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清平樂》這些歷史細節你看懂了嗎

  最近由正午陽光出品的《清平樂》在網路平臺上映,本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小說以宋仁宗執政期間一系列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仁宗的愛恨情仇。仁宗在位時間長達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執政期間,北宋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社會文化也實現快速進步,我們所知道北宋很多歷史名人,比如范仲淹、歐陽修、包拯等均在他執政期間,脫穎而出,從而也看出仁宗慧眼識珠的能力。

  這次《清平樂》依然延續《知否》情感主線,著力描寫仁宗的兒女情長。雖然是感情戲,但是該劇在北宋歷史的還原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本篇就劇中吃穿住行,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北宋生活。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百姓富庶的朝代,秦皇漢武雖然偉大,但是生活在這些偉大帝王的時代,百姓的日子往往非常難熬,常年征戰不說,還要繳納巨額賦稅為強大的軍隊做後勤保障。

  北宋通過良田的引進,讓百姓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也是從宋朝開始,人們由兩餐演變為三餐。烹飪上,更是融合了烹、燒、烤、炒、爆、溜、煮、燉、鹵、蒸、臘、蜜、蔥拔等各類烹飪技術。我們現在吃的火鍋、油條、湯圓、還有各式糕點也都是起源於宋朝。除了劇中仁宗愛吃的梁家蜜餞,還有糖糕、花糕、蜜糕、糍糕、蜂糖糕、雪糕、彩糕、栗糕、麥糕、豆糕、小甑糕、重陽糕等各式糕點。如果您是一位吃貨,穿越回到宋朝,也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清平樂》中蜜餞

  

  宋朝人還喜歡吃各種餅,比如燒餅、湯餅、蒸餅。燒餅和我們今天的燒餅很像,通過燒烤而成,水煮的湯餅就是我們今天的面條,蒸餅就是《水滸傳》中,武大郎常喊的「炊餅」,我們俗稱饅頭。宋朝的餅花樣繁多,拿燒餅為例,就有千層餅、月餅、炙焦金花餅、乳餅、菜餅、胡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等。

  

  《清平樂》飯前水果、蘋果、油桃

  

  除了小吃和主食,很多酒樓還會在餐前送一些水果、點心,比如歐陽修等進入清風樓,會送一些油桃、蘋果、琵琶、雨犁等水果。在宋朝,水果也非常豐富,除了劇中出現的水果,還有蘇梅、石榴、木瓜等水果,北宋時期開封城內荔枝也是很常見的。由於宋朝水路暢通,水果並不是很貴,在《東京夢華錄》當中記載,在相國寺附近,水果價格只要三五百分錢就能夠購買一大籃。

  

  

  穿

  

  《清平樂》在衣服上的考究,也讓人咋舌,在以往的歷史劇當中,各朝代的服裝經常會穿越,漢代穿越到唐宋,唐宋穿越到明清等。最容易犯錯的就是冕服,尤其是通天冠服和遠遊冠上犯錯,通常通天冠是24梁,遠遊冠是18梁,也就是冕板前面的垂簾。

  

  《歷代帝王圖》冠服

  

  宋神宗當太子時的畫像,遠遊冠與通天冠外形相同,僅為十八梁

  

  《清平樂》仁宗遠遊冠

  

  在第五集當中,劉娥要求袞服祭祖,也就是要穿皇帝的禮服去祭祀,這顯然是有悖於禮制的,後來朝臣在袞服上稍作改動,也就是在梁上做了手腳,以區別天子的衣服,劇組不但真實還原了各類禮服,甚至整個禮制都高度還原,這在歷史劇當中是非常罕見的。

  

  九旒之冕,此為皇太子及一品官之禮帽

  

  劉娥袞服祭祖

  

  在劇集當中,我們經常看到朝臣穿著各類顏色的朝服,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上朝情景。可參考下表,通常一品到四品穿紫色,五品到六品穿緋紅色,七品到九品穿綠色。除了衣服顏色,各級官員帽子上的梁,還有要佩戴的腰帶、金魚袋、手拿的笏板都不相同,整部劇在如此多細節上的把控都十分到位,可見中國影視劇制作越來越用心了。

  

  

  各色朝服,生活在宋朝官員是不用跪拜的

  

  除了不用跪拜,宋朝是不殺文官的,還可以坐下來陪皇帝聊天,這在明清時期想都不敢想

  

  貂蟬籠巾,通常是禦史之冠,上面刻木作獬豸角狀,稱獬豸冠,即法冠,取直言敢諫、剛正無私之意

  

  膽大、值得信任的一二級官員才能佩戴貂蟬籠巾,在劇中我們看到這類人通常話都很多

  《清明上河圖》賣茶人

  

