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八大黑幕,《獵狐》都有跡可循,瑞幸22億排不進前十!

  操縱股市、集資詐騙、股評人炒作……這部跨國追逃經偵題材劇《獵狐》挺敢拍的,但現實生活中A股的真實案例,驚人程度比起電視劇更有甚之,就連前段時間震動全球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都排不上黑幕的前10。

  今天我們就整理了一下,中國A股史上的八大黑幕,《獵狐》究竟拍出了幾成?

  從疫苗到扇貝,都是美麗的泡沫?

  案例1:瘋狂的疫苗:重慶啤酒事件

  《獵狐》裡,有這麼一個橋段:克瑞為了抬高股價,找到媒體發布虛假消息,謊稱疫苗研發成功。

  已經有明眼人看出,這一段和現實中”妖股”重慶啤酒非常類似。

  電視劇裡是克瑞依靠”肝克淨”的消息迎來一通暴漲,現實生活中,重慶啤酒正是憑借”乙肝”疫苗概念開始瘋狂A股之旅。

  1998年,上市不久的重啤手握從股市募集的巨額資金,四處尋找適合的收購項目。經人介紹,第三軍醫大學吳玉章教授主導的”治療用(多肽)乙型肝炎疫苗”進入視野。自此,長達13年的資本故事由此開始。

  因乙肝疫苗概念,股價已經完全脫離了一個啤酒股的想像,從2005年的最低點6.45元/股,2011年最高漲至83.12元/股。在重慶啤酒與疫苗持續13年的故事中,眾多機構參與其中,配合不斷放出的疫苗進展消息,一撥撥莊家完成擊鼓傳花,這人為操縱的痕跡,是不是和電視劇中神似?

  更為神似的是,劇中”肝克淨”開發失敗,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市場用來迎接這個消息的是延續9個跌停,欣賞下這詭異的曲線圖↓

  粗略估算,300億市值灰飛煙滅。此時,大多數機構和遊資早已通過前期暴漲賺得盆滿缽滿全身而退,多少小散成了接盤俠?

  案例2:獐子島的”貝殼劫”

  和傳說中的疫苗一樣,像鏡中花水中月的還有獐子島的扇貝。不知道地球上生活最艱難的生物是什麼,反正在資本市場,是扇貝。

  今年初,獐子島公告稱,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原因便是”公司海洋牧場底播蝦夷扇貝再次發生重大自然災害”。

  去年11月11日,獐子島已經發公告打過”預防針”。當時它發布公告稱,根據已完成的近半數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結果,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占80%以上,至於死亡原因——”未知”。公告發布次日,獐子島應聲跌停,第三日,再跌六個點。

  兩天之內16%的下跌讓獐子島市值大幅蒸發。但翻翻微博評論,大家對獐子島突然死亡這種事,反而有了一點不意外的感覺。

  為什麼網友是這樣的反應?

  因為,獐子島的扇貝集體出現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告稱遇到幾十年未遇到的冷水團,100多萬畝當時即將進入收獲期的扇貝絕收。此事也被戲稱為”扇貝跑了”,那一年,獐子島巨虧11.89億。2018年,類似的故事再次發生:獐子島年報中稱,海洋牧場遭受重大災害,扇貝長期處於饑餓狀態,換則言之,這次是”扇貝餓死了”。

  每次扇貝的意外死亡,背後都是一眾股民的叫苦不迭,”活要見扇貝,死要見貝殼”也成了無奈股民的一句嗟嘆。

  花哨”重組”做幌,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案例3:銀廣廈財務造假案

  回到《獵狐》,疫苗的泡泡吹完了,接下來怎麼辦?

  克瑞祭出改組大法。王柏林主動宣布新藥研發失敗,引咎辭職,背地則是依靠郝小強找到了馬建設,讓他名義上擔任新高科的董事長。

  年輕的一點的股民可能還不知道當年的銀廣廈,但很多老股民應該記憶猶新。1994年6月上市的銀廣夏公司,曾因其驕人的業績和誘人的前景而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2000 年,它全年漲幅高居深滬兩市第一。

  這般風頭無兩,正如《獵狐》中的克瑞。後來,銀廣廈被曝財務造假,迎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十五個跌停。

  和片中的克瑞一樣,它的自救大法便是”重組”。歷經幾番失敗,2015年終獲過會,如今仍換了個”馬甲”,依舊留在了A股市場。

  案例4:樂視網泥潭

  但不是每個身陷泥潭的股票都有這般境遇。曾經的創業板明星股樂視網,當年以千億市值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業板龍頭。

  但是,隨著老板賈躍亭近年來爆發的一系列財務危機,樂視網風光不再,股價從復權價最高44.72到目前最低價1.65,瀕臨”退市”邊緣,似乎已經難逃命運。

  有名人背書,”割韭菜”起來更加”快準狠”?

