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歲月可回頭》診斷書:同樣的套路,為什麼別人火了

  你有沒有發現,《如果歲月可回頭》和《都挺好》是同樣的套路。

  兩部劇都是「男主作,女主慘」的搭配模式,兩個男主角背後都有兩個跟班的陪著作,都是主講情感與人生。

  可是《都挺好》就能火,而《如果歲月可回頭》卻既無熱搜,彈幕也可羅雀。這是為什麼呢?

  《都挺好》蘇家合影

  其實《都挺好》的毛病也挺多,遠不是什麼完美的劇,但它有一個巨大的光環,叫做「正午陽光」。

  正午陽光出品的劇,只要剛一官宣,就會有巨大的關註度。觀眾默認正午陽光的劇就是品質劇,感不感興趣屆時都會看一眼。這是正午陽光多年堅持品質輸出,為自己打造的品牌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同樣的套路,誰先播,誰就收獲觀眾的饑餓感。

  就像《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如果《如懿傳》趕在《延禧攻略》之前播出,那可能就沒有《延禧攻略》什麼事兒了。

  同理,樊勝美模式,過了三年蘇明玉再用一次依然好使,但僅過了一年房似錦再用,觀眾就有抵觸感了。這就是因為間隔時間太短,新的饑餓感尚未產生。

  姚晨、薇薇出演《都挺好》

  另一方面,蘇明玉的慘,觀眾是可以代入的。

  「我小時候就是蘇明玉」,或者「我媽小時候就是蘇明玉」,《都挺好》開播之後,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

  可是蔣欣飾演的江小美,她的慘,觀眾難以代入。

  江小美是個不良少女。你說能有多少觀眾會把自己或者母親代入到一個不良少女身上?可能會有,但是跟蘇明玉的代入感是不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蘇明玉的慘,有畫面。

  她小時候被母親重男輕女,長大了被蘇明成打,這些都有畫面。觀眾的視覺受到強烈刺激,情緒自然就出來了。

  而江小美的慘,是通過第三方轉述的。只有概述,沒有細節。觀眾無法在腦海中構建畫面,也就無法產生情緒。

  觀眾沒有情緒,網上就沒有話題。

  倪大紅主演《都挺好》

  在男主角這邊,蘇大強的代入感也要高於靳東飾演的白志勇。

  蘇大強和他的兩個兒子,在現實生活中都很典型。他們的作,對家庭產生的影響甚至是傷害,觀眾也能通過豐富的畫面,感同身受。

  而白志勇和他那兩個兄弟的作,基本還處於自娛自樂的階段。

  觀眾到現在也無法理解,景雅為什麼要和白志勇離婚。明明看著兩個人關係很好,景雅怎麼就到了要去看心理醫生的程度呢?

  你看蘇明哲的夫妻矛盾、蘇明成的夫妻矛盾,都有細節。如果吳非和朱麗去看心理醫生,觀眾能理解,但景雅去看心理醫生,觀眾就無法理解。

  沒有細節的夫妻矛盾,演員就只能在那裡幹吵、背臺詞。

  靳東主演《如果歲月可回頭》

  《如果歲月可回頭》屋漏偏逢連陰雨。本來細節就少,又不知道是哪位剪刀手在搞事情,把片子剪得豁牙狼齒,多次出現劇情不連貫的情況。

  但是看過了網友上傳的刪減片段之後,我依然認為,那些被剪掉的片段,也未能彌補本劇的細節缺失問題。

  再舉個例子:白志勇為什麼辭職,他與朱老板有什麼解不開的梁子?當初明明是他酒後誤事,毀了公司的發布會,老板要開會研究對他的處理意見,這難道不合理嗎?可白志勇哪來的勇氣跟老板拍桌子辭職?

  後來,景雅勸白志勇重新找份工作,白志勇又說自己「被朱老板傷過的心還沒平復呢」。

  蘇明玉被公司高層排擠,我們都看到了,可是白志勇在老板那裡怎麼傷的心,我們沒看到。

  李乃文、趙子琪出演《如果歲月可回頭》

  再有,李乃文飾演的藍天愚,是如何讓妻子上官慧一步步寒了心的,上官慧和教練又是怎麼好上的?

