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院士談健康喝茶:一天、一年、一生都要遵循規律

  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 陳宗懋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劉仲華

  本報記者 李迪 嚴立新

  翻開中華歷史的篇章,每一頁都浸染著茶香。一片小小的茶葉,不僅承載著中國文化,還蘊含著健康之道。在我國,有兩位院士一直致力於研究茶葉,一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另一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生命時報》記者對兩位院士進行了專訪,共話茶健康。

  正在茶園工作的陳宗懋院士(左)、劉仲華院士(右)。

  我國茶文化經歷了「吃茶-飲茶-玩茶」的演變

  說起茶的起源和足跡,88歲的陳宗懋院士按照時間線向記者做了詳細介紹:「我國茶文化興於唐,盛於宋,發展至今,經歷了‘吃茶-飲茶-玩茶’的演變。」

  戰國時期,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彼時的茶葉還是一種藥用植物。春秋時期,人們把茶煮熟後加上調味料,作為蔬菜配飯食用。西漢辭賦家王褒的《僮約》記載:「烹荼盡具」「武陽買茶」,當時人們把茶用來烹煮飲品,並出現了專門的茶具,這也是飲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

  到唐朝,茶聖陸羽的《茶經》標誌著茶文化進入興盛時期,煮茶、煎茶、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茶成為一種家常飲品。唐朝人發明了蒸青制茶法,即把新鮮茶葉洗淨、蒸後制成茶餅烘幹,需要時就取一點來煮,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加點鹽,煮至水中微有聲,氣泡像魚眼;二沸,先舀出一瓢水,再放入茶末,煮至鍋邊氣泡像連珠;三沸即全沸,再加入二沸時舀出的水,便可飲茶湯、嚼茶葉。由於唐朝佛教文化鼎盛,當時的日本等國紛紛派遣唐使、留學生來學習,茶葉因氣味清香又提神醒腦,深受喜愛,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國門。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並將其發展到新的高度,專業的茶師、茶學評論、文學藝術作品紛紛湧現。宋朝人的飲茶方式稱為點茶和鬥茶:點茶即將研細後的茶末放在茶盞中,先沖入少許沸水點泡,把茶末調勻,然後慢慢註入沸水,用茶筅(一種調茶工具)去拂,調勻後即可飲用原汁原味的茶水;鬥茶則是為了評比茶的品質,當時在閩北最盛行,詩人范仲淹將其生動地描寫為「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茶被用作珍貴禮品送給外國使臣,中國茶道正式傳入日本,到現在日本盛行的茶道還是點茶法。

  明朝末年,荷蘭人將茶籽由澳門運銷到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一帶),再傳到英國等歐洲各地。陳宗懋院士介紹,在西元17世紀,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嗜茶如命」,她嫁給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的嫁妝中就有兩大箱茶葉,當時一些年長的大臣患有胃病,西醫無法治愈,凱瑟琳就嘗試調配了不同的茶葉給他們飲用,將病症全部治愈。茶葉的健康功效由此被英國上層社會廣泛推崇,並漸漸發展到平民百姓中,流傳出「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當時,英國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茶葉,財政壓力不小,於是便開始向中國輸出鴉片,成為鴉片戰爭背後的一個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人還將茶籽引入當時的殖民地印度、非洲種植,推進了飲茶的全球流行和茶文化傳播。

  到現代社會,無論中外,茶葉都已成為常見的健康飲品,且呈多元化發展。人們不僅日常泡茶、煮茶,還將茶嫩葉制成抹茶粉,加入到餅乾、冰淇淋等各種食物中,甚至很多人開始「玩茶」,比如養茶寵、拓展茶園旅遊等。

  茶健康成為科研熱點

  陳宗懋院士介紹,雖然人們很早就知道喝茶有益健康,但真正開始研究茶葉中的功能成分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當時,我國提出「回歸大自然」的口號,傳統中醫藥發展迎來契機,茶葉的健康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我每年至少可以看到800~1000篇關於茶葉與健康的研究報告。總結來看,喝綠茶至少有三大健康益處: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肥胖;預防癌症;預防老年癡呆。」

  劉仲華院士一直致力於茶和植物功能成分的利用研究,他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愈發深入地證實了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茶多糖等茶葉主要功能成分對人體健康的益處,比如延緩衰老、調節代謝(糖、脂質、蛋白質代謝)、減肥、調節腸道菌群、調節免疫、抗憂鬱、抗炎症、抗病毒抑菌、強壯骨骼等。概括來說,喝茶最有價值的三個核心健康屬性:延緩衰老、調節代謝、增強免疫,長期飲茶有助於身體素質全面提升。

  劉仲華院士說,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型茶葉功能成分被分離鑒定出來,現有茶葉活性成分也將有更多的新功能被挖掘,同時研究人員必將更清晰地揭示茶葉功能成分之間的多通路、多靶點協同或拮抗作用機制。但他也提醒:「盡管茶有很好的健康屬性,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藥品來看,更不能期待它包治百病。喝茶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感受茶的色香味帶來的愉悅心情,同時有效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況。」