  案例5:“私募一哥”徐翔

  在《獵狐》中,還對”割韭菜”一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詮釋——劇中”股神”郝小強和克瑞控制人的一番對話,在網上流傳很廣。

  這樣的操作手法,讓人不由得想起之前的”私募一哥”徐翔。

  江湖上處處流傳著他的傳說,他旗下的澤熙投資,也被稱為”私募第一基金”。剛才前面提到的案例一二重慶啤酒和獐子島,背後都有著徐翔參與的影子。甚至到後來,徐翔本人在資本市場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明星效應”:有些股票,打著”徐翔買入””澤熙買入”的燈號,大肆忽悠小散進去接盤。

  這樣一個明星級基金經理,卻異常神秘低調。流傳最廣的照片居然是自己被捕時的樣子:2015年,他因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資訊,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被捕。不知道《獵狐》中這位”股神”,最終又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

  案例6:小燕子夫婦化身”蛇吞象”

  當然,資本市場從不缺明星。其他領域的公眾人物,在股市也留下了許多”傳說”。因為收購事件被禁入A股市場的趙薇夫婦,便是一個例子。

  當年,這對夫婦成立了龍薇傳媒的收購公司,準備收購萬家文化。收購並不稀奇,明星也確有資本,但稀奇的是,他們成立的這家公司註冊資本只有200萬,籌備資金6000萬,要收購的萬家文化,卻市值數十億。

  有人形象地形容為 “小燕子化身蛇吞象”,事件引發了證監會的高度關註。最後趙薇方面退出收購,但此前因為”小燕子要收購萬家文化”的消息而買入股票的股民,最終賠得血本無歸。說到這裡,不免有觀眾表示,讓曾”親身經歷”的小燕子來演這部劇,再合適不過!

  不可否認,公眾人物往往擁有更多社會資源,但利用這種資源和自身影響力來”割韭菜”,是否應該得到更多懲罰?

  300噸重的人民幣,說沒就沒了

  案例7:”光大烏龍指”事件

  《獵狐》劇中還有這麼一個橋段,客戶要證券公司職員於小卉購入1萬股,結果她的小手一抖,少輸了一個0,隻買入了1000股。

  看到這裡是不是啞然失笑?但你可能想不到,這樣極度”不職業”的故事,現實A股中真的出現過,影響力也要大上N個量級。

  ”光大烏龍指”事件發生在2013年,交易日中午出現大盤大幅度拉升,很多股票瞬間漲停,大盤一分鐘內漲幅也超過五個點。

  這意味著什麼?很多小散都瞬間懵圈,四處打聽是不是有什麼超常規利好。

  沒想到,下午2點,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自家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業務員操作時下單按鍵按錯了,小手一抖,原本7000萬股按成了7000萬手,增加了100倍的量。

  嘿,股市小白都不會犯的錯,你們資深從業人員反而手滑了?

  次日,光大證券意料之中迎來跌停。最後,還收到了證監會巨額罰單。

  案例八:康美藥業”烏龍帳”

  ”烏龍指”之外還有”烏龍帳”。2018年12月28日,康美藥業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市場質疑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消息一出,康美藥業封死跌停板。

  邏輯很簡單:當時康美藥業披露的財務資訊顯示,公司帳面有著巨額閒置資金,達到399億,銀行卻有347億貸款未清。為什麼有閒錢不還債,寧可支付高額財務成本?

  2019年4月29日,康美藥業發布《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宣布2017年年報中的”部分數據錯誤”,原因是”會計差錯”,帳上那299.44億,修正”差錯”之後就沒了。

  有人曾經估計過,這出”會計差錯”所導致的資金若按百元人民幣這算,得有300噸——這真是會計不可承受之重啊。

  而在今早,#滬深300交易系統出故障#上了熱搜,點開一看也像於小卉一樣輸錯了交易數據!

  網友直呼:跟獵狐裡的情節一模一樣!

  《獵狐》不僅在尺度上敢於突破,把股市黑幕搬上銀幕、還能神預言!真的細思極恐……

  不知道後續劇情裡還能展現哪些有名的黑幕事件?拭目以待。

>中國股市的八大黑幕,《獵狐》都有跡可循,瑞幸22億排不進前十!

小希媽媽同意了蔣正寒和小希登記結婚,並參加了他倆的婚禮#互粉

尋夢園

《斛珠夫人》:這三個人對海市的好,比師父方諸強多了

尋夢園

冷立威被龍天羽逼問,無意中暴露留在冷家原因,並不是為了冷念之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