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因衛生棉哭訴是不是「矯情」,本不需過多討論

  

  特殊地步中,一片衛生棉、一個饅頭一樣會成為情緒崩潰的導火索。考慮到需而不得、求告無門的背景,我們可以充分諒解這份「失禮」。

  最近,一篇出自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協會主席吳克敬的文章《紮在長髮上的橡膠手套》引發輿論爭議。文中吳克敬讚美了西安疫情中忘我抗疫的兩位女性後,批評了此前引起熱議的「因衛生棉而向防疫人員哭訴」的一名西安女子,稱「疫情當前,什麼矯情,什麼小姐做派,是沒有用的」。正是「小姐做派」一語,讓吳克敬招來眾多指責。

  面對「不尊重女性」的指責,吳克敬回應稱,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疫情當下,大家都不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下確實不好提供衛生棉,希望大家「不要抱怨」,也不要那麼矯情。他強調自己從未有過不尊重女性的想法,自己一直以來都崇拜女性。還說「讓大家批評吧,疫情當中,還是要理解每個人。」

  從回應來看,吳克敬在解釋的同時,把強加於人的「小姐做派」帽子悄悄取走了,但依然繼續給「矯情」帽子灌註水泥。看上去,比起《紮在長髮上的橡膠手套》一文的疙疙瘩瘩,此次回應表現出的話語通順度提高,但解釋所折射的個人態度,仍讓人略感失望。

  身為俗世中人,我們都得明白一個常識:即便個體的哭訴和求援方式不夠完美、存有瑕疵,甚至讓有些人感到不舒服,但這份哭訴和求援背後的無奈、崩潰也不該被忽視。何況,拿哭訴衛生棉困境的女子和抗疫女性作比,純屬把不同層面的事攪到一起。

  衛生棉是不是疫情下的必需品,向人哭訴是不是矯情,本不需要做一番討論。因為,非親歷者並不能體會其中的尷尬與苦痛。特殊地步中,一片衛生棉、一個饅頭一樣會成為情緒崩潰的導火索。那位女子沖著防疫人員大喊大叫,在公眾看來,這種表現當然有失禮之處,可要是考慮到需而不得、求告無門的背景,我們可以充分諒解這份「失禮」。

  進一步講,來自市民之口的「難以容忍」,其實才是表層之下真正亟待解決的問題。一片衛生棉、一個饅頭,折射的是疫情防控中某些環節的不到位、不貼心。不去深度分析和呼籲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卻對市民表達意見的方式橫加挑剔,這不是本末倒置、吹毛求疵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評價的權利。這位作協主席的「嗆聲」,自然也隻代表他自己。但如果罔顧民生痛點難點,動輒揮舞大棒,厲言「引導」他人的話語表達更「準確」、做派更「得體」,這種風氣也需要警惕。誰都不該站在道德高地抑制他人的需求表達。

  誠然,疫情防控期間,各方都需相互理解。但很多市民在困境之中發出的聲音,都是現實而具體的,並非是要苛責什麼。面對這些聲音,面對人們普遍反映的問題,以實打實的工作撫慰人心,以到位的溝通獲取公眾的諒解和理解,這才是正確的關切方式。相信此次輿論反應不僅給西安作協主席,也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伍裡川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評論丨因衛生巾哭訴是不是「矯情」,本不需過多討論

《公子,我娶定你了》定檔,「小版李敏鎬」古裝造型帥極了,追起

尋夢園

作品部部8分+的實力派,這次也栽了?

尋夢園

全程無碼,破尺度的台劇又來一部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