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綏靖政策到北非獵狐:英國在二戰中為何會有著差異巨大的表現?

  

  「在我的長期政治經歷中,我曾經擔任過國家的大部分重要職務,但我毫不遲疑地承認,我目前擔任的職務是我最喜愛的。權力,如果被用來對同胞作威作福,或者用來增加個人的虛榮,就應該被認為是卑鄙的,但是,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當一個人相信自己知道應當發布何種號令的時候,執掌權力就是一件幸事。在任何活動範圍內,第一號職位同第二號、第三號或第四號職位是無法相比的。除第一號人物之外,所有其他的人的職責和問題是迥然不同的,而且在許多方面是比較艱難的。」

  01.

  關於這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德意志第三帝國確實如同風卷殘雲,金戈鐵馬,鐵蹄踐踏之處可以說沒有人不投降臣服,可是隨著戰爭的不斷進行,攻守易形,戰場局勢發生了轉換,進攻和防守的方面很快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在戰爭初期的主角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話,那麼在戰爭進行到這個時候,戰場上的主角自然也就變成了歐洲其他國家,尤其是英國

  ▲丘吉爾舊照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直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沒有美國人在戰爭後期參加到了戰場當中去,英國人會願意啟動自己的重返歐洲攻勢嗎?我想結果一定是否定的,因為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定位就是一隻離岸平衡手,極端的現實主義外交政策讓英國人的形象非常具體,也就是我們一直所說的叫做無利不起早,英國人從一開始就不想和德國人狹路相逢,正面開戰,也就是英國首相張伯倫一直所做的事情,那就是綏靖政策,可是英國人沒有想到的是德國人心中的烈火會把整個世界全部都燃燒起來,這一點顯然是出乎英國人的意料的。

  ▲二戰德國軍隊

  在戰爭開始階段,英國人的頭腦裡計算出了比較龐雜的博弈關係,英國人最擔心的並不是德國人會把自己打敗,這個時候英國畢竟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英國人最為擔心的事情叫做消耗,英國人擔心一旦和德國當面鑼對面鼓的開戰,那麼自己的實力會受到非常大的消耗,這種消耗顯然是英國人非常擔心的。

  ▲英國首相張伯倫舊照

  英國人看到了如果在和德國人的戰爭中過多地消耗了自己的國力,這種消耗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是自己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在這個時期,倫敦和紐約究竟誰才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最為重要的金融中心的爭奪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整個英國都一心想著該如何面對美國人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就更別提德國人在戰場上的壓力了。

  02.

  如果說英國這個時候放棄了自己和美國人的競爭的話,直接去戰場上面對德國軍隊,那麼倫敦和紐約之間的競爭就不用再說了,紐約將會毫不猶豫地擊敗英國,英國人一旦在這次競爭中輸給了美國人,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是整個英國最引以為傲,賴以生存的日不落體系會在轉瞬之間土崩瓦解,整個世界體系的瓦解帶來的必將是英國朝著不可挽回的地步滑落下去

  ▲倫敦街景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能夠促使英國人加入到戰場的並不是德國人的步步緊逼,兇相畢露,而是美國人也參與到這一場世界大戰當中,如果說美國人不參與到這場世界大戰,英國人也將會按兵不動,英國人對於保存自己的實力這一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的計算。這樣一個問題就會應運而生,那就是為什麼英國人如此不願意出兵,但還是出兵北非戰場了,甚至蒙哥馬利還在北非戰場上成功獵狐,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沙漠之狐」隆美爾,道理非常簡單,說得直白一些就還是要回歸到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那一句傳世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蒙哥馬利舊照

  英國人之所以願意出兵北非,在北非戰場上投入大量的人力還有物理,那就是因為在北非戰場上英國人有著自己的利益他們才會這麼做,北非一直都有著非常大的殖民利益,這些利益是英國人一直都不願意失去的。

  03.

  如果這個還比較抽象沒有說服力的話,可以看一看英國人的態度對比,那就是英國人不願意失去自己在北非戰場上的利益,在北非可以說是作戰積極勇敢,非常積極,和綏靖政策的時期完全就不是一個國家,但是英國人對於和自己近在咫尺的法國,可以說是眼睜睜地看著法國人被擊潰,英國人甚至還有一些幸災樂禍,英國人對於法國一直是置之不理,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英國人在面臨著一場戰爭時候的微妙態度了。

  ▲法國戰敗舊照▲法國戰敗舊照

  從這一場世界大戰的總態勢上來看的話,英國軍隊不論是如何做事,如何做出自己的反映,最終的結局都是英國人將不可避免的消耗自己的實力,即使是英國人已經想了無數辦法來避免自己實力上的消耗,但是這種消耗確確實實是不可避免的,最終這種對於國力的透支和消耗也讓英國最為依賴的日不落體系土崩瓦解,英國在預知到自己將要走向衰落的時候無力回天,還是一步又一步地走上了下坡路,這是歷史的必然,這一點也是毫無爭議的。

  ▲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現代繪)

  因為英國人的掠奪殖民地的經濟體系讓英國人只能不停地向外擴張,可是全世界的殖民地數量是有限的,早晚都會遇到瓶頸期,一旦沒有新的殖民地掠奪,英國的經濟指數和增長速度就會飛速下滑,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英國一步一步衰落的內在矛盾,而且英國人的國運也許就到此為止了,德國人一步一步挑起兩次世界大戰,把英國僅存的家底都耗光了,衰落也就是必然的了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漫長的一天》

>從綏靖政策到北非獵狐:英國在二戰中為何會有著差異巨大的表現?

《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三部原創華語劇看點在哪

尋夢園

《初戀了那麼多年》直女熊伊凡倒追男神,笑料不斷

尋夢園

婚姻中四種男人不能嫁,誰嫁誰苦命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