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全程跟拍,兩天一晚2000元,輕奢露營收割中產家庭的娃?

  文|AI財經社 李逗 薛永瑋

  編輯|孫靜

  親子露營的輕奢自成一派

  在北京五環附近,你很少能見到這樣的地方:一棟棟高樓還是鋼筋混凝土的狀態,馬路上塵土飛揚。駕齡十七年的司機王師傅順著導航,幾經確認後鑽入一條臨河的土路。道路兩旁林立著農耕文明的印記——大片玉米地。

  得知乘客是要去露營後,王師傅反覆確認了幾遍,「什麼?露營?是在草地過一夜那種嗎?挺有情調,別喂蚊子就行!」

  計程車停在了東壩附近的一片園區。在這裡,終於出現了和剛才玉米地截然不同的人類活動跡象——草坪,一輛又一輛私家車。

  章瑤一家是其中之一。她家屬於典型中產,房子買在朝陽公園附近,夫妻雙方都有體面的工作,兩個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六歲。十一假期前,學校通知不建議學生和家長出京,但她又不願意讓孩子在家裡閒著或者彼此吵鬧,還總想讓他們學點什麼。於是,這個不用帶娃去郊區「放電」的露營項目吸引了章瑤。

  與小紅書上幾十萬條圍繞都市年輕人的ins風、日式風的精致露營相比,親子露營的「輕奢」自成一派。

  「終於能解放了」,章瑤癱在帳篷外的長椅上,安心地玩著手機。這是十一假期的第二天,章瑤和孩子們一抵達營地,孩子就被營地工作人員組織起來,去體驗蹦蹦床、劈柴、地壺球等遊戲項目。

  在這裡,不僅不用操心孩子,吃住也都不用她操心:帳篷是營地方定制的,早已經搭建完畢。帳篷很大,剛好能容納一家四口,裡面的燈具、桌子等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冷氣機。入住者只需要自帶牙刷等一次性用品,「洗澡也可以解決,但是只有冷水,還是不夠方便。」

  蹦床上,孩子們時而大笑、時而尖叫,在蹦蹦床上黏成一團。一會,笑聲變小了,孩子們是被帶去進行下一個項目,為了方便家長們收藏孩子的照片,營地還請了攝影師,全程跟拍,照片會實時上傳到雲端供家長挑選。

  章瑤在和親戚朋友發微信的間隙,笑著向一旁的人展示手機上的照片:「你瞧,孩子們現在去玩摩托車了。」

  將近下午6點時,天色漸暗,躲在帳篷睡覺的家長開始活動起來,尋找營地的大桌子,喊上相熟的家長們湊成一桌享用晚餐;還有的家長徑直走到營地後廚,「烤腸好了沒有?來一根」,仿佛是穿行在自助餐廳。晚餐由營地準備,不需要家長們動一根手指。餐桌上,在精致的方格桌布前,一名中年女性左手握著一瓶小酒,右手拿起手機自拍。

  晚飯後,北京的氣溫已經從下午的20℃降到15℃,不時有毛毛蟲從大楊樹上掉落,有年輕女性發出尖叫,毛毛蟲落到她的脖子裡,但小孩們的熱情依然高漲。他們圍成一圈,看營地工作人員生起溝火,然後烤起棉花糖。另一側,簡易幕布下開始播放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露天電影、溝火和棉花糖,這些基本都是親子營地的標配。

  圖/薛永瑋 晚上9點半,北京某露營營地正在播放露天電影

  今年以來,以親子露營為代表的主題遊,正在吸引更多年輕父母關註。其實露營者這個群體,最早是由背包客和驢友構成,這兩年「精致露營」(即Glamping,Glamorous和Camping兩個單詞的合寫)興起後,追求個性的年輕人成為商家的目標;而現在,年輕家庭正在成為另一個龐大的客群。

  攜程數據顯示:上海及周邊親子露營人數對比2019年增長88%。目前,一、二線城市周邊營地數量占全國營地數量的50%以上。在露營親子客群中,7成父母一年帶娃露營超2次。據媒體報導,今年10月4日,武漢黃陂木蘭草原的帳篷露營客流量達2.6萬人,其中,家庭遊占比高達85%。

  如果說傳統的野外露營強調「極限」和「艱苦」,講究的是東西越少越好,那麼精致露營則是強調「仿真」和「享受」,東西越多越精致才好。所以精致露營也經常和「搬家式露營」、「輕奢露營」劃上等號。這種「享受」也豐富多樣,既可以選擇帶著一車精致裝備自駕到專業營地,也可以選擇直接拎包入住營地提供的帳篷,享用營地準備好的餐飲、洗浴、親子互動等服務。一家人可以安全且舒適地親近大自然,這也是張雲帶孩子多次到輕奢露營地的原因。

  和經常刷屏朋友圈的精致露營不同,張雲的帳篷前,並沒有精致咖啡機、北歐風熱水壺、便攜式掛燙機、貼心的首飾收納架等,那些看似優雅而閒適的裝備,令張雲覺得陌生。作為一名6歲孩子的媽媽,她的桌子面前除了隨意堆放的零食水果外,更多的還是孩子的日用品。

