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林心如?嚇死我了

  講真,派爺打死也不會想到。

  居然有被林心如嚇到的一天。

  

  素顏大特寫,面目猙獰。

  派爺當時就是一顫抖。

  這個偏執中帶著瘋狂的女人是她嗎?

  還真的有點認不出了!

  

  

  是什麼劇能讓林心如不惜扮醜。

  今天就來講講這部——

  《誰是被害者》

  

  

  這部劇由網飛出品,網飛有多牛逼不用派爺多說。

  隨便拿出一部就是8分的節奏。

  

  近幾年網飛開始進軍亞洲市場,華語劇也參與不少。

  像之前的《極道千金》《彼岸之嫁》《罪夢者》等等。

  按理說,網飛出品,必屬精品。

  但不好意思,它們都撲了……

  

  唯一一部口碑比較好的《罪夢者》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劇情和剪輯都讓觀眾大呼看不懂

  

  難道是在華語市場水土不服?

  網飛表示不服氣。

  今年又帶著這部《誰是被害者》卷土重來。

  豆瓣評分8.1。

  

  總算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派爺一口氣將8集看完,覺得這部劇高分有三個原因。

  第一:場景道具逼真

  作為懸疑犯罪片,場景道具非常重要。

  它們的好壞直接就能影響整部劇的氛圍。

  逼真的道具不僅能夠讓觀眾感到緊張刺激。

  還能更好的進入劇情。

  不信?

  你看看下面的焦屍。

  

  能夠不出戲就不錯了。

  害怕是什麼?不存在的!

  

  不過,小時候看還是蠻嚇人的

  

  這部劇的道具就很到位。

  特別是重頭戲——屍體

  在這裡你能看到以往華語劇中沒有的大尺度。

  溶屍、焚屍輪著來。

  逼真程度五顆星。

  

  女主許瑋甯明知道是道具,還是被嚇得反胃。

  

  派爺閱片無數,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但屍體一出來,也忍不住口吐芬芳。

  所以片頭一開始就友情勸退。

  

  

  膽小的朋友請謹慎觀看!

  嚇哭了派爺可不負責。

  除了屍體,為了能讓演員更加入戲。

  道具組還將警局內部結構幾乎1:1還原

  甚至連辦公室背後堆滿的文件小山這樣的細節都不放過。

  

  內地的道具組都進來好好學學!

  第二:劇情節奏快

  和其他犯罪片找兇手不同,從片名就能看出這部劇是以「被害者」展開。

  誰是被害者難道還不一目了然嗎?

  真沒那麼簡單!

  還記得派爺前面講到的溶屍嗎?

  第一個命案發生在一家酒店內。

  死者是過氣女歌手蘇可蕓

  當警察趕到的時候,現場慘不忍睹。

  屍體躺在浴缸中,在食人魚酸的腐蝕下已經只剩骸骨。

  貼心的給你們裁掉了最恐怖的部分

  

  而且更詭異的地方在於。

  她的死狀居然和新專輯封面一模一樣。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精心布局?

  就在警察們還沒理清眉目時。

  案情開始反轉!

  通過恥骨和閉孔的形狀。

  屍體的鑒定結果出來,居然是具男屍。

  

  這下原本以為的死者蘇可蕓立馬成了嫌疑人

  就在警察們追捕蘇可蕓的時候。

  一棟大樓內突然起火。

  房產銷售張聰健自焚身亡。

  屍體同樣也被燒得面目全非,而且還保持著奇怪的姿勢。

  

  但屍檢結果這是名女屍。

  而且種種跡象表示死者就是蘇可蕓!

  

  哈?一個案件還沒理清頭緒,另一個案件又開始!

  派爺的頭漸漸大了。

  張聰健、蘇可蕓還有前面溶屍案的男屍有什麼關係?

  難道是連環殺人案?

  溶屍案的男屍以蘇可蕓的身份死去。

  

  蘇可蕓以張聰健的身份死去。

  那下一個死者會是張聰健嗎?

  

  故事到這兒,是不是有點去年爆火日劇《輪到你了》內味兒了?

  這部劇只有短短八集,每集一個小時。

  但節奏毫不拖泥帶水。

  劇情快得像是坐了雲霄飛車。

  才過兩集的資訊量就大到驚人。

  被害者身份,確定,推翻,再推翻。

  前一秒是死者,下一秒就可能變成嫌疑人。

  這種燒腦的感覺真的太爽了!