  中國茶安全質量有保證

  很多消費者喜歡喝茶,卻也擔心茶葉農藥殘留問題。劉仲華院士說:「如今,消費者完全不用擔心茶葉安全問題,包括農殘、重金屬、有害生物等方面。」一方面,我國每年產茶近300萬噸,其中35萬噸左右出口,面臨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嚴苛的質量安全查驗,茶葉質量安全水平都過關。另一方面,根據市場監督部門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抽檢3萬多批茶葉的情況,綜合不合格率僅為0.3%~0.4%,其中屬於農殘問題的不到1/3,這意味著99.9%的茶農殘檢測是合格的。在檢測判定為農殘不合格的茶葉中,往往可能是水溶性農藥殘留超標。另外,我國消費者青睞高端春茶,春茶采收季節,茶園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較低,茶農使用農藥的可能性很低。

  劉仲華院士說,這一成就得益於國家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對茶葉質量安全的高度重視,將農殘和重金屬作為兩大關鍵安全隱患進行源頭防控。考慮到茶葉沖泡過程,水溶性農藥溶出的比例較高,農業農村部出臺標準,嚴禁茶農使用有毒有害的水溶性農藥。當前,茶農使用的農藥多是脂溶性農藥,沖泡時溶解度非常低。而且,國家允許使用的脂溶性農藥都是安全性高、半衰期短、殘留低的,消費者不用一談茶葉就擔心農殘安全問題。

  陳宗懋院士欣喜地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綠色防控技術可使種茶期間不用農藥或減少至少70%~80%的農藥用量,目前已推廣到近萬畝茶田。替代農藥的綠色防控方法主要有3種:1.不同害蟲喜歡不同波長的光源,可用狹波燈來誘殺害蟲、保護其天敵。2.雌蟲靠性資訊素吸引雄蟲交配,現在可以人工合成比雌蟲更具吸引力的「人工性資訊素」。每畝茶園放置4個4毫克的小裝置,大部分雄蟲會被吸引和捕殺。3.利用「植物語言」。茶在不同季節和狀態下會釋放不同氣味,形成植物語言,吸引不同害蟲。人工模擬害蟲喜歡的氣味,可將其吸引到特定地點產卵並捕殺。這一方法在浙江省紹興市禦茶村茶園成功應用,幾年下來總共抓到約70萬頭成蟲。

  近年來,陳宗懋院士又將視角聚焦到更細微、更嚴苛的茶葉質量問題。他注意到,有時茶葉質量還會受到環境污染物的影響。例如,茶葉烘幹依靠燒煤或燒柴,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大量蒽醌,飄到周圍茶田裡會造成污染;普通紙板箱因為價格便宜、使用方便,常用來運輸茶葉,造紙廠為提高出紙率會添加蒽醌,可能感染在茶葉上。於是,陳宗懋院士近期向農業農村部提交報告反映,希望推進茶用燃料和包裝的改革,讓茶葉質量安全再上一個臺階。

  一天、一年、一生,喝茶都要遵循規律

  陳宗懋院士長期生活在杭州,談及飲茶習慣,他說:「我平時喝綠茶更多一些。年輕時,我每天要泡四五杯茶,現在每天也要3杯。每杯茶大概用3克茶葉,添3次水或感覺味道淡了就倒掉。不過,胃腸不好的人少喝綠茶,可以多喝一些紅茶,對腸胃比較好。」

  劉仲華院士也分享了他的飲茶建議:

  六大茶類交替喝。六大茶類色香味上各有風格,健康屬性雖大體相同,但功能成分存在差異,交替著喝可以感受六大茶類的風味特性魅力,並將茶的健康價值全覆蓋。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白茶、黃茶屬於輕微發酵茶,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如果按照氧化、發酵程度由輕到重排序,依次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一排序基本符合中醫由涼到溫的順序。喝茶時可以遵循由輕氧化喝到重發酵的規律,比如一天之中,早上喝杯使人興奮度高的綠茶,讓人更有精神,晚上若吃的油膩,喝杯黑茶可輔助代謝;一年之中,夏天喝刺激性較大、相對涼性的綠茶、白茶去暑,冬天喝刺激性較小、相對溫性的紅茶、黑茶暖胃;一生之中,也要隨著年齡增大由輕氧化喝到重發酵:年輕時睡眠質量較好,喝杯咖啡因含量較高的綠茶,不會影響睡眠;晚年則往往「坐著打瞌睡,躺下睡不著」,如換成微生物發酵、咖啡因含量較低的黑茶,睡眠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當然,以上建議不是絕對的,需要考慮個人飲茶偏好和身體差異。

  每天9~10克,分三泡飲用。每天喝茶9~10克屬於中等量,可早中晚分3次沖泡。研究發現,茶的健康功效也有量效關係,希望通過飲茶獲得更多的保健裨益,建議適當提高飲茶量。

  「隔夜茶」不致癌,但不提倡喝。民間一直流傳「隔夜茶不能喝」,劉仲華院士說:「如果上午8點泡了一杯茶,下午4點能喝嗎?如果晚上10點泡了一杯茶,第二天早上6點還能喝嗎?都是間距8小時,前者多數人覺得能喝,後者為什麼不能喝?一杯茶泡久了,只是沒有剛開始泡時的香氣和鮮爽感了,但依然可以喝,不會威脅健康。」陳宗懋院士也指出,可能存在的致癌物「亞硝胺」經檢測完全不存在,但從衛生角度考慮,隔夜茶不提倡喝。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兩位院士談健康喝茶:一天、一年、一生都要遵循規律

全體市民,收下這份健康提示→

尋夢園

再說健康……

尋夢園

喝水時,一半熱水兌一半冷水,會對身體有危害嗎?越早知道越好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