凪的新生活:從小凪和慎二的人物形象入手看自我認同的覺醒之路

  《凪的新生活》是去年夏天播出的一部高分日劇,改編自同名日漫,在豆瓣拿到了8.8分的評分,是豆瓣2019年度評分最高的日劇。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28歲女主小凪,在東京一家公司工作,一直以來因為自己的「老好人」性格飽受困擾。因為一次意外的暈倒,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她果斷辭掉了工作,帶著簡單的行李搬到了鄉下,在那裡,她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小假期,經過各種經歷,心境逐漸開闊,人生得以重置的治愈故事。

  在小凪的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人就是前男友慎二。他們兩個的關係很有趣,他們性格不同,卻有著類似的童年經歷;他們相愛相殺,卻彼此治愈。

  本文試圖從小凪和慎二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二人各自不同的表現下相似的原因,以及在他們期待的重壓之下,自我認同的覺醒之路。

  一、她和他,以及他們的關係:同一類人,卻扭曲地相處著

  1.小凪:處處察言觀色卻不被喜歡的「受氣包」

  小凪自小就會察言觀色。在跟別人的相處中,她小心翼翼地觀察氛圍,盡量讓自己不出錯;同事們總是請她幫忙,因為吃定了她不會拒絕;甚至連同事犯了錯,她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充當背鍋俠。

  她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跟人聊天就只會敷衍地說「我懂我懂」;她沒有興趣愛好,完全想不出來自己想做的事是什麼;她沒有自信,敏感多疑,總是懷疑別人會在背後說自己壞話。

  她太辛苦了,她困在別人的評價體系裡沒有自我,每天都要把那頭爆炸頭的自來卷拉直得服服帖帖才能出門,這也象徵了她對自我的不認同不接納。她沒有真正的友誼,同事們私底下說她「真可憐」,說「堅決不要成為大島那樣的人。」

  她活的狹窄逼仄而無趣,人生唯一的愛好就是節約。

  2. 慎二:情緒「變色龍」,人前「假笑男孩」人後「小哭包」

  慎二這個角色則更加龐雜。故事剛開始,甚至讓人以為他是個十足的「渣男」。他在所有人面前的如魚得水和在小凪面前的嘲諷打壓,人前的「假笑」和人後的大哭簡直是完全割裂的兩面。

  表面看,慎二很開朗。在工作中,他能自信地對著禮堂的觀眾做演講;在辦公室裡,他跟同事有說有笑,相處融洽。面對別人,他第一反應就是露出招牌的笑容。但面對小凪,他卻傲嬌、毒舌,習慣於吐槽她、打壓她、貶低她 。

  其實這種割裂只是表象,因為不管是外人面前還是小凪面前,他都是在「表演」。他比小凪更加擅長察言觀色,因為照顧失戀同學的情緒,他甚至把女朋友小凪說成「只是同事」。其實他也很愛小凪,為她默默做了許多事情,只是真心話從來說不出口。

  他活得很累,很擰巴,不會表露自己真實的感情,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他才會用大哭來緩解壓力。

  3. 他們之間:生硬、尷尬的「假性親密關係」

  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必然不會是正常的情侶相處模式。

  小凪崇拜她眼中那個開朗、自信、能調動氛圍的慎二,把他當做自己的希望,對他言聽計從,唯唯諾諾,在一起好久連自來卷的事實都不讓慎二知道;慎二呢,他享受小凪對他的小心討好,卻不知道怎樣向小凪表達愛,只會像個小學生一樣,用幼稚的惡作劇來吸引女生的注意。

  他們雖然在一起很久了,卻還是各自戴著面具生活,從沒有真正互相了解。慎二不知道小凪討厭玉米,小凪也不知道慎二有一個貌似美滿實則四分五裂的家庭;就算是情侶間的親熱,他們的動作也顯得僵硬刻板,少了幾分溫柔繾綣。

  一個不坦白,一個不直率,他們的關係,是表面親密實則沒什麼情感連接的「假性親密關係」。

  二、深入分析性格形成的原因,兩人有相同也有不同

  小凪和慎二,一個是唯唯諾諾,一個傲嬌擰巴。他們其實是同一類人,習慣於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壓抑自己的情緒,變得沒有自我。分析他們的成長環境,能發現其中源自原生家庭的共同點,以及細微的不同之處。

  1. 相同點:小孩子的察言觀色,背後是不幸福的童年

  「小孩即使不願意也會不自覺地學會,知道說些什麼才能讓父母笑起來,然後察言觀色,變成方便對方吸收的氧氣,而自我卻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這是慎二和小凪共同的成長經歷。

