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在海這邊》給年輕人潑冷水!真實的留學生活比你想像的要苦

  

  新中國成立後,一共出現了兩次歸國潮。

  第一個熱潮是1948年~1957年,海外知識分子紛紛回國,他們大部分人內心有著強烈的使命感,愛國情懷和報國志向占主要內在。從1978年到2018年,我國先後派出140多萬留學生,回國率卻不到三成。

  第二個熱潮是近十年,據教育部公布的留學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365.14萬人在選擇回國發展,占完成學業群體84.46%。以金融業為例,北京的銀行幾乎接近一半的新晉職員有研究生留學背景。在中國日益強大的今天,海外留學生群回國創業發展已經是趨勢。

  正在江蘇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夢在海這邊》講述了我們這一代人在海外留學的經歷,它將中國人的情感狀態和現實處境真實的展現出來。該劇不只是關於理想和愛情的故事,也不僅僅著重是創業夢想的勵志,是中國留學生進入異鄉之後,他們的情感、生活方式發生諸多變化,這些諸多變化又通過劇情中的細節體現出來,當觀眾看到為了學業生活費奔波時,大多數人會覺得這些人就真實存在身邊,也會產生感同深受的感覺。

  《夢在海這邊》被稱為是一部具有現實題材感的勵志劇。它沒有為了實現「夢想」的概念去設置大量的人物光環,而是立足於描寫小人物的現狀,聚焦他們的內心訴求,關註影響人物命運的每一個細節。

  可以說它審視了所有人對身份缺失的恐懼和焦慮,以引發觀眾對人物的思考。比如,開集中瑪麗安和小青關於中醫互懟的話題,以化學生物為實踐標準的教授三連發質問「中醫的科學依據在哪裡」,小青簽不上來,只能以哲學的邏輯辯駁中藥是有助力人的身體的。這裡反映出來的不僅僅是師生問題,也不單單指的是小青的遭遇,所有的中國人可能都會遭遇像小青一樣的困境,即:「當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如何得到全世界的認可,當下怎麼調整、融合。」

  劇中出現的每個留學生、場影和描述的事件如同一面鏡子,吸引著觀眾的眼球,或多或少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小青帶著中醫夢出國學習,本想闖出一片天,但生活不像她想像的那麼美好。助教資格被剝奪、科研學習能力遭到質疑,總是被房東擠兌、和外國同學的思維方式有差距,物價高的嚇人,經濟太難導致分手等各種突如其如的變故讓四個留學生清醒起來。導演似乎也在有意潑觀眾的冷水,出國不是鍍鑫,是煉獄。其實相比於劇情,真實的留學生活要更苦一些,有的普通家庭出去的留學生會刷盤子、理髮、賣電話卡等,做各種兼職攢學費;還有人為了賺生活費耽誤了學業,大部分人依賴的是家裡辛辛苦苦的血汗錢。

  電視劇在描述留學生生活的同時,也採用了逆向思維,它從歪果仁看中國人的角度出發,重新定義中國留學生的生活,讓觀眾感受到更原生態的評論觀。

  旅行社的白人跟十一說:「你們中國人個個都不一樣,肖戰嚴肅認真像個德國人,艾薇浪漫多情像個法國人,而你的斤斤計較像個中國人。

  古怪且難以捉摸的瑪麗安因為其他三名同學和小青的論文都在圍繞一個核心數據論點,取消了小青的考試資格。」瑪麗安教授不僅認為中醫是上個世紀落後的產物,可笑的時她對中國的印象還留停在滿清時代。

  電視劇沒有用雞湯的說教和生硬的熱血去大塊定義「中國人」。你所見到的,就是真實的語言。相反,它還帶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比如在第六集中,艾薇姑父姑母的價值觀真是毀三觀。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一次又一次鼓動艾薇去接近有錢人。這種赤裸裸的誘惑和威脅下,艾薇的選擇就不禁讓人擔心起來。相信很多觀眾看到這兒,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回國留學生的每年呈持續遞增比例。

  仔細揣摩這部劇,你就會發現《夢在海這邊》的主題指向標慢慢浮出了「歸來」的主題。

  抱團取暖、勵志奮進這些關鍵字當然是片名的初衷,但我們獲得更多的是從劇情中感受到最真實生活氣息,在對片中的人物註入情感的同時理性思考:「為什麼要留學」這一課題。她們究竟最後會選擇「在什麼地方俯瞰?在什麼地方紮根?」。相信很快就會在劇中得到答案。

  社會的腳步是不太可能一成不變的,《夢在海這邊》不僅是對這個時代年輕人出國夢的一個梳理,也是對這批留學生命運的再理解和回望,相信勢必也會影響未來一代新人的選擇。

>《夢在海這邊》給年輕人潑冷水!真實的留學生活比你想像的要苦

作為海乘如何看待《海洋之城》

尋夢園

《清平樂》大結局李瑋成最大贏家,根本沒什麼癡心漢,套路滿滿

尋夢園

《清平樂》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在歷史中有多慘?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