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亮!劇場版《閃光少女》播出,拍出了我們熟悉的校園生活

  提起那些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閃光少女》絕對排得上一號。

  這部電影為宣發公司做了一個反面教材,前期能踩的雷沒一個落下的,不管是名字還是宣發海報都透露出一股濃濃的「勸退風」。

  海報感覺像是一群巴拉啦小魔仙在群魔亂舞,讓人瞬間對影片的興趣下降到零點。

  硬要評價一下的話,就是三個字:

  辣眼睛。

  但如果你有去看過這部電影,你就會推翻之前的所有印象,直接被這部電影的活力和創意所折服。

  豆瓣上它的評分也有7.3,評分人數接近20萬,作為一部青春片算是不錯了。

  但是這部影片的票房表現對不起這樣的口碑,內地票房僅有6500萬

  最後宣發主動出來背鍋,排排跪集體致歉,請求大家不要因為片名海報而錯過這部影片,才換回了排片量的上漲。

  雖然賣慘可恥,但《閃光少女》確實是被宣發耽誤慘了的一部影片。

  而這部電影在19年也改編成了電視劇,依然啟用了電影的原版主創團隊,將故事再次進行了升級擴充。

  曾經錯過影片的同學,這次不要再被片名騙了,錯過這一部好劇——

  《閃光少女》

  劇版《閃光少女》依然由電影版的導演王冉、編劇鮑鯨鯨兩人攜手打造。

  由於主創團隊還是原汁原味,所以在劇情故事這方面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依然十分精彩有趣,能讓你感到眼前一亮。

  從主線上,劇版和影版其實差不了多少,音樂附中裡學民樂女主角陳驚暗戀的學西洋樂的校草,卻遭到了校草的嘲笑,為了證明自己,陳驚聯手502宿舍的女孩組成了民樂隊,與西洋樂隊上演了一場決鬥。

  但除了主線劇情外,劇版《閃光少女》也擺脫了影版的時長限制,有了更多時間和空間來發揮各種支線劇情。

  比如劇版中出現的徐櫻,因為少白頭而被同學嘲笑排擠。

  可能很多宿舍都有過那種小團體,故意孤立其中一個人,徐櫻的宿舍就是這樣,明明學校要求宿舍四人一起的活動,另外三個人卻故意冷落她,形成了一個小團體然後丟下她一個看她出醜。

  雖然沒有言語暴力,但這種冷暴力也讓人毛骨悚然,就像劇中徐櫻常常看的那本漫畫書裡的臺詞:

  「他們沒有勸我去死,只是善意地提醒我不需要活下去了。」

  而劇版中新加入的另一人物馮安宇則是個大明星,因為常常被吐糟演技不行太小鮮肉而倍感挫折,整天抱著一顆樹尋求安慰。

  喝醉了後吐槽自己拍的戲,一本劇本6個編劇,劇情亂七八糟,拍情侶的戀愛戲碼,連女演員都不在,讓他對著空氣演。

  到了要拍吻戲實在是沒有女演員不行了的時候,導演竟然拉著自己的小姨子過來充當臨時演員。

  (這段話的彈幕觀眾也是盡力在艾特某部電視劇了23333)

  通過發展主角身邊的多條支線,劇版《閃光少女》在講述主線劇情的同時,也講述著社會的多面性,在故事內容上會比影版豐富不少。

  劇中對於校園生活的刻畫非常寫實,第一集開場就來了個學生時代人人聞風喪膽的「宿舍突擊檢查」。

  一句「敵軍還有5秒到達戰場」拉響警報,宿舍亂成一團,每個人都在急著藏宿舍違禁品。

  女生們吹風機燙髮棒小風扇掛了一身,還有少女帶著自己愛豆的抱枕私奔,堪比大型逃難現場。

  男生們了解檢查順序,互相打配合,低樓層的鍋碗瓢盆裝在大箱子裡搬到了高樓層宿舍,小手段層出不窮。

  卻被沒想到老師的查寢手段也在升級強化,一句「我們今天從上往下查」頓時讓學生們叫苦連天。

  而老師們查手機的方式也非常新穎,晚自習站教室後門偷看,表面上學生都在奮筆疾書,老實地寫著作業。

  燈一關,教室裡都是手機的燈光,誰是認真在看書誰是拿著書做掩護,一秒暴露。

  有這麼機智的老師,同學們真是太難了~

  而作為學生辛酸排行榜前五,食堂飯菜永遠是槽點滿滿。

  菜牌上色香味俱全,打在盤子裡的卻總是讓人不忍直視的暗黑料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簡直不能太明顯。

  暴脾氣的颯哥下不了口,拿著飯就要去倒掉,卻被食堂大媽攔下指責浪費可恥。

  颯哥火了,一句別出新意的吐槽讓人忍不住噴飯:

