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滿洲移民計劃:看一個日本少女如何變成「大陸新娘」的?

  今天再說戰爭中的日本女人。

  日本對外侵略的年月中,生產了許多奇葩的創舉。

  今天說的,就是這樣一群日本女生,她們本身正值人生芳華、即將婚嫁,卻在日本政府的忽悠下,爭先恐後要嫁到中國東北。

  為了實現這一計劃,日本政府在全國搭建婚姻介紹所、開辦「新娘學校」。

  是的,你沒看錯,為了嫁出自己國家的少女到國外去,日本就專門設置了許多個「新娘學校」,專門培養訓練新娘子,讓她們看著照片挑選丈夫結婚。

  此事就發生在侵華時期的日本國內。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一個嫁到中國東北的大陸新娘

  井筒紀久枝(Kikue Izutsu),姓井筒,名紀久枝。

  1921年,出生在日本福井縣一個貧困的農民之家,其家鄉現在叫越前市。

  我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是正面的說法,勵志總結。

  實際上,貧困一點都不好玩。它不僅滋生苦難,還擠壓人的生存空間和價值取向,在更多的時機中激發人的本性之惡,從而使蒙受更多的不幸。

  紀久枝的家庭大概就是這樣。父親生病,因貧無法康復,母親一人賣豆腐支撐著這個家,一家人緊緊巴巴的。

  紀久枝的哥哥與父親不和,長大後一度對老爹施暴,後來兩人斷絕了父子關係,哥哥一怒之下去了東京,自此杳無音信。幾年後,他的遺骨回來了。

  配圖

  這樣的家庭,決定了紀久枝不可能有很好的教育。

  父母常常苛責於她,母親甚至對她也施加暴力。12歲那年,她小學一畢業即輟學,並進入附近一個造紙廠當了工人,為家庭謀生計。

  1938年,紀久枝17歲那年,父親不幸患病逝世。

  之後,母親未經她的同意,悄悄把她嫁給了一個窮人家,紀久枝知道後十分生氣,堅決不從。並決定永遠不原諒母親。

  在這樣的家庭裡,紀久枝感受不到愛和被愛,生活得很壓抑,不知何時是盡頭……

  終於,戰爭給她帶來了好消息。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為達到長期霸占滿洲的目的,從國內招募青年女子到滿洲當「大陸新娘」,鼓動這些涉世未深的姑娘們,到滿洲開創「日本新時代美好新生活」。

  一心想要逃離苦海的紀久枝,毫不猶豫報了名。

  那天,她被領著進入了一家像事務所一樣的地方,裡面貼著許多年青男子的照片和基本資訊。負責人讓她從中挑選一個,當自己的丈夫。

  她隨便挑了一個離她家不很遠的,許下了自己的終身。

  不幾日,兩人在政府的組織下,程式化地拍了結婚照,還登了報紙。在陌生的丈夫家住了幾天後,就和丈夫一起赴中國東北了。

  她記得,向滿洲出發那天,是昭和十八年(即1943年)4月1日。

  那年,她22歲。

  坐上火車,她感覺自己人生從此飛翔,像出征的軍人一樣「光榮」。

  配圖

  紀久枝的命運,隨著日軍的侵略步伐跌蕩放誕起伏。

  原本想著去滿洲有幸福的日子,實則不然。

  在滿洲,除了廣闊無垠的黑土地、寒冷的天氣、集體軍事化的管理和枯燥的勞作,沒有什麼幸福可言。

  現實如此骨感。天寒地凍,紀久枝想解手都沒有像樣的廁所,只能扭身到房後就地方便;北風呼嘯,她也學會了像當地農民那樣用手擤鼻涕……

  1年後,他和丈夫生了個女兒。

  隨著戰事的吃緊,她和丈夫的命運更加波詭難以捉摸。

  1945年8月的1天,他的丈夫也接到了的征召書,要他停下農場的勞作,去前線打仗。

  丈夫走後第二天,開拓團團長就找到了她,說帶給她一個「好消息」。紀久枝以為是日本打勝仗了,沒想到團長說,天皇宣布投降了。

  日本投降,紀久枝不知是喜是憂。幾天後,她的答案就來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日本政府和關東軍無力兼顧這些開拓團民,導致大批遺留在滿洲的日本人絕望無助,或逃亡、或自殺、或病死、或凍死……

  紀久枝曾被管理者要求殺掉自己的孩子,然後自殺。

  8月20日,就在她決定燒掉自家房屋,準備對自己孩子下手時,有人悄悄勸了她一把:你還有丈夫,他快要回來了,殺了孩子你不覺得對不起他嗎?

