創造了台劇史上前所未有的尺度與質感。主演許瑋甯曾提到第一次看到溶屍照片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震撼其逼真度,甚至感到了恐慌和惡心。許瑋甯趕緊把後面的照片收起來,想要留到拍攝的時候在鏡頭前面再去真實地呈現。
新京報記者 李妍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
>袖手旁觀的奈飛成就了《誰是被害者》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