  這是她今年以來的第二次露營,當其他家長追著孩子拍照的時候,張雲只是側身靠在躺椅上吃水果、刷手機。早年她也帶孩子去體驗過純野外露營。全程都是她老公一個人砍柴辟火,還去摘了柿子,一天下來累得夠嗆,「其實鍛煉不到孩子,主要還是家長自己鍛煉自己。」

  當然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會傾向於「省時省力」的一站式露營體驗。國慶假期來臨之前,家長曹陽已經提前在同事群、同學群密集發送了一波野營邀請。他為此準備了一個完美的出遊計劃,邀請幾個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搭帳篷、做美食、看星星——如果不下雨的話。

  作為一名戶外愛好者,曹陽認為露營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親子旅遊,這項活動需要全家人一起精心準備,對於孩子而言更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

  戶外露營出發前,曹陽花了大量時間精力,給孩子一個個具體講解。譬如,在他準備天幕的時候,會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麼選,詳細到產品背後的原理。這些知識乍聽起來十分枯燥,但他發現,實際體驗過程中孩子非常願意學,學了之後還很願意講給別人聽。

  「你給他展示得越多,講得越多,他就會越喜歡學」。孩子在露營的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曹陽都會想著讓孩子自己去學習鍛煉,激發孩子內心的創造力與思考能力。但他也理解,一站式露營對於很多家庭而言依然是首選。「像我這種純戶外出遊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希望花錢省事。另外戶外野營對裝備、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比較高。」

  天色已暗,孩子們很快吃完晚餐,被小丑和玩偶們吸引了去。帳篷外、吧臺旁的家長們聚在一起,兩三舉杯,喝著小酒,加入自己感興趣的議題。

  圖/薛永瑋 10月2日,北京某露營地帳篷外

  一弟子意

  AI財經社發現,各大社交平臺上運營的「輕奢露營」商家們,很多主推「兩天一夜」的套餐式服務。不過, 這類露營在價位上也相當「輕奢」,普遍集中於一晚1000元—2000元左右的價位段,價格甚至比很多五星級酒店都還要高出一截。

  這些商家們目標精準——瞄準中產階級的需求。這些中產家長自己需要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喘口氣,也想要精致又不費力的假期。一些商家開始狠抓這些爸媽的需求,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錢。

  親子Glamping(精致露營)一般選在專業營地,這些營地的前身是荒原、高爾夫球場、公園草坪等,不用擔心有暴漲的河水、意外闖入的野生動物。參與者給營地方交入場費後,可以自己帶帳篷或租帳篷。不帶也不想租的,就直接入住搭好的帳篷酒店。

  去年年初,90後殷牧和兩個合夥人談下了北京的一塊小型空地,在上面搭建了8個帳篷,專門做起了親子露營。每個帳篷裡可以住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另加小孩的話需要再補幾百元差價,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他的營地帳篷數量擴充了近3倍,節假日通常滿員。

  他切實地感受著那些中產家長的忙碌。「平時工作忙,沒時間,假期帶孩子出去又要操心孩子」,在他看來,來營地的家長主要是為了休息,獲得片刻獨處的時間。為了讓大人更省心,殷牧的團隊設計了一些專門給兒童娛樂的項目,這樣就可以讓家長把孩子放心交給營地。

  作為一個「工科男」,殷牧現在每天需要學習如何與二三十個低齡兒童相處。10月6日當天,殷牧的營地將要接待50多個小孩,「10歲的小孩和3歲的小孩根本玩不到一起,為了讓小孩們都高興,還得最好都找同齡的孩子們。」說到這裡,殷牧一臉愁苦。

  做親子營地一年多,他已經初步掌握了在營地「管教」小孩的一些技巧,「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被忽視。」比如有一次,在做手工面條的環節,殷牧分給每個家庭兩人份的手工物料,而有一個家庭帶來了四個孩子,一時之間,四個孩子因為搶物料而大打出手,兩個沒搶到的孩子坐下大哭。孩子這一哭,讓殷牧差點面臨全額退款的難題。殷牧隱約意識到,親子露營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側面。

  營地經營者們挖空心思讓家長舒服、讓小孩高興,這背後也意味著更高的服務費用。一個家庭參加一次兩天一夜的親子露營排隊,費用普遍都在2000元以上。收費項目一般包括按人收取的門票費、帳篷使用費(如果不自帶帳篷的話)、活動費用以及餐飲費用等。享受的越多,付出的金錢就越多。

  親子露營中,「露營」被「親子」稀釋了,孩子成了最重要的生意紐帶,家長則是打開生意的窗口。「來這裡的小孩很多是讀國際學校的,經常是家長們組織一起來」,殷牧總結道,「家長也不只是為了放松,家長也是需要social(社交)的。」

