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推出《紙牌屋》聲名鵲起,到推出《毒梟》《怪奇物語》《黑鏡》等眾多原創知名IP,只用了不到六年時間,Netflix就已然成為流媒體領域內容制作的巨頭。無論是從用戶數量還是原創作品質量上來看,Netflix似乎都已將其競爭對手Amazon、Hulu等遠遠甩在了身後。不僅如此,高達9000萬的海外用戶數量也讓Netflix有了布局海外市場的底氣,可以針對不同國家觀眾制作本土原創作品。在11月,由Netflix制作的首部華語劇集《罪夢者》上線,這是Netflix首次針對華語地區觀眾打造原創劇集,在這之後,還將有《極道千金》和《彼岸之嫁》兩部華語劇登陸Netflix,繼日本、韓國等地區後,Netflix也終於將戰略布局延伸到了華語板塊。面對華語地區這塊潛力巨大但龐雜多變的海外市場,Netflix又能否笑到最後呢?
從北美走向亞洲,Netflix用了5年時間
1997年景立之初,Netflix還只是一家為訂閱用戶提供寄送DVD、藍光碟盈利的服務公司, 到了2002年,Netflix成功上市,進軍當時還鮮有人問津的流媒體領域,並且延續了此前採取的會員訂閱制,依托於旗下豐富的影視資源庫,到2010年Netflix的訂閱用戶就達到了2000萬,在流媒體領域混得風生水起的Netflix,也在此時投身於原創節目的制作。
在2010-2012年這三年期間,Netflix所制作的大多是紀錄片,制作成本更低的同時受眾群體也相對更加狹窄。直到2013年的《紙牌屋》出現,這是Netflix出品的第一部原創劇集,這出政治諷刺劇一經播出後便在全美掀起了觀看熱潮,同時版權賣到澳洲、俄羅斯、印度等多個國家,憑借此劇,Netflix也首次亮相北美電視界最具權威的獎項金球獎和艾美獎,收獲了多達8項大獎的提名。
高質量的原創作品為Netflix擴展市場國界、提升訂閱用戶數量奠定了基礎,在2015年之前,Netflix的訂閱用戶都來自於美國和加拿大,直到2015年,Netflix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上線,Netflix的流媒體業務才終於拓展到了北美市場之外。也是在同一年,Netflix稍晚一步正式登陸日本,首次將業務拓展到了亞洲地區,與此同時,Netflix開始提供日本市場的原創內容,既包括電影、劇集,也涵蓋紀錄片和動畫,其中Netflix制作的改編自芥川獎獲獎小說《火花》的原創劇集,一經播出後便在整個亞洲地區收獲廣泛好評,其後又推出了《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哥斯拉:怪獸行星》等多部口碑力作。日本既是Netflix展開合作的首個亞洲國家,也是Netflix推出原創作品最多的亞洲國家。
日本之後,Netflix繼續在亞洲地區拓展業務,在2016年1月,Netflix同時在韓國、印度、泰國等亞洲國家上線,並投入原創作品的制作,Netflix在韓國制作的第一部電影《玉子》入圍了戛納電影節,此後Netflix又開始進軍劇集和綜藝領域,由其打造的喪屍題材劇集《王國》一經播出後便廣受好評,此後Netflix又制作了《因為初戀是第一次》《喜歡的話請響鈴》等多部韓劇,並打造了真人秀節目《犯人就是你》。而截止2018年,Netflix也分別在印度和泰國制作了三部本土作品。Netflix進軍亞洲的前兩站選擇了作為亞洲文化輸出大國的日本和韓國,而針對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的戰略部署,也體現了其進一步進軍亞洲市場的決心。
從購買版權到原創定制,Netflix正式進軍華語市場
與日本、韓國相比,有著更廣闊市場的中國顯然是Netflix不願捨棄掉的重要板塊,也是其全球化戰略中不可忽略的重點區域。實際上,早在2015年Netflix就已經開始尋求進軍大陸市場的可能,並招募相幹的中文翻譯人才,但由於種種原因使得這一計劃最終擱淺,直接展開影視合作不再可能,於是Netflix開始尋求與中國本土公司展開版權業務的合作。
從2017年底開始,Netflix與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多家中國大陸視訊平臺展開合作,突破以往單片簽約的限制,以官方授權播放平臺的形式,獲得相幹影視劇播出的權利。在Netflix引進的一系列大陸作品中,包括優酷制作的原創劇集《白夜追兇》、愛奇藝翻拍的《殺無赦》、動畫電影《未來機器城》《全職高手》、劉若英執導的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李易峰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以及今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等,通過購置這些獲得票房和口碑認可的優質作品的版權,成為了Netflix曲線進軍華語市場的選擇。
在2018年,Netflix在內容上投入了130億美元,這其中除了包括在全球購買版權外,還包括制作1500小時的原創內容。作為大華語地區的重要一環,Netflix於2016年1月正式登陸臺灣,幾乎和其他亞洲地區零時差上線,彼時也是Netflix進軍海外市場的重要階段,此後Netflix又與三立電視公司展開內容合作,獲得近30部台劇和臺灣電影的播映權。在今年秋季,Netflix一口氣宣布了三部華語劇的播出時間,這其中便包括2018年開始制作的《罪夢者》。以臺灣市場為跳板,Netflix也終於擺脫了過去一昧購置版權的情形,原創華語作品的出現,讓Netflix與大陸市場的距離也更近了一步。
和以往單純購置版權不同,《罪夢者》由Netflix一手制作發行,主創班底均來自於臺灣,並且Netflix深度參與了選角工作,邀來了臺灣知名演員張孝全、賈靜雯等主演。《罪夢者》於去年10月正式由Netflix宣布開拍,時隔一年後,《罪夢者》在Netflix正式上線,除了華語地區外,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Netflix用戶均可觀看到《罪夢者》,而Netflix也終於第一次將印有「Netflix原創」標簽的華語作品帶到了全世界。
HBO、FOX之後,Netflix的華語之路能否一帆風順?