  就這樣,紀久枝放棄了自決。

  她開始逃命,九死一生,最終熬來了遣返,回到了日本國。

  ……

  被遣返的日本人

  戰後的日子歸於平靜,紀久枝喜歡上了文學詩歌。還當過救助孤兒的義工。

  晚年的紀久枝寫了一本回憶錄,並在2001年日本投降紀念日那一天,以80歲高齡,自費出版了這本書,名為《大陸新娘》。

  她說,自己是戰爭的犧牲品,戰爭的悲劇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謹以此書為沒有戰爭的和平祈禱。

  其經歷和回憶錄具有史料價值,2004年,巖波書店再次出版發行此書。

  之後,紀久枝不顧年老體衰,積極宣傳反戰思想。

  2015年,紀久枝因為腦梗摔倒,治療幾個月後,在睡眠中離開了這個世界,終年94歲。

  晚年的紀久枝

  二、大陸新娘的由來

  改變紀久枝命運的,是日本侵華時期的一道居心叵測的國策:移民滿洲。

  日本往中國東北移民,始於1905年日俄戰爭之後。

  不過,由於日中兩國人民的抵抗,此後的30年間,移民規模和效果並不好。

  直到1936年8月,《滿洲農業移民20年後百萬戶500萬人輸出計劃》提出後,向滿洲移民成了日本的基本國策。

  ①移民的歷史背景

  1936年的日本,發生了一件改變日本走向的大事。

  這年2月26日,陸軍內部的低級軍官糾集千餘官兵,凌晨踏雪發動政變,把天皇身邊主張向太平洋「南進」的統制派「奸臣」,悉數槍殺,提出讓陸軍中的皇道派人物當首領,他們主張向蘇聯「北進」。

  天皇「盛怒」,兵變未果,皇道派被軍中統制派反撲,並因此軍部進一步擴大實權,用陸海軍大臣「現役制」,牢牢控制了政府內閣。

  2月兵變,3月廣田弘毅內閣成立。

  廣田本是前任內閣的外相,現在在軍部裹挾下,做了傀儡首相,他的使命只有一個:服務軍部獨裁、服務法西斯專政。

  8月7日,廣田召開五相會議,宣布了七大「基準國策」。

  這是一個決定未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綱領性文件,由軍部制定,主張「北進」的同時又不放棄「南進」。

  廣田首相因此而成了甲級戰犯,和東條英機等武官一起被處絞刑,是東京審判中唯一被正法的文官。

  廣田很委屈,但這就是傀儡的下場。這是後話,不再展開。

  在廣田宣布的七大基準國策中,重要的一項,就是關東軍制定的《滿洲農業移民20年後百萬戶500萬人輸出計劃》。

  配圖

  ②移民計劃的重點

  計劃提出,為了使日本人長期統治(偽)滿洲國而提出此計劃:

  「預計分4期向(偽)滿洲國移民,每期5年。從第一期的10萬戶開始,以後每期增加10萬戶。」

  「一戶農業移民,以家族5人計算,那麼20年後,即1956年,(偽)滿洲國全部人口達到5000萬人,日本人將占1/10。」

  此「國策」,從1937年起實施。

  但是,這一年爆發了全面侵華戰爭,日本大舉征兵,國內勞力力被大量吸入軍隊,移民招募立時困難。

  負責落實此計劃的,是日本政府的拓務省。

  拓務省,與開拓邊疆事務有關的政府機構。成立於1929年,專門負責對朝鮮、臺灣和滿洲的殖民統治,「振興拓植事業」。

  為了保證移民國策的落實,他們把移民對象放到了青少年身上,「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由是而生。

  這一青少年移民制度提出:

  招集在家中是次子、三子以下的農家子弟,虛歲在16至19歲之間,由政府組織,在日本國內和(偽)滿洲國進行為期3年的初等教育和農業訓練,結業後過渡為滿蒙開拓團。

  既是國策,需求又大,日本政府動員了所有民間團體來運作此項目,全國一度出現「滿洲熱」。

  1938年4月,首批「青少年義勇軍」5000人抵達滿洲。

  ③「大陸新娘」的產生

  從國策移民到青少年移民,從青少年移民到大陸新娘的產生,是這個歷史的基本過程。

  剛說過,資料顯示,日本別有用心地往滿洲移民,最早出現在20世紀初,日俄戰爭之後。經過30年的實踐,日本發現單純移民效果並不好。

  首先,移民過去的人,過得並不太平。由於中國抗日力量的反擊,這些開拓團的團民要日日夜夜保持警惕,站崗、放哨,交戰,是他們的生活重點。

  其次,他們的生活條件並不好。寒冷的東北讓他們裹上厚厚的棉襖、皮帽,因營養不良、水土不服患上的「屯墾病」在威脅著他們的健康。

  最後,無親無故,無妻無子,單身青年經常發生聚眾鬥毆現象。

  所以,根據這些以往的經驗教訓,此次青少年移民之前,拓務省就想好了應對之策:

