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李菁
【編者按】
上海繁華的新天地旁,有一片年代久遠的舊式裡弄。
這片方圓一公里的土地孕育了幾代人,也氤氳出連綿不絕的市井氣息。其中,尤以辟築於清代光緒年間、煙火氣濃鬱的順昌路為甚。
歷史需要留存,社會亦要革新。去年來,以順昌路為軸,這片百年老街坊終於迎來改建。圍繞這片土地,澎湃新聞記者數次探訪,挖掘並記錄下一些故事。
為市民拍照81年的人民照相館、秉持老上海時髦的和平美髮廳、見證五代人生活的一棵廣玉蘭樹、在順昌路上成家立業的「80後」福建人……看似尋常的店、樹、人,互有人情往來,又各自承載往事。
在城市更新大潮中,他們有的已告別,有的將離開,有的仍待安排。
上海的城中舊事,也將在此演繹蕩氣回腸的未來。
順昌路合肥路交叉口的人民照相館(也稱「新人民攝影」)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
毗鄰上海新天地,在順昌路合肥路交叉口,有一幢四層灰白小樓,裡面是人民照相館。看似不起眼的它,已陪伴上海人民走過81載歲月。
人民照相館原名喬奇照相館,1940年由白俄羅斯人開設,後由中國人接手,並於解放後更名為人民照相館。1959年,它遷至淮海中路,之後又兩度遷址,照相館的性質也由私營,變為公私合營,最後轉為國營。
計劃經濟時代,照相館還分等級,人民照相館歸屬「特級」,價格較為昂貴。在那個拍照仍算奢侈的年代,它是上海人民心中的精神地標之一,「到人民照相館拍照」是不少市民心中的願望和念想。曾幾何時,普通老百姓經過淮海中路,看著櫥窗裡的各色照片還只能艷羨。經濟市場化後,人民照相館的價格變得親民,它也由此進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人民照相館所在的黃浦區建國東路69街坊迎來了舊區改造,照相館也將再次遷址。此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探訪了這家傳奇照相館,尋找時代留下的影像記憶。
人民照相館經典肖像作品——《和衷共濟》
一對夫妻客人:從銀婚到金婚
原本走進人民照相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幕照片牆,上面掛著照相館的經典肖像攝影作品。今年8月以來,這幕照片牆被紅色幕布所替代,幕布前放著一個白色木質相框,供前來參觀的人拍照留念。同時,左側的牆布上,貼上了許多老客人的新照片。
原來,今年春夏之交,人民照相館舉辦了為老顧客免費拍攝新照片的活動,既為回饋老客,也為在搬遷前回顧歷史、舉辦攝影展。
謝夏蘭和丈夫的一張合影便在其中。他們是人民照相館的「老顧客」,在網上看到活動後特地來參加。
人民照相館內陳設的攝影器材
夫妻倆今年70多歲,年輕時在江西插隊做教師,也在江西相識相愛、組建家庭。謝夏蘭還記得,在那個年代,兩人薪水微薄,因每年都要回上海探親,「錢都鋪在鐵路上了」。
彼時,婆婆家在淮海路附近,謝夏蘭每次回來看望,經過人民照相館都心生羨慕,「它櫥窗蠻大的,好多照片喜歡看,但是舍不得拍。」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女兒作為知青子女回城,夫妻倆也隨著回來。1997年,為紀念「銀婚」,兩人終於下決心去人民照相館拍了一組婚紗照。
謝夏蘭說,拍攝這組紀念照花費了1000多元,相當於自己當時兩三個月的薪水。「學校裡同事都講我捨得,」她說,「不過現在回過來想想,真的很值得,留下了紀念,否則的話(紀念日)也就過掉了。」
人民照相館歷史照片
她依然記得20多年前拍照的場景,上午化妝做髮型,拍攝一段時間後吃中飯,買肉包子當點心,休息後接著再拍。拍照的師傅們很賣力,為二人精心挑選衣服,教他們不斷調整動作。一整套流程下來,下午兩三點才結束。
「我們那次拍照,他都講累了。」回憶往昔,場景猶在眼前,謝夏蘭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指了指一旁的丈夫。
「不過那本真的好好。」謝夏蘭翻出手機裡存著的翻拍照片,感慨地說。其中兩張照片被他們裱在相框裡,一直掛在家中。
謝夏蘭坦言,年輕時經歷過一番艱苦的歲月,後來的日子便越來越好。「我們現在就感覺很幸福。」看到人民照相館舉辦這個活動,她和老伴便趕緊報名。
今年6月底,夫妻倆來照相館取新拍的照片,也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故事。明年是夫妻倆的「金婚」之年,「明年要拍的,等你們開張,肯定換個新地方,我只要微信上一搜索就出來了,」謝夏蘭笑著對照相館店員說,「婚紗照是拍不動了,要拍個紀念照。」
謝夏蘭夫婦2021年在人民照相館拍的新照片
謝夏蘭夫婦1997年在人民照相館拍的紀念照
第三代攝影師:照片是有生命力的
給謝夏蘭和丈夫拍下新照片的,是在人民照相館工作了40多年的攝影師黃沫華。