  「浪費可恥?你們把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做這麼難吃,還有臉說我們可恥?!」

  颯哥這個人物真的是全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了,歪理一套一套的,吹起牛皮來也不用打草稿,關鍵你還找不出他話裡有什麼毛病,完全就是個人才。

  《閃光少女》裡的金句有99.9%以上都出自這哥們嘴裡,列幾個例子給大家聽聽。

  男主因為顏值不高而不敢追女主時,颯哥貼心安慰:

  「枯藤老樹昏鴉,冷氣機wifi西瓜,午飯有魚有肉,你醜沒事她瞎。和諧社會,什麼都有的談,不要輕言放棄嘛~」

  颯哥傳授男主追女生技巧,男主怕太冒險,颯哥長嘆一口氣,拿著鏡子攬過男主的肩語重心長:

  「這樣的我們,活著就是冒險,還分哪天?」

  分分鐘都能讓人笑劈叉,颯哥就是我的快樂源泉,我的追劇動力啊!

  但劇版中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最直觀的就是畫面的質感和電影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記得電影版開頭的那個長鏡頭,從學校大門跟到音樂教室,畫面帶著復古的黃色調,琴房裡的文藝氣息和建築的年代感撲面而來,讓人瞬間走進了故事中的音樂附中。

  劇版的畫面則偏白,反而沒了影版的那種細膩柔情。

  演員打光也打得太狠,每個人身上都套了一層美圖秀秀。

  最可怕的就是劇版中的校草了,任何出現他的鏡頭都像是開啟了十級美顏,磨皮磨得親媽都快不認識了。

  演員的選角和造型也是網友集中吐槽的點之一。

  影版的千指大人臉型削瘦,長年帶著假髮,雖然冷酷但卡姿蘭大眼睛還是比較靈動的,又美又帥。

  劇版的千指大人對比起來就有點太過普通了。

  短髮造型比較老式,眼神也顯得呆板無力,那種酷勁馬上就少了一半。

  同樣,飾演女主姐姐的演員也有點差強人意。

  說話的時候就沒有一點表情,感覺眼神都沒有焦距,像在放空一樣,整個人都顯得比較死板。

  但即使畫面質感和演員上有很多讓人不滿意的點,劇版《閃光少女》仍然出色地抓住了電影裡的那種青春勢頭。

  徐櫻因為頭髮少年白而受到排擠,因此總是帶著帽子。

  但老師明知道徐櫻被排擠的原因,卻還是讓她在全體學生面前脫掉帽子考試,導致徐櫻被排擠得更加厲害。

  看不過去的千指大人和朋友們直接和徐櫻一起帶著張揚的假髮去考場,在同學嘲笑徐櫻時,她們站出來脫下了頭上的帽子露出假髮,用這種方式來對那些霸凌徐櫻的人做著無聲的反抗。

  盡管行為中二到不行,但看到這一幕時我真的一陣感動!

  就像劇中千指大人的那一句:

  「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很殘酷的,大人保護不了的,就自保。」

  有些心酸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並體會不到,只有同樣是少年的他們才能深刻感受,也只有他們才會用那麼中二的方式地去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出頭。

  而作為青春期的重要一環,《閃光少女》裡也講述了少年們的愛戀。

  女主暗戀校草,卻被校草嘲諷,男主暗戀女主,卻無法表白,換在《小時代》《左耳》式的電影裡,這樣的感情線足夠扯出一堆虐戀抓馬的大戲。

  但在《閃光少女》沒有。

  暗戀中的男孩女孩們小心翼翼,雖然也有失落的時候,但並沒有沉悶在一種悲哀的色調之中,而是輕盈的,溫潤的。

  即使受到挫折、遭遇失戀,也不會絕望到撕心裂肺,分分鐘就想結束人生,而是在朋友的陪伴安慰、亦或是打趣調侃中慢慢走出,重新展開笑容。

  這個青春才是我們熟悉的,或者我們曾經過的那個青春,天真莽撞,肆意張揚。

  總體來說,劇版《閃光少女》和電影版雖然在質感上有著不小差距,但在劇情上卻不比影版遜色,故事豐富有趣,角色塑造形象生動。

  劇中那些查寢、老師晚自修站後門、吐槽食堂飯菜的校園生活細節更是真實到讓我覺得導演是不是窺探過我的生活。

  

  但如今劇版的遭遇好像也不容樂觀,關註度依舊很低,播出12集了豆瓣還沒亮分。

  筆者只想說,對於許多年輕觀眾而言,劇場版《閃光少女》還是值得一看的,相信它會讓你回憶起那個屬於你的美好青春~

  青石電影編輯部丨Leslie

>眼前一亮!劇場版《閃光少女》播出,拍出了我們熟悉的校園生活

忘羨現代向(從結婚開始戀愛33)

尋夢園

28歲那年相親,我遇到不完美卻真實的他,並得到了平凡的幸福

尋夢園

看完《我的刺蝟女孩》有何感想?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