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健康北京建設規劃發布 33項主要指標11項重點任務勾勒新藍圖

  

  

  

  

12月29日,《「十四五」時期健康北京建設規劃》向社會公布。當天,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市體育局召開相幹媒體溝通會並介紹,規劃在編制中首次打破部門壁壘,將醫療衛生、體育健身、生態環境等領域統籌融合。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每萬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將達到1.75人,按照不少於4.5托位/千人的標準配置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占比超過80%。
溝通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十四五」時期健康北京建設規劃》立足首國都市功能定位和人民健康需要,注重「三新兩高兩首一突出」,即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堅持首都特色、首善標準;突出公平正義。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的健康服務體系將與首國都市戰略定位、人民健康需求更加匹配,強大的現代化公共衛生體系和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優勢和作用進一步發揮。首都體育事業發展水平加快提升,形成政府主導有力、社會廣泛參與、市場迸發活力、公共服務豐富的體育發展新格局。高品質健康服務更加公平可及,健康科技創新更富活力,健康環境更加優美宜居,健康生活方式全面養成,健康文化深入人心,市民健康素養達到新水平。
《規劃》提出了33項主要指標。除了人均預期壽命等經典健康指標外,還增加了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等回應民生關切、體現人民大眾對高品質生活追求的指標。
聚焦「更完善的體系」「更健康的生活」「更優質的服務」「更堅實的保障」,《規劃》提出4個板塊11項重點任務。其中,健全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方面,《規劃》提出,構建強大的現代化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構建新型傳染病防治體系,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到2025年,每萬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達到1.75人。全市急救站點增至465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平均反應時間小於12分鐘,急救呼叫滿足率不低於95%。建設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加大服務模式創新力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機制改革。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70%,每區至少設置1家安寧療護中心,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達到1800張,每10萬常住人口配備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8.2名,市屬醫院預約就診率大於90%,基層診療人次占總診療人次比例達到55%,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中醫非藥物療法比例達到100%。
促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規劃》提出,營造安全宜居的健康環境,到2025年,實現國家衛生區全覆蓋,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培育健康人群,促進健康行為養成,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3%,中小學生每天參加校內體育鍛煉時長達到1小時以上。構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冰雪運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十四五」時期全市新建380塊社會足球場地,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大幅增加,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2平方米以上,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數量達到1.25塊。每年舉辦市級以上大眾體育賽事活動不少於500項,確保「大眾天天有活動、社區(村)月月有賽事、街道(鄉鎮)年年有運動會」。
提升健康服務質量和品質方面,《規劃》提出,加強健康服務與人口社會服務融合發展,優化婦幼、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到2025年,按照不少於4.5托位/千人的標準配置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占比超過80%。推進醫藥健康創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推進體育賽事新發展,推進高科技體育領域新應用。推進京津冀健康事業協同發展,在區域衛生健康發展、養老服務、疫情聯防聯控等方面加強協作。
夯實健康支撐和保障方面,《規劃》提出,建設多層次、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強化投入機制,完善醫療保障政策,建立智慧醫療健康資訊支撐體系。推進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格局,完善健康法治體系,讓全體市民都有機會參與健康北京建設。

  

  

  

  

  文:崔芳

  編輯:郭蕾

>「十四五」健康北京建設規劃發布 33項主要指標11項重點任務勾畫新藍圖

心經有熱不可忽視 用導赤散來解決它

尋夢園

​年輕人要不要每天補充一粒維生素?會有危害嗎?

尋夢園

豬油,到底是保護心血管還是傷害心血管?經常吃飯的人了解一下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