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炸裂,親姐妹「分享」老公,到底是作還是真性情?

  如果有些一眼就能讓你愛上電影的瞬間。

  其中肯定包括《天使愛美麗》。

  誰也忘不了這個踩在童話與現實的邊界,單純又變化莫測的女孩,她毫無目的的一舉一動,美得那麼特別。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部片原定的女主角另有其人,導演是以她的形象來構思艾米麗一角的。

  連名字都挺相近——艾米麗·沃森。

  她到底有什麼魅力?

  聽Sir慢慢說來這個迷離的故事

  她比煙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她比煙花寂寞》同樣是一部上映於1998年的經典傳記電影。

  1999年,曾榮獲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各大獎項共10項提名。

  影片以英國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為原型。

  根據1997年傑奎琳·杜普蕾的姐姐希拉裡與弟弟皮爾斯合著的傳記《狂戀大提琴》改編而成。

  講述了杜普蕾的天才音樂人生,以及和姐姐希拉裡狂風驟雨般的姐妹感情。

  作為傳記片,它存在爭議。

  杜普蕾的生前好友羅斯特羅波維奇、梅紐因、帕爾曼、祖克曼等音樂大師在影片首映期間,公開在《泰晤士報》發表聲明:這不是我們熟知的杜普蕾。

  華裔鋼琴家傅聰談到杜普蕾時也提到:我在英國看過那部所謂傳記電影「Hilary And Jackie」,感覺太假了,看了讓人憤怒!

  但作為觀眾的我們。

  卻能從中看到一種有關生活的撲朔迷離。

  無論它是否真的發生在杜普蕾身上。

  01

  一對出生於音樂世家的姐妹。

  希拉裡是個長笛手,積琪是大提琴手。

  從小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小時候,希拉裡的天賦要高於妹妹積琪。

  希拉裡甚至受到了英國廣播公司的邀請,擔任長笛演奏。

  那時候,大人最經常對積琪說的話就是:

  有位天才姐姐,你一定很驕傲

  積琪就像一個跟隨在姐姐身後的影子,被姐姐的光芒所覆蓋。

  不甘心落後、倔強的積琪開始沒日沒夜地練琴。

  飯桌上、課堂上,都在忘我地「彈奏」。

  終於,一次比賽,積琪脫穎而出,成為了現場最受矚目的冠軍。

  姐姐心裡很不是滋味。

  那天之後,她開始被遺忘。

  積琪成了父母重點培養的對象。

  而希拉裡轉而成為在門口等待妹妹練琴的那個人。

  大人們的話語也變成了:

  有位天才妹妹,你必定很驕傲

  一個天才,一個平凡。

  好像是這對姐妹,必須要挑選的兩種人生。

  你想選哪一個?

  又是否願意讓給另一個人?