  

  劇情不賴,主演們的演技也沒落後腿。

  張孝全在裡面飾演了一名法醫方毅任。

  但是卻為了女兒隱藏犯罪痕跡。

  

  因為患有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屬於自閉症的一種,具體表現為社交和溝通困難。

  

  所以在演這個角色時,張孝全還設計了一個習慣:

  講話時不喜歡直視別人的眼睛。

  在尋找女兒下落時,明明很焦急。

  但和別人講話時只會加快語速,卻回避眼神。

  

  這個小細節一下就讓這個角色立住了。

  除此之外,最讓人驚喜的恐怕就是林心如

  前面驚悚的鏡頭就不再放出來嚇大家了。

  講講她的最後一段戲。

  徐海茵來探監,和她聊起案情。

  一開始她都是很放松,甚至有點嘲弄的語氣。

  

  但當徐海茵說完活著的意義後。

  她目光先是死盯著徐海茵有點不敢相信

  

  後面眼睛垂下,沒有聚焦的遊離。

  心裡一直堅信的那股信念有點動搖。

  

  最後決絕的掛斷電話,立馬站起。

  其實已經知道徐海茵的話是真的,只是不願意接受。

  

  這段下來,將遲疑、動搖、相信自欺欺人四個階段演繹得特別精彩。

  以前認為你沒演技,真是對不起!

  第三:有深度的社會議題

  其實就懸疑方面來說,這部劇做得並非完美。

  沒有太大懸念。

  很多觀眾表示到中間就已經猜到了劇情走向。

  

  但是不妨礙它成為近期派爺心中最好的華語劇。

  因為它提到了華語劇中少有的自殺話題

  實際上,整個連環案是精心策劃好的自殺案件。

  

  蘇可蕓戒毒成功之後,準備復出發新專輯。

  但已經過氣的她。

  相比歌,好像更多人關註她整型的點。

  

  就連以往的好朋友,也對她表面熱情,實則嘲諷。

  

  張聰健也是一樣。

  在健康的時候,是公司的銷售冠軍。

  老板看重他,許給他豐厚的獎金。

  

  結果患了胃癌後。

  公司不僅要求他簽自願離職書。

  許下的獎金也遲遲沒有給到。

  去問老板,老板不再給好臉色。

  說實在的

  業績獎金都是提供給那些

  能夠持續為公司創造利益的人

  你現在這個狀況

  怎麼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利益啊?

  

  還有溶屍案的男屍遊成皓。

  一名跨性別者,得不到社會的理解。

  從小被同學排擠、校園暴力。

  父母甚至也以他為恥。

  

  沒人在意他們的死活。

  他們不被接納。

  被忽視,被踩在腳底下。

  既然生不如死,何不直接解脫?

  所以他們決定用死來向社會討回公平。

  

  但面對人生的困局,難道真的只有死一種選擇嗎?

  不!

  

  不是的!

  死很容易。

  但是如果真的選擇了用死亡逃避。

  也就失去了改變困境,擁有新生活的機會。

  因為死去,真的就什麼都沒有了。

  

  正如徐海茵在結尾時說的:

  就像我爸,他要活著才能看到,我已經長成什麼樣子的大人。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雖然相比去年火爆全網的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誰是被害者》還存在明顯的問題。

  

  故事的懸念太弱,結尾也在強行美好,流於說教。

  

  想要升華主題,但又差了點意思。

  

  不過!

  

  就這制作水準和立意的層次。

  

  甩開大部分國產劇還是沒問題!

  

  近兩年,台劇又殺回我們的視線中。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到《想見你》

  

  

  台劇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拋去了以前臺偶的影子。

  

  無論社會話題、女性成長還是愛情。

  

  各種類型都能打磨出爆款。

  反觀我們內地國產劇。

  

  你們還打算在爛劇裡安逸到何時?

  

>這是林心如?嚇死我了

《愛情的開關》探班 熊梓淇賴雨濛董力花式互懟

尋夢園

朝鮮男人找對象的要求,顏值高學歷高,還要會做泡菜

尋夢園

楊冪《斛珠夫人》劇情雷人?男主為男二自宮,把女主都送人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