  給這些孩子尋找配偶,招募大批的「大陸新娘」嫁到滿洲,讓移民安心地在滿洲幹他們的「拓植事業」。

  這就是「大陸新娘」的來歷。

  1938年4月,首批日本青少年移民剛一到滿洲,配套的「大陸新娘輸送工程」,就同時啟動了。

  ④大陸新娘上升為國策

  青少年源源不斷地輸出,與之配套的大陸新娘也要源源不斷地提供。這個龐大的工程,不是一兩個部門能完成的。

  1939年1月,經過前期試點醞釀,日本拓務省、農林省、女部省3個政府部門共同商議,確定了輸送100萬大陸新娘的龐大計劃。

  2月,為配合這一工程的落實,日本第74屆議會針對此事應該採取的系列措施,展開了討論,《關於設立女性移民養成所的文件》獲得一致通過。

  幾乎是同一天,日本政府決定提高女子拓植訓練費,由1938年的9.1萬日元,提高至16.4萬日元。

  移民事項,有地方出,也得有地方收。於是,偽滿制定相幹接收方案,設置開拓女塾,準備承接大批的新娘。

  1939年12月,日滿雙方共同通過《滿洲開拓政策基本綱要》。

  至此,大陸新娘作為日本一項國策,正式提出,全國推行。

  從此,一個個大陸新娘招募培養機構,在全國的道府縣各地,雨後春筍般地湧出。

  三、大陸新娘的生產過程

  一種為侵略他國而對本國少女設置的專門移民機構,在日本歷史上正式出現了。

  這是一個國家以舉國之力,書寫的奇葩歷史,再一次創造了人間奇跡。

  那麼,一個日本少女,如何活生生地被變為大陸新娘的呢?

  我們來看看她的「生產過程」。

  ①號召、宣傳、動員

  這由日本廣播、報紙、雜誌負責乾的。

  「新日本的少女啊,嫁到大陸來!」鼓動性的標語、歌曲一批批被推了出來,配上光鮮的宣傳畫,制成煽情的電影解說,一並推向民間街頭、平民家庭和少女們的學校。

  有「美好的」前景,政府還發錢給補貼,結婚就能「報國」獲譽,這等好事,讓不少不知真相的少女為之心動。

  ②招募、聯姻、培訓

  這個由日本國內諸多協會和民間團體負責。

  什麼滿洲移住協會啊,愛國婦人會啊,女子青年團啊,還有全國小學聯合女教員組織,對,就是後來那個改成「興亞教育研究會」的那個團體,它們沆瀣一氣,專門為大陸新娘的「成產」,開設培訓機構。

  什麼滿洲婚姻介紹所、新娘訓練所,各地因地制宜地開創了這樣的機構。

  協會成員去遊說「拉客戶」,有學生不明真相,半信半疑,跑到學校問老師,老師也大力支持,於是,少女們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介紹所、訓練所。

  紀久枝去的那個滿屋子貼滿男子照片的事務所,就是這樣的性質。

  1939年4月,農林省還提出在全國35個地方開設「新娘學校」。

  為一群適齡女青年開設「新娘學校」,聽著都新鮮,但在日本就是現實,而且是很必要的。

  她們的課程設置得還很豐富——

  修身、作法、農民之道、開拓精神、滿洲事情、中國語言、皇國運動、家務縫紉、耕種技術、養畜農產加工……,以及最重要的育兒衛生知識,悉數囊括。

  經過這樣的培訓,在選取了不認識的丈夫,舉行集體婚禮後,她們就這樣成為了大陸新娘,被「歡送」開赴滿洲。

  ③當大陸新娘的條件

  據史料研究,大陸新娘在日本各地開展的過程中,招募條件每個地方不盡相同,但大概規定不變,如:

  「身體強健、意志堅定、17歲以上、志願成為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配偶者」,或「致力於推進新時代的建設者」。

  事後有人統計發現,那些家境清貧者、在國內生存環境中受歧視者,成為大陸新娘的主流。

  歷史告訴我們,入彀當炮灰者,永遠是社會的底層,中上層家庭,誰家父母會讓孩子去冒那個險?

  1941年日本拓務省資料,1942至1945年,日本國內預計輸送至滿洲的配偶人數,每年都在增加,4年共計68169人

  另一個數據顯示,戰敗前,日本在滿開拓團民,共計27萬人,而戰敗後因各種原因死亡的,約7.85萬人。

  奇葩、變態而陰險的創舉,註定了大陸新娘是法西斯軍國主義的犧牲品。

  二戰日本,為了達到侵略目的,就是這樣無所不用其極,視人的生命如草芥,舉一國之力設套忽悠平民失去判斷,引人入彀爭相赴死。

  這就是軍國主義。

  ==================

  參考文獻:

  井筒紀久枝《大陸花嫁》(日本巖波書店 2004年版)

  王青《侵華期間「大陸新娘」政策研究(1931-1945)》(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4.3)

  石艷春《日本「滿洲移民」時期的「大陸新娘」》(《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3)

>二戰日本滿洲移民計劃:看一個日本少女如何變成「大陸新娘」的?

由《凪的新生活》談社交孤立:你認為自己與周圍格格不入嗎?

尋夢園

《雪中悍刀行》這本書你真的看懂了嗎

尋夢園

《韞色過濃》周時韞被強吻了嗎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