  成年的積琪(艾米麗·沃森 飾)不負眾望,她的大提琴演奏驚艷四座,掌聲如雷貫耳。

  她終於成為一位天賦驚人、前途無量的大提琴手。

  而比起妹妹的聲名鵲起,姐姐希拉裡卻漸漸平庸黯淡了下去。

  積琪被邀請去義大利公主的婚禮演奏,要求希拉裡同行。

  當晚演奏會結束,姐妹倆睡在一張床上喝酒聊天。

  可隔天醒來,積琪去了柏林。

  房間空蕩蕩得就只剩下希拉裡一人。

  這天早上,也成了希拉裡和積琪命運的分岔點。

  她們的聯繫越來越少。

  好不容易,希拉裡收到了積琪寄回來的包裹。

  全家人期待地打開,結果只是積琪沒有清洗的髒衣服。

  之後,為妹妹盛名所累,希拉裡再也沒有自信拿起長笛演奏。

  皇家音樂學院考試,她甚至緊張得連一個正常的音符都吹不出來。

  考試失敗。

  希拉裡冒著傾盆大雨,失魂落魄地走回家。

  一開門,卻聽到妹妹積琪的大提琴聲。

  她回來了。

  但希拉裡卻愈發覺得無地自容,她頹然地坐在門口,不想讓妹妹看到她的狼狽。

  好在此時,一個特殊的人出現了。

  他叫基華。

  熱情又細膩的基華,毫不客氣地闖進希拉裡的家,三言兩語化解了希拉裡的尷尬。

  他不避諱地表白,「我愛上了希拉裡」。

  像是灰姑娘遇上了王子。

  希拉裡的人生開始絢爛了起來,也開起了屬於她的演奏會。

  而演奏會的指揮手就是基華。

  沒多久,積琪也帶了個男人回家。

  他是著名的指揮手巴倫博伊姆。

  兩人的戀情被媒體稱作音樂圈的金童玉女。

  餐桌上,她當著家人的面坐在男友腿上,暢談兩人安排緊密的世界演出和新婚地點。

  但過於刻意的態度,多少讓人感覺到積琪的言不由衷。

  果然,下一個鏡頭。

  積琪提著行李箱和如她生命一般的大提琴,來到希拉裡和基華居住的鄉間農舍。

  她此行別有目的。

  徑直向姐姐提出了要求,想要分享她的……

  老公。

  姐姐當然不願意。

  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須讓著妹妹,妹妹就是要用這種方式證明姐姐還在乎她。

  無法理解這邏輯?

  好像是。

  在外人眼裡,積琪確實越來越古怪了。

  明明不會說德語,卻在德國人面前嘰裡咕嚕一通亂說,要是不聽聲音,還真像那麼回事。

  姐姐說自己被求婚了,期待聽到妹妹的祝福,但積琪卻拿出子宮帽說,想要男人大可不必結婚,我們可以合租個房子,每天找不重樣的男人……

  最不可思議的是,明明是譽滿天下的大提琴家了,正在全世界巡演,她卻不顧演出計劃,突然人間蒸發。

  回到英國鄉下,姐姐姐夫的家。

  這裡沒有富麗堂皇的演出廳,只有雞圈、泥巴和破房……

  這麼看。

  她遲早要得罪完所有人,徹底毀掉自己的演藝事業。

  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不妨打開B面。

  上面錄著積琪私密的心聲。

  02

  還是那天與姐姐酒店分開的早晨。

  希拉裡還在夢鄉裡,積琪就被早早地喊醒,「今晚你在德國有演奏會」。

  原本想安頓好姐姐回家的行程。

  但在經理人的催促下,積琪只好慌亂地收拾行李。

  臨走前,輕輕吻別了希拉裡。

  影片用一連串候機廳螢幕中的城市名稱,表現積琪的席不暇暖。

  她的生活幾乎被演奏會和宴會所占據。

  然而,簇擁的人群並不能彌補積琪的孤獨無靠。

  尤其是在一個個語言不通的國家,她不知道怎麼聯繫希拉裡、聯繫家裡,甚至連衣服都不知道要拿去哪裡洗。

  只好一件件寄回家。

  有一幕,積琪回到酒店。

  看到前臺的包裹,她興奮地丟下大提琴奔跑過去。

  拆開後,積琪攥著乾淨的衣服,激動地說著:

  家

  這是我家的氣味

  回到酒店房間。

  她鋪開一件件洗好的衣服,把臉埋進去。

  房間外,是那架被遺棄的大提琴。

  回到希拉裡考試失敗的那個雨天。

  那不是突然的回國行程。

  是孤苦無依的國外漂流後,積琪特地趕回來,尋求丟失許久的溫暖。

  她也有意放棄看似璀璨的大提琴人生。

  但看著希拉裡和基華離去的背影。

  積琪知道自己或許就像姐姐說的,「沒有大提琴支撐,你一無所有」。

  她永遠也沒辦法做一個平凡的人。

  因為懼怕孤獨、渴望愛,積琪接受了丹尼的追求。

  他們當然是有愛情的,但不是那種純粹的愛。

  去農舍找姐姐的前一天。

  積琪問丹尼,「我不能彈琴你還會愛我嗎」。

  丹尼說:

  你不能彈琴就不是你了

  她向往姐姐和基華那般靜謐的鄉間生活。

  可是這樣的生活,成了丈夫丹尼嘴裡的笑柄。

  或許是從那一刻,積琪才醒悟:

  哪怕擁有了與丹尼的愛情,她也沒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她也想像姐姐一樣平凡地生活,有一個無條件愛她的丈夫,生三五個孩子。

  可是這樣的生活無從開始。

  那麼,可以向姐姐借來用幾天嗎?

  和姐夫上床的那一晚,她像小時候那樣哼著歌。

  第二天精神煥發,一起照顧兩個侄女。

  但其實比起這樣的生活。

  她真正想要的,是回到在姐姐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就像從前一樣。

  樂團邀請姐姐去演奏,她想去,可媽媽說她還不夠格。

  於是姐姐就說:

  如果不讓積琪去,那我也不去了。

  可是,她又是從哪天開始失去姐姐的呢?