實際上,早在Netflix宣布制作華語劇集之前,其在流媒體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HBO就已經開始布局華語市場。在2017年,由HBO旗下亞洲流媒體平臺HBO Asia推出首部華語劇集《通靈少女》,通過HBO Asia平臺,這部劇集在亞洲23個國家及地區同步播出。
在今年3月,HBO Asia繼續推出了另一部華語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劇集涉及到了新聞媒體困境及精神分裂症等社會現實性議題,一經播出便獲得上佳的口碑,並獲得金鐘獎多項獎項,是HBO在華語劇集領域打下的漂亮一仗。與此同時,福斯旗下流媒體平臺FOX+也在2018和2019年接連推出了《東方華爾街》《心冤》兩部原創華語劇集,並取得了良好回饋。
與HBO一樣,在進軍華語市場的過程中,Netflix選擇了受眾面更廣的台劇,《罪夢者》打頭陣,而後是另外兩部《極道千金》和《彼岸之嫁》。在已經播出的《罪夢者》中,劇集雖然也像《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樣,聚焦了一系列本土社會性議題,不過,由於Netflix和《罪夢者》導演陳映蓉之間在制作上的分歧,導致劇集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低於預期,第一集就因混亂的時間線導致不少觀眾抱怨《罪夢者》的剪輯「不明所以」,目前劇集在豆瓣上的評分僅有6.6分,爛番茄切新鮮度也僅有50%。
實際上,Netflix與陳映蓉之間的矛盾從劇集開拍初期就已經顯現,《罪夢者》最初的原定名為《擺渡身》,Netflix定下的導演也並不是現在的陳映蓉,而是另一位臺灣導演柯汶利,但因柯汶利無法繼續進行拍攝,Netflix不得不找來導演陳映蓉頂替。劇本兩度易手後,好不容易能夠順利開拍,但Netflix與陳映蓉之間又就剪輯、配樂等諸多環節產生分歧。一方面Netflix希望重新調整劇集順序,將重頭戲放在前兩集,另一方面陳映蓉堅持使用導演剪輯版不願讓步,導致雙方爭執不下,最終在Netflix國際原創總監Erika North的調和下才最終達致妥協,雖然兩方意見達成一致,但在Netflix的干預下,這一版本的《罪夢者》顯然已非陳映蓉最初想要呈現給觀眾的模樣。
相比《我們與惡的距離》所取得的成就,Netflix在華語地區的首次嘗試似乎並不盡人意。不過,好在Netflix的底氣夠足,手握三部原創華語劇也讓其有足夠的資本試錯。在接下來,Netflix還有另外兩部類型各異的華語劇集即將上線。與《罪夢者》類似的,《極道千金》和《彼岸之嫁》也選擇聚焦本土故事,前者以臺灣擅長的青春言情劇風格講述愛情故事,後者則通過懸疑故事來呈現中國民間民俗和超自然元素。
從Netflix這三部華語劇集看來,將其自身的制作經驗與具有本土特色和風格的故事結合起來,是Netflix當下進軍華語市場的主要戰略。面對HBO、Amazon等諸多業內競爭對手,Netflix下一階段除了繼續擴展海外國界外,更應該保量提質,由HBO制作的華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今年取得了優異的成就,證明了海外流媒體參與制作的華語劇集同樣能獲得市場認可,優質的作品更不會被觀眾拋棄,而華語市場巨大的受眾群體決定了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Netflix等流媒體公司擴展國界的戰略重點。
結語
11月,《罪夢者》在Netflix正式上線,同樣也是在11月,由蘋果和迪士尼兩家公司推出的流媒體平臺也正式與觀眾見面,銀幕下各家流媒體公司間的混戰正愈演愈烈,銀幕上,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行業領軍者正嘗試先發制人,搶先一步將國界拓展至華語市場,推出一部部華語作品。一方面,隨著華語文化圈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未來必將有更多流媒體平臺加入華語市場的爭奪中,另一方面,如何發揮平臺和資源的優勢,為觀眾量身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和現實意義的作品,從而為平臺訂閱用戶帶來實際增量,在這場海外市場戰役中脫穎而出,成了Netflix們下一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編輯 | 都欣
>《紙牌屋》《喜歡的話請響鈴》幕後公司推出原創華語劇《罪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