  上官慧並不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那麼她面對丈夫的冷遇和自己的失望,在精神出軌之前一定會有糾結和選擇,但劇中全都沒演出來。

  你看蘇明成,在他打了朱麗那一巴掌之前,觀眾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從一個善於哄老婆的人,一步步變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可是類似的細節鋪墊,在藍天愚和上官慧之間就沒有。一部中年情感劇失去了糾結與選擇,還有什麼營養可言。

  《如果歲月可回頭》把大量的時間用來開會。各種圓桌會議,酒這裡開完了又跑到白志勇家裡開。本該活生生的電視劇,搞成了《鏘鏘三人行》。

  可是這圓桌會議,也有問題。

  《如果歲月可回頭》三兄弟和解

  男人之間的友誼不是這樣的。

  能玩到一起的,未必是真兄弟;喝酒能喝到一起的,也未必是真兄弟。

  打完架不記仇的,才是真兄弟。

  兄弟之間打架,事後通常不會正襟危坐地互相道歉,也不會「三隻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那樣太矯情。

  小酒一端,小臉一紅,小話一遞,哈哈一笑,這才是兄弟之間的和解方式。

  女人之間的感情我不太了解,但我估計她們也不會在情緒很冷靜的情況下握手言和。

  《小歡喜》裡面,海清跟陶虹鬧別扭,然後海清哭著對陶虹說:「你離婚的時候,是我陪著你哭了一宿。」然後兩個女人抱頭痛哭,我覺得這可能才是真閨蜜之間和解的方式。

  戲中人的情緒起不來,戲外的觀眾就無法跟著頻頻點頭。

  導演張建棟客串《如果歲月可回頭》

  這部劇看到現在,印證了我在開播之前的擔憂:導演轉行當編劇,成才率太低。

  「隔行如隔山」這句話,誰小瞧它誰吃虧。

  同時我明顯感覺到,資深女編劇缺失之後造成的空白。

  三兄弟此前共同出演的《戀愛先生》,可能也不是什麼完美的劇,但是編劇李瀟為男女主角設計的劇情和臺詞,讓觀眾仿佛置身於「情感SPA」之中,通體舒適。

  《安家》的編劇六六,盡管口碑也多有詬病,但她為徐姑姑和房似錦設計的家中戲,也是一次次觸碰觀眾的淚點。

  而《如果歲月可回頭》的劇情和臺詞,就像個糙老爺們兒一樣,毫無柔軟和細膩可言。

  中年女演員是寶貝,中年女編劇也是,她們的價值都難以替代。

  還有一件事也讓我很難理解:靳東主演的劇,居然播了八集還沒上過熱搜。

  靳東主演《如果歲月可回頭》

  你要知道就在昨天,連武大靖的演技都上熱搜了,可是靳東卻遲遲不見人影兒。

  靳東這次不演精英了,靳東染頭髮了,靳東挨打了……這不都是點嗎,為什麼就上不去呢?

  我索性再把話說得直白一點:上不去熱搜,為什麼不買?

  買熱搜並不可恥啊,因為熱搜的本質就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媒體,是媒體就有廣告位。

  為了宣傳一部劇而買熱搜,這是很正常的產品宣傳支出,反而不買才是想不開。

  從利益角度分析,可能是因為播出平臺太多,誰也不願意自己掏銀子給別人帶量;而出品方把片子賣掉之後,也就沒有花錢做宣傳的必要了。

  你看《安家》多猛,一天好幾條熱搜。《安家》是網路獨播,即使花錢也心甘。

  《如果歲月可回頭》在豆瓣的起評分只有5.0,現在又跌到了4.6分。

  我不認為這是一部爛劇,它有自己的思考和深度,但從呈現效果上講,這部中年男人劇得上了中年男人病:心有餘而力不足,非常尷尬。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

>《如果歲月可回頭》診斷書:同樣的套路,為什麼別人火了

韓國又出高口碑奇幻劇,霸總惡魔「愛上」單純男嬌妻

尋夢園

聽雪樓中五個「青」字角色,音同字不同的她們卻愛上同一人

尋夢園

小說:她已經嫁了總裁,遇到劈腿的前男友,假裝想勾引他來玩弄他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