  不過對於經營者而言,復購率仍然是一大問題。殷牧的營地,現在一百個顧客中可能只有三個老顧客。而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設計出更多針對孩子的遊戲環節,從而能讓家長反覆帶孩子來玩,就像劇本殺老板,不斷像獵人一樣搜尋新的劇本。

  更讓殷牧們頭疼的是露營的季節性——北方冬天氣溫較低,不適合露營,殷牧在去年底嘗試過帶孩子們去南方進行戶外活動。今年他則在思考,冬天是否要把營地改造成滑雪場,「但是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以後別人還能記起來你是個做露營的品牌嗎?」

  類似煩惱,普遍存在於其他露營地的運營者身上。目前涉足露營的企業中,有的是重資產投入模式,主攻營地開發,有的是輕資產運營,主攻營地服務。目前,露營產業的入局者既有融創、世茂、萬科等開發商,還有天開自然、海坨山谷等大型營地運營方,還有ABC Camping等露營集合店和一些新興的露營品牌方。

  而親子露營的市場早已被各類企業「覬覦」。除了主打親子的營地,一些大型營地也增加了親子露營的業務,比如占地面積達1500畝的大型露營地「天開」,雖是以天然草場風光著名,但也開辟了一塊人工草坪,專門承接親子露營,並在營地設有少量帳篷酒店。為了增強家長們的黏性,一些大型營地還推出了家庭式的露營年卡。

  圖/受訪者供圖 十一期間,北京平谷區某親子營地遠景

  這錢花得值不值?

  在孩子教育這件大事兒上,中產家長們是捨得砸錢的。

  據騰訊理財通發布的《2019新中產家庭消費與理財報告》顯示,2019年,55%的新中產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總支出比例在10%-30%之間,9.9%的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占總支出比例超過50%。可以說,家庭年收入越高,在子女教育方面投入越大。

  當露營與「教育」綁定在一起,投入的必要性似乎得到進一步鞏固。尤其是在那些熱衷輕奢露營的家長看來,價格的高低並不是他們考量的首要因素。和去公園玩耍、騎行等傳統戶外活動相比,露營絕不僅是一次走馬觀花式的感官刺激。

  早在2019年,桔貓就開始帶兒子參與露營。第一次體驗讓她感觸頗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加深對戶外生存方式的了解,他去觀察植物,觀賞夜景,還會有老師進行昆蟲科普,講星象知識,這是真正的接觸自然,而放在平時肯定是感受不到的,另外從家長角度來說,比起讓孩子在家看手機或者玩滑梯,我們也會覺得收獲太大了。」

  這之後的每一年,桔貓都會帶孩子親歷一次露營體驗。她驚喜地發現孩子對很多事物的興致在提高,比如他喜歡蘑菇,會了解很多蘑菇菌類背後的知識,「經常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的話,他的性格中會更敢於探索,不會有過多的恐懼,我覺得這個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更深遠的。」

  在桔貓的朋友圈裡,熱衷帶孩子參加戶外露營的家長們不在少數。這些家長以一線城市的中產家庭為主,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體驗式教育,也更樂意為孩子提升戶外體驗、開闊視野的機會買單,「好多家長一旦接觸了第一次以後,大多數還是會有第二次。比如,在預訂帳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也會喊貴,價格不比五星級酒店便宜,但是一到周末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帳篷都被預訂完了,沒有了。」

  但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認同這種教育消費。在很多家長眼裡,所謂的輕奢露營,只是把孩子帶到戶外玩一圈,講一些常識草草了事。而動輒一兩千一晚的價格,也被不少家長吐槽為性價比太低,「2000多一晚,睡酒店大床不香嗎?何必帶孩子去睡野地?」還有家長質疑,花費重金購買的成長鍛煉,能否彌補戶外教育的不足?

  家長程成則直言,不會考慮帶孩子參加,性價比太低了。「現在做小孩活動的機構挺多的,我家孩子之前參與了一個皮劃艇訓練,有專人教練帶著去水庫學習,3天5000元,這種活動孩子的收獲更大,既能鍛煉技能也能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家長也能得到一個解放的空間。如果只是戶外體驗的話,我們會自己紮一個小帳篷帶他去公園,孩子可以租個雙人腳踏車,去租船,劃船,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只是要孩子‘放電’,還不如室內遊樂場或者遊戲廳,一天幾百塊錢足夠了。」

  輕奢露營值不值,在消費觀念和對露營關註點的差異下,每個家長的答案有所不同。不過對於殷牧們來說,這是難得一遇的創業契機,就看如何抓住中產階級家長們的心。

  圖/薛永瑋 輕奢露營帳篷外

  (文中殷牧、張雲、程成、章瑤、曹陽為化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攝影師全程跟拍,兩天一晚2000元,輕奢露營收割中產家庭的娃?

180301《愛情的開關》全組正式殺青 海邊的熊梓淇秒變軟萌笑顏如花

尋夢園

《斛珠夫人》看懂3個細節,便知柘榴早就知道,風神大人就是卓英

尋夢園

來自以下3種家庭的男人,就算愛得再深,也不能嫁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