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暖身、羊肉驅寒,這些說法真的靠譜嗎?

  又到了天寒地凍的季節

  我們總希望自己的身體不懼風雪

  可以一直保持是熱熱的

  

  

  於是就有了很多關於暖身驅寒的說法

  比如「喝杯酒,暖暖身子」

  「吃塊羊肉,驅驅寒」

  這些說法真的有效嗎?

  

  

  

  喝酒不能禦寒,可能會越喝越寒

  

  我們經常會聽到「喝酒禦寒」的說法,其實是「真發熱,假禦寒」

  

  飲酒之後確實會有發熱的感覺,酒精進入血管後就會導致毛細血管的擴張,身體表面散熱會增加,讓人有發熱的感覺。

  

  

  但實際上,體表與外界頻繁的熱量交換帶走了機體本身的熱量,而且過量酒精會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從而導致熱量散失過多。

  

  熱量散發到體表的同時,也以很快的速度散發到空氣中,體內的能量儲備逐漸流失,很快寒意就來了。

  

  所以飲酒不能禦寒,甚至是越喝越寒。

  

  

  

  吃羊肉驅寒是錯誤,豬肉牛肉也可以

  

  羊肉驅寒這一說法非常常見,人們也確實反饋吃完羊肉身子會暖暖的,難道這是假的?

  

  首先我們先說說食物熱效這個概念:當我們在消化吸收食物的過程中造成的熱量額外的損失,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於體溫升高。

  

  

  從這一角度來說,攝入像羊肉這樣的高蛋白食物,確實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更容易發熱。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常見的烹飪羊肉的方法,比如燉羊肉、羊肉火鍋等,感覺到熱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在烹飪羊肉時加入的辣椒、花椒等調味料影響了人體溫度中樞。

  

  同時我們在喝羊肉湯時熱水的溫度,也會讓血液循環提高,帶來體溫增加的感覺。

  

  

  事實上,像豬肉、牛肉等同樣富含蛋白質的肉類,用同樣的食用方式我們也會感到體溫上升。

  

  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據證明羊肉有讓人持續產熱的功效,因此從本質上來看,只要熱量補充是充足的,吃什麼都能讓你暖和。

  

  

  

  日常保持好習慣,冬天再也不怕寒

  

  01 穿合適厚度的衣服

  機體是個龐雜的結構,有體溫調節系統來根據外界的溫度調控我們的體溫。

  

  多穿衣服雖然能起到隔熱的作用,但是從生理學角度來看,過多的衣服反而可能會抑制機體的體溫調節能力,削弱人體本來的禦寒能力。

  

  所以出門穿上合適厚度的衣服,戴帽子,圍圍巾,每個部位做好保護即可。

  

  

  02 飲食要溫熱

  多喝熱水,多吃溫熱的食物。因為冬天天氣寒冷,相比於生冷的食物,溫熱的食物減少了對胃腸道的刺激,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機體更好地保證體溫平衡。

  

  03 習慣要養好

  在睡前可以泡泡腳,促進足部血液循環,保暖的同時還能促眠。洗頭後一定要吹幹,不能濕發入睡。

  

  

  04 運動要堅持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一些運動,強健身體增強免疫力的同時還能禦寒,畢竟運動才是真的產熱動力。

>喝酒暖身、羊肉驅寒,這些說法真的靠譜嗎?

常吃花生會升血糖?提醒:4種食物可能會有傷胰島,建議盡量少吃

尋夢園

人體健康有8大標準,全部符合的人不多,快對比看看吧

尋夢園

早晨的第一杯水,到底怎麼喝才算健康?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