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均預期壽命將超79歲!還有這些健康「小目標」

  

  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9歲、

  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5.5個、

  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

  控制在25%左右……

  1月12日,作為省重點專項規劃之一,《廣東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為《規劃》)在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布,提出了20個主要發展指標,並強調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公衛體系建設和重點疾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同日,省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朱宏等解讀《規劃》。

  20個發展指標

  朱宏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按照「強基層、建高地、促醫改、保健康」的工作思路,加快構建「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建設健康廣東、打造衛生強省。通過這一系列「組合拳」,廣東衛生健康事業闊步發展、成效顯著,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廣東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5年的77.1歲已經提高到78.4歲,孕孕婦死亡率從11.56/10萬下降到10.18/10萬,嬰兒死亡率從2.64‰下降到2.13‰,人民大眾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十四五」時期,廣東提出了1個總目標和20個發展指標。「1個總目標就是到2025年健康廣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醫療衛生發展和健康服務保持國內先進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個發展指標涵蓋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健康保障四大類。」朱宏說。

  這些發展指標包括: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9歲、孕孕婦死亡率控制在8/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30%以上、國家衛生城市數量占比持續提升、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5.5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等等。

  鞏固「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

  對標國際一流,鞏固基層網底

  朱宏表示,《規劃》的第3至11章主要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重點任務,概括起來主要是五個方面,首先是大力鞏固「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

  內容包括對標國際一流,集中優勢資源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群和廣東省國際醫學中心建設,深入推進中醫藥強省、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發揮高水平醫院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市域整體醫療水平和縣級醫院臨床專科能力提升,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

  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第二是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進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三醫聯動」、行業綜合監管等重點改革。

  《規劃》顯示,就推進公立醫院發展,要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就深化醫保改革,要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探索「互聯網+醫療服務」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就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方面,對老年人和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病病人實施基本藥物免費或定額付費政策等。

  加快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

  3所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均在廣州

  三是加快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加快建設現代化疾控體系,提高衛生應急能力和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優化重大疾病防治策略,強化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健全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朱宏表示,在提升疾病預防控制現代化水平方面,廣東將重點推進「1+6+N」工程。「1」是指推進省級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設,爭創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6」是指將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韶關、湛江6個重要港口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陸路門戶的疾控中心,建設成加強型生物安全二級防護水平實驗室;「N」是指分層分級提升市縣疾控中心核心能力,將一批粵東粵西粵北市級疾控中心建成省公共檢測實驗室,鼓勵有條件的市建設公共衛生重點實驗室。

  《規劃》明確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省級層面,建設廣東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廣東省傳染病醫院),依托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設3所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市級層面,建設25家傳染病醫院或綜合醫院可轉換傳染病區,構建城市傳染病救治網路。縣級層面,推進57個縣的77家公立醫院規范化可轉換傳染病區建設。

  慢病綜合防治方面,《規劃》也提出了目標,到2025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到43%以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縣(區)覆蓋率達95%,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所有地市覆蓋率達100%。

  深入推進健康廣東建設

  補齊公共體育場館短板

  四是深入推進健康廣東建設。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方位干預主要健康因素。強化生育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一老一小、殘疾人、職業人群等健康保護,保障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大力發展社會辦醫,深入推進醫養康養融合,積極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

  《規劃》提出,加大公共體育場館建設力度,補齊公共體育場館短板,加強健身步道、 騎行道、登山步道、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社會足球場地、田徑場、戶外運動營地及公共服務設施等場地設施建設。到2025年,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加大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免費低收費開放力度,努力構建全省15分鐘健身圈和珠三角核心地區10分鐘健身圈。

  生育政策配套方面,推進落實計劃生育獎勵假制度和配偶陪產假制度,鼓勵各地積極探索試行育兒假等制度鼓勵用人單位為孕期和哺乳期婦女提供靈活的工作方式及必要的便利條件。

  健全完善健康優先發展保障體系

  推進粵港澳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完善重症傳染病人會診機制

  五是健全完善健康優先發展保障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技創新和生物安全能力,發展數字健康,推進健康灣區建設與國際合作,加強衛生健康法治建設,加大衛生健康事業投入,全面構建廣東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體系。

  《規劃》提出,要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協調發展和粵港澳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創新,探索打通衛生健康方面的機制性障礙。具體包括鼓勵港澳服務提供主體按規定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支持粵港澳三地共建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完善區域內重症傳染病人會診機制和緊急醫療救援聯動機制,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開展跨境轉診合作試點。鼓勵港澳具有合法執業資格的註冊醫療專業技術人員來粵短期執業。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指定醫療機構為灣區居民提供高水平的醫療用藥用械條件等。

  廣東特色在於「兩個堅持」 「六個注重」

  新增發展普惠托育體系等內容

  「縱觀整個《規劃》,有鮮明的廣東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堅持’‘六個注重’。」朱宏說。

  「兩個堅持」分別指堅持「大衛生、大健康」和「預防為主」的理念,和堅持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理念。「我們在‘十三五’的基礎上新增了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托育體系等內容,大力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在全社會加快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表示,《規劃》全文一共有26處提到「改革」、44處提到「創新」,提出了「加快構建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療保障制度」「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立健全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等一系列舉措。

  「六個注重」指更加注重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大力發展公共衛生,更加注重衛生健康數字化轉型,更加注重嶺南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更加注重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雙區」引領作用。

  朱宏表示,下一步,廣東將認真抓好規劃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努力完成各項發展目標和重大計劃,不斷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全方位謀劃推進廣東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打下更加堅實的健康基礎。

  來源: 大洋網

>廣東人均預期壽命將超79歲!還有這些健康「小目標」

保護個人健康,做好疫情防控!人人都是第一責任人

尋夢園

什麼是健康?

尋夢園

深受大眾喜歡的健康營養食品—燕麥,有哪些功效?怎麼吃最營養?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