1977年中學畢業後,18歲的黃沫華進了專門學攝影的學校,學成後便來到人民照相館工作。如今,63歲的他退休返聘,繼續工作於此,「以前沒有跳槽概念,像我們就是一份職業做一輩子,很少會有改行。」
對於攝影這個從事了一輩子的事業,他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人民照相館的特色是拍攝高低調的肖像照。黃沫華介紹,低調照片受光面較小、背景和人物衣著通常是深色,更講究臉部的層次,有油畫的感覺;而高調照片用光截然相反,畫面大部分處在明亮的、淡色的區域裡,照片有素描的感覺。拍攝過程中,攝影師通過用光和調整角度,起到修飾肖像的效果。
「每個人在鏡頭前面,缺點都是暴露的,尤其攝影師的眼睛很‘毒’。」黃沫華說,比如有的人大小眼、歪鼻梁,這時就需要利用光與影,在視覺上揚長避短、修補瑕疵。
正說著,一位瘦高男士走進攝影棚拍攝證件照,黃沫華告訴記者,對於這樣比較瘦的顧客,兩側打光要亮一些,可以使臉部顯得飽滿。
時過境遷,大眾接受的攝影風格也悄然發生變化。「我們說鏡頭好壞體現畫質好壞,可是現在(照片)畫質太好,人家就不要了。」黃沫華感覺到,現在很多年輕人追求唯美,要求磨皮磨得細,喜歡大平光。
「可是這些東西在以前來講都是不合格的。」他搖了搖頭說,以前講究的是質感真實,比如,男性相對女性膚質較粗;上了年紀的人,要有滄桑感、年代感,皺紋不能全修掉。
不過,老式照相館也在順時而變。比方說,現在常常使用柔光箱,柔和的光質可淺化皺紋、令皮膚質感柔和。「這個改變在以前來講,老師傅是要罵你的,但是市場‘逼著’你做一些改變。」
同時,人民照相館的師傅對修片有自己的講究。
「我們會跟客人打好招呼,就是保存真實,在這個前提下稍作調試。」黃沫華說,有些客人會提出很多修片的要求,那麼師傅通常會按照要求修好照片,同時保留更加紀實的修片版本。實際上,客人更多認可的還是後者。
「沒有比較的話,顧客看到照片漂亮就拿出去了,可是時間一久,照片的生命力沒有了。」
人民照相館的三代攝影師
黃沫華常常說起「照片的生命力」。「你看我們幾十年前拍的老照片,現在拿過來都像新的一樣。現在如果隻講大平光的話,可能三五年還可以,十年以後這張照片(生命力)就褪掉了。」
「當然,一直抱著傳統肯定也不對,攝影師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但是光去迎合年輕人,我覺得也是有問題的。」在他看來,傳承經典和時尚不應成為對立。
人民照相館舉辦的攝影展活動
「50後」師傅和兩個「90後」徒弟
有目共睹的是,各式新式照相館和手機拍照技術正一起「野蠻生長」,人民照相館應何去何從?
黃沫華早已感受到近年來生意的變化。開在淮海路時,大約是人民照相館的鼎盛時期,街邊人流量大,店裡客人也多,營業到晚上10點才關門。時至今日,人們只能從古早的新聞照片中看到,那時的路人們或簇擁在照相館櫥窗外圍觀,或三步一回頭、往店內張望。
如今在順昌路街角,人民照相館薄暮5點便關門了。顧客中,「中老年人是比較多,」黃沫華補充道,「可是在30年前他也是個年輕人。」
因為人民照相館幾度搬遷,有很多老客人怕找不到地方,「然後他找到了以後,會毫不猶豫地進來。」
「現在外面有很多影樓,他不敢進去。有些接待人員一看你是上年紀的,就不接待你。老人的自信心會受到一些打擊。」對這些老客來說,人民照相館不僅是時代的記憶,也是繁華都市裡始終親切的存在。
也有家長帶孩子來拍肖像照。逢年過節,有的家庭會攜老帶幼地趕來拍一張全家福,仿佛已成為一種過節的儀式。「拍全家福時,看到人家家庭其樂融融的感覺,攝影師也會融入進去。」這讓黃沫華覺得快樂。
另一方面,隨著時尚輪回,近幾年,年輕顧客又漸漸變多起來。
「前一段時間經常有年輕人來找我們拍民國風,民國風在抖音上很火。」黃沫華笑著說,也有年輕人想拍復古風格的照片,「我說你們的復古是在哪裡,他們說80年代,我說80年代不‘古’啊。」
對黃沫華來說,客人在變、服飾在變、攝影工具也在變,但攝影始終是一份快樂的事業,「對於攝影的熱情,對我來講,還是保持著。」
作為人民照相館攝影技術的第三代傳承人,他最擔心的是,傳承會斷在自己這一代上。「以前膠片的照片,你會感覺到它是一個工藝品。」黃沫華介紹,膠片底片是負像,修片需要通過手上功夫,用筆把負像上的缺陷修好,這好比現在的磨皮,但修復出來的照片質感更好、更真實。「所以這些修片技術的失傳,其實是很可惜的。」
前些日子,因為媒體報導的原因,人民照相館再次「出了圈」,黃沫華也因此收獲了兩個年輕徒弟。「50後」師傅帶著兩個「90後」徒弟,三人一起拍了張合照。傳承雖然斷了一層,可總算能見到希望。
黃沫華時常懷念起從前修膠片的日子,在他看來,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要傳下去的。
責任編輯:鞏漢語
校對:丁曉
>順昌路記憶|81歲人民照相館:傳承經典和時尚不應成為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