  也許是被稱讚為大提琴天才的那一天。

  大提琴把她綁架了。

  她一拉琴就獲獎,一獲獎就被邀約,接著在國外一個城市接一個城市地巡演。

  她的生活被一條急流沖走了,而她遊不回原點。

  從國外第一次回家。

  準姐夫已經闖進了她的家門。

  再之後,求婚,結婚,生子……姐姐的生活流進了另一條河,她拉也拉不回來。

  那天晚上,積琪知道了比起自己,姐姐更需要丈夫的愛時。

  積琪一個人在房間,穿著華麗的睡袍,卻又淒烈哀傷地奏著大提琴曲。

  任姐姐在一旁怎麼安慰,她都置若罔聞。

  她眉頭緊皺,似乎不理解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化的。

  最後放下琴弦,黯然接受。

  離開農舍的時候,兩姐妹沙灘追逐的畫面再次切入。

  過去的一幕幕,像倒帶一般,在積琪的腦海裡回放。

  也是從這裡之後,她終於投降

  原來,和希拉裡的童年時光已經徹底是過去式了。

  03

  這部電影有過多個名字:

  狂戀大提琴、有情荒地無情天、她比煙花寂寞。

  如今想想,還是「她比煙花寂寞」再適合不過。

  從萬眾矚目的那一天開始,積琪就如同被卷入一股浩大的浪潮,也丟掉了上岸的自由。

  好像煙花,綻放在寂寞無人的夜空中,單薄又痛苦的燦爛。

  她的周邊總是圍繞著掌聲和人群,但卻又分明感受到一股無法與人說的寂寞。

  明明擁有了全部,內心卻貧瘠得異常卑微。

  比如這場戲。

  最後一次演出,積琪病情加重,無法站立。

  她被診斷出多發性硬化絕症。

  比起丈夫的憂愁,她變得異常樂觀。

  病床上,她幾乎是自言自語式地安慰丈夫。

  丹尼

  我患了絕症

  但不要擔心,病情還是很輕微

  原因或許正如姐姐的那句話:

  「沒有大提琴支撐,你一無所有。」

  她知道,丹尼不是基華,自己也不是姐姐。

  她害怕自己的大提琴才華一旦消失,眼前的所有事物都會隨之流走。

  丹尼也會離開。

  之後,積琪也開始把憤怒轉移給她的家人。

  父親來探望,拿起桌上的食物。

  積琪用兇狠的目光指責他,「蛋糕是用來招待客人的」。

  任何事情,都能觸發她脆弱的神經。

  她告訴媽媽:

  我的錯,我心理不正常

  但你是我媽媽,是你的錯

  可真的是積琪無理取鬧嗎?

  不全是。

  有處細節。

  最開始,積琪剛被診斷出絕症時,媽媽的第一句話不是關心她的健康。

  而是,「她會不會停止演奏」。

  看起來,積琪似乎從不曾珍惜別人的好意,並且永遠像個孩子一般肆意妄為。

  比如把姐夫當做可以逼姐姐拱手相讓的公仔玩具。

  比如得不到公仔就撒潑哭喊。

  比如不想演奏,就拋掉現場所有人離開。

  但造成這一切的,確切來說,不是她自己。

  而是當初,急著把音樂和名譽塞入積琪懷裡的所有人。

  世態炎涼

  能夠演奏

  人人都愛你

  不能夠演奏

  大家就不看不睬

  比起惡意的傷害。

  更難去反抗的是名譽、讚美和所愛之人的期待。

  逃不走時,是不是只有自我傷害?

  又有誰能看到不可理喻背後的掙紮?

  最終。

  被人看到的都是絢爛。

  寂寞只能留給自己。

  她那孤獨的美,可能也是你我的自況,電影就是會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等待被遇見。

  除了比煙花還寂寞的積琪,Sir知道,你還想去猜透更多謎一樣的人。

  有「酒樣人生」,有人類高質量男性女性浮世繪,還有相愛相殺的一對一私教……

  每一個人,都沒法被圈定。

  一個人,就可以是一個世界。

>三觀炸裂,親姐妹「分享」老公,到底是作還是真性情?

秦奮曬99億餘額真的嗎?王思聰好友秦奮是富二代嗎父母幹什麼的

尋夢園

《初戀那件小事》開機 全陣容曝光引發期待

尋夢園

蔡徐坤演唱會推遲,沒關係,因為你會來,所以我會等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