  小凪和慎二的童年都多有不幸。

  小凪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媽媽對她有諸多要求,比如說在東京好好工作;要趕快跟自己的前輩男友結婚;要注重自己的儀表舉止,不要頂著一頭亂發見人……對小凪來說,媽媽的每句話,仿佛都有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壓迫感,讓她一秒回到那個自卑畏縮沒有自我的可憐蟲。

  慎二的家庭呢,表面一團和氣,實則離心離德。爸媽表面恩愛實則分居多年,哥哥號稱是全家的驕傲實則下落不明,他的家庭沒有一點溫度可言。可以想像,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慎二,是怎樣形成傲嬌又擰巴的性格。

  2. 不同點:不同的家庭互動模式,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細想來,父母不同的性格,也形成了小凪和慎二或順從或「表演」的不同外在表現。

  小凪在人際關係中一味順從,對自我不認可,是因為有一個控制欲特別強的母親。小凪母親沒有別的寄托,把女兒當做自己唯一的希望,所以對小凪的愛太過具體,太過沉重,太有壓迫性,讓人無處可逃。而小凪母親對生活的態度也深深影響著小凪,她常常表達對小凪的失望,利用小凪的愧疚感來讓她聽話,也讓小凪內化了對自己的不認可。

  慎二形成那樣言不由衷的擰巴性格,是因為母親常常陷入歇斯底裡。如果說小凪的媽媽是控制型,那慎二的媽媽就是暴躁型。慎二的媽媽因為哥哥的考試落榜而變得歇斯底裡,時常情緒失常。在這樣家庭環境中成長的慎二,更需要時時刻刻小心揣摩媽媽的想法,時常去安撫她,安慰她,需要他面對不同人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才形成一個沒有自我的情緒「變色龍」。

  三、互相治愈,接受那個真實的自己

  在故事的展開中,小凪和慎二都在慢慢的改變。得益於他們遇到的每一個人,更得益於彼此,在這場並不漫長的假日中,他們兩人都開始擺脫他們的期待,完成了與自己的和解。

  1. 小凪:學會不依附,學會選擇自己想要的

  小凪的改變是從一次窒息暈倒開始的,她開始意識到自己性格中的問題,並有意識的進行修正。

  在跟慎二的關係中,小凪反思了自己跟慎二談戀愛的動機,學會了擺脫「依附」。在故事的開頭,小凪對慎二言聽計從是因為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和慎二結婚,她不自覺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慎二身上。而分手之後,她才認清自己只是被慎二的身份地位吸引。她決定「不再依附任何人,靠自己的力量遊下去」。

  故事的開頭,小凪沒有朋友,沒有喜歡的東西,沒有想做的事情……總之,她沒有自我。在鄰居們的幫助下,她開始學習開車,開始真正的對別人感興趣,開始真正的交朋友。最後面對慎二和鄰居阿權的表白時,她開始明白,自己不光可以被選擇, 也可以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她認同了自己,也跟母親和解了。

  2. 慎二:終於學會向親近的人展現真實的自己

  故事的開頭,擰巴的慎二終於靠自己「作死」而作沒了女朋友。

  但他心裡還是很喜歡小凪。

  在一次次靠近小凪,幫助小凪的過程中,慎二一點點的改變。他開始正面懟同事們不懷好意的玩笑,他第一次在同事們面前牽起小凪的手,他幫助小凪救下了朋友坂本小姐。當他暈倒醒來的時候,他對著小凪大哭表白,這對慎二來說,是難得的放松和平靜吧。

  小凪對慎二的意義,正如慎二的哥哥所言,要是身邊能有一個人讓你暴露出真實的自己,你是不是會活的稍微輕松一點呢?

  故事的最後,慎二沒有如願跟小凪重歸於好,但他終於學會向親近的人展示真實的自己,他終於可以不用一直那麼累了。

  結語:

  故事的最後,撕下偽裝坦誠相待的小凪和慎二來了場約會,他們發自內心的笑容真的很美。在水族館,看著那條逆著魚群奮力向前遊的沙丁魚,他們兩個人都釋然了。他們接受了那條逆遊的沙丁魚,一如接受了那個不再被別人的情緒捆綁的自己。多好。

>凪的新生活:從小凪和慎二的人物形象入手看自我認同的覺醒之路

首部Netflix華語劇你看不懂?《罪夢者》導演:差點氣到翻臉

尋夢園

優酷獨播《初戀了那麼多年》初戀一次,心動一生

尋夢園

一個離兩次的婚的女人給你的忠告:這四種男人,再愛也不能嫁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