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海洋之城》,王麗坤呼籲盡量少使用塑膠袋、吸管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由張翰、王麗坤主演的《海洋之城》正在江蘇衛視熱播。劇中,張翰扮演的丁凱、王麗坤扮演的「菜鳥」導遊天悅,就如同郵輪上的掌舵人和引領者,串聯起各色各樣的人生。日前,王麗坤接受媒體採訪,她在劇中首次扮演呆萌的「職場小白」,並且從天悅身上感悟到了單純、簡單與美好,「無論你遇到多少挫折、打擊,但只要永遠心存善意,最終回饋一定是美好的!」

  王麗坤首次扮演「職場小白」。

  職場「小白」:「傻」其實是「大智慧」

  從懷揣一沓子證書進入職場,到接連闖禍,人們印象中那個清雅淡定的王麗坤,在《海洋之城》裡完全變成了「惹事精」。當初正是天悅身上的這種簡單和積極向上,吸引著王麗坤第一次挑戰「職場小白」角色。在她看來,天悅的「傻」,只是面對新職業做事有些魯莽,學霸的她曾機智幫助國際刑警成功抓捕向慕德;在郵輪遭遇臺風準備改變航線去聖妮斯時,遊客情緒激動,天悅則耐心安撫遊客的情緒並用擴音器平息現實的混亂,讓大副丁凱有了跟旅客們解釋的機會。

  王麗坤在劇中是溫暖堅強的存在。

  在導演陳昆暉眼中,王麗坤在劇中的表演可以說「完全符合」劇本裡的那個「天悅」,「天悅剛開始是職場新人,有些觀眾以為她是‘傻白甜’,其實她是生存智慧或者是生存本能,從她的原生家庭就可以看出來,她需要忍。」

  王麗坤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天悅為了讓一個患有白血病的孩子能夠在最後的時光裡感受溫暖和幸福,成功發動整艘郵輪的人為孩子獻出愛心。「天悅就像一個永遠打不倒的小強,像小太陽般地存在。」王麗坤說,演員和角色之間也是有「緣分」的,可能天悅身上的純粹,正是她自身蘊含的特質,在《海洋之城》中同頻共振。

  戀愛觀:相互治愈,共同成長

  劇中,張翰飾演的丁凱和王麗坤飾演的天悅是一對兒歡喜冤家,天悅闖禍,丁凱托底。丁凱追求完美、果敢幹練,面對一臉無辜的天悅,卻變得束手無策。最新幾集,丁凱讓無家可歸的天悅住進自己的家裡,沒想到「請神容易送神難」,天悅先是打翻相框,接著拆了他的屋子、自作主張地在牆上作畫。

  丁凱願意讓天悅一步步走進自己的生活,是因為他明確地知道天悅有一顆善良的心,雖然惹麻煩,但都是出自對身邊人的關愛。愛是相互的,王麗坤表示,「兩人的愛情可以說是有夢,有愛,有堅持的兩個人、互相治愈的類型,彼此都會在對方身上看到很積極,很正面的一面,從而給自己一些鼓勵,也去溫暖對方。

  丁凱與天悅共同攜手到達彼岸,這也正是新時代年輕人的婚戀觀——不依賴不攀附,相互治愈、共同成長。正如導演陳昆暉所說,「丁凱與天悅成績的是平等的愛情。」

  王麗坤通過拍劇對海洋有了全新認知。

  新海洋認知:思考如何與海洋相處

  《海洋之城》濃烈的「海洋風」也是最初吸引王麗坤接下這部戲的原因——海洋文化和郵輪旅遊,這一切對自己既陌生又神秘。不僅如此,在真正上了郵輪之後,王麗坤還對海洋有了全新的認知。想起當時在郵輪上的拍攝,王麗坤坦言,一旦遇上風浪就會直接「邊吐邊拍」。因為拍攝常取景於船頭船尾,而這裡是晃動最大的地方,導致所有工作人員都暈船。船搖晃得厲害時,人根本沒有辦法很平穩地站立,夜裡有風浪的時候還經常半夜被晃醒,「但是後來慢慢就習慣了,就當睡在搖籃裡一樣吧。」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拍戲,對王麗坤而言也是從未有過的體驗,「吃住在船上,拍攝在船上,收工了以後就直接回到船上的房間,而不是像別的戲回酒店,感覺自己完全融入到戲的狀態裡,有很強的代入感。」

  這一段在海上拍攝的經歷,對於王麗坤來說,除了讓她體驗到角色溫暖,更讓她收獲了對於海洋的全新認識。有時候站在海上那一刻,王麗坤真切地感到自己的渺小,浩瀚蔚藍的大海完全是地球贈予我們的一份禮物。對大海的那種「保護欲」會在心裡油然而生,而並不需要別人來「教育」,「塑膠制品對海洋的污染是非常嚴重,我們需要好好想想怎麼去跟大海相處。」同時,王麗坤還表示自己更會身體力行地去做一些保護海洋的事情,比如盡量少使用塑膠袋、吸管。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

  來源:新京報

>演完《海洋之城》,王麗坤呼籲盡量少使用塑膠袋、吸管

《我不能戀愛》先導片滿屏粉紅色,許魏洲嫌棄喬欣,表情亮了

尋夢園

南仁東放棄300倍薪資回國造天眼:FAST有一點瑕疵,我們對不起國家

尋夢園

《雪中悍刀行》徐鳳年為什麼兩次下江湖?他為了誰?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