  劇中街上的行人都進行高度還原,還好我們有《清明上河圖》做參考

  

  除了官員的服裝,《清平樂》也給小販很多鏡頭,這些小販上面穿襦,下身穿長褲,腰上圍著圍裙,頭上裹著軟襦巾,腳上通常穿著麻鞋或者草鞋,不過劇中都以長靴替代。

  

  長靴

  

  長靴

  

  都是長靴

  《溪山行旅圖》中的百姓,穿靴子的還是非常少見的

  

  當然很多歷史細節不可能完全還原,比如宋朝不弱於唐朝的「事業線」,通常抹胸+褙子裝束。我們在《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到,很多底層婦女很多會直接裸露,也不怪主創人員,如實反映會很難過審的。

  

  北宋《女子紡織圖》,百姓的真實勞力場景

  

  宋《搗練圖》,都是深V裝束

  

  除了衣服,髮型上《清平樂》也盡最大的可能進行還原。男子就不說了,頭髮盤於頭頂,戴上幞頭或者頭巾。女子的髮型非常多,偏髻、雙蟠髻、三丫髻等,劇中主要以偏髻為主,這也是宋朝的主流髮型。

  

  宋朝少女髮型

  

  已婚婦女雙蟠髻

  

  已婚三丫髻

  

  和唐朝一樣,宋朝女性也會著男裝

  

  雙丫髻

  

  《宋仁宗皇后坐像》,除了頭頂華麗的頭冠,還喜歡臉上掛珍珠

  《清平樂》皇后劇照,對皇后進行高度還原,顯然江疏影更漂亮

  吳越飾演的劉娥皇后也是富態十足

  

  《楊皇后像》,真實的皇后更加富態,雙下巴都隱隱若現

  在頭頂佩飾上,皇后與妃子會佩戴龍鳳花釵冠,上面綴滿了小花,這個和皇帝的天平冠的旒數、通天冠的梁數相對應。太子妃帶花釵冠,綴小大花十八株,與太子冠的梁數對應。有些還會在臉上貼一些珠子,描眉擦粉是最基本的妝容。愛美這件事情上,古今都一樣。

  住、行

  

  在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高層的小洋樓,這種建造技術在後來的明清是非常少見的,現在歷史學者公認,我們的建築技藝,在明清時期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倒退了。宋朝建築不但堅固,而且建造速度非常快,現存今天的《營造法式》可以看到,唐宋時期已經採用上萬個標準化構件實現快速搭建的技術,和我們汽車制造模式非常相似。而且在《營造法式》中,還詳細介紹了宋朝最早的ISO標準,而且還有監工保存期限等要求,保存期限一般要求5年以上。所以在宋朝,高樓不但常見,也非常堅固。

  

  由於沿河土地緊張,通常都建高層小樓,宋朝房地產業也非常繁榮,買棟樓,一輩子吃穿不愁

  

  宋朝的牛車,內飾豪華舒適,今天的牛車可不能比

  

  宋《盤車圖》,可以看到牛車行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宋朝女性偏愛坐牛車,馬匹比較貴,牛車也更加平穩

  

  宋朝客貨兩用船

  

  宋朝經濟中心主要在南方,船成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平民出行的肩輿,兩邊用竹子做成,彈力十足

  

  《清平樂》皇后8人抬轎

  

  如果天子出行,則會16人抬

  

  在出行上,宋朝人也有多種交通工具,除了轎子、還有馬車、牛車。一般五品以上才能夠騎馬,很多官員會坐牛車「上班」,在宋朝因為戰馬的需求,很多人會用驢或者牛替代馬。即使坐轎也是有等級的要求,一般不會超過8人抬的標準。

  

  宋朝茶盞

  

  《清平樂》對宋朝茶盞進行高度還原,這樣的設計不讓茶水灑到桌面上,宋朝人是十分講究的

  

  《清平樂》對歷史的考究確實是非常嚴謹的,這也讓很多歷史迷,尤其宋朝的歷史迷大呼過癮。隨著這部歷史劇集的逐漸展開,宋朝的更多細節也將一一展現。本篇先介紹這麼多,歡迎進入「歷史的真相」圈子,我將陸續給大家詳細解讀《清平樂》當中的那些歷史細節。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清平樂》這些歷史細節你看懂了嗎

靳東談《如果歲月可回頭》:以男性視角講述「中年危機」

尋夢園

至情至真至性才至虐,楊冪《斛珠夫人》的大格局和悲劇美學

尋夢園

《不完美的她》林緒之的父親:因自己變態的喜好,毀了自己的一生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