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書蟲眼中的《雪中悍刀行》是怎樣的?

  最近身邊都在討論《雪中悍刀行》,有人說越看越上頭,又有人直接開懟是雪中爛刀行,聲音可謂是兩極分化。不可否認《雪中悍刀行》小說確實挺有意思的,但原著有多牛逼真的稱不上。徐鳳年心懷家國天下、闖蕩江湖不斷升級打怪的人設,不就是翻版段譽、韋小寶嗎?說到底還是在金庸老爺子畫的圈裡兜兜轉轉,這種橋段80後看太多了。禮貌提醒,接下來要說一大段書粉可能覺得不好聽的話,要人身攻擊請自行繞道。

  首先聊一下選角,拋開小說人均美女的描述,其實薑泥的倔強、青鳥的清冷、紅薯的媚、魚幼薇慵懶這些設定,女演員形象貼合,演繹也算完全合格。最讓人驚喜的是張天愛飾演的南宮仆射,一襲白衣出場又仙又颯,氣質和扮相甚至有點經典港片女俠的味道了,像驚艷了一代人的東方不敗和趙敏。

  再說一下還原方面。書粉比較關註三十萬北涼鐵騎,以及徐氏父子的謀略城府這部分內容, 這也是現階段吐槽最多的。然而作為理智的觀眾,看到張若昀將徐鳳年佯裝紈絝、藏拙於外的一面演得活靈活現,前一秒是衣衫襤褸的天下第一紈絝,換上錦衣華服竟能縝密推理審查犯人,絲毫不跳戲,這個選角起碼是本人心中的徐鳳年了。在小說中,外型自帶老版三國曹操梟雄氣質的胡軍,把徐驍蕩平江湖一代霸主的人設給演活了,完全演出了遠超過小說裡的霸氣和老謀深算的心計。

  更別說飾演劍九黃、李淳罡、王重樓這些配角,都是耳熟能詳的老戲骨,每一個人都如同書中走出來的人物,能把這樣的演員陣容組合起來,談何魔改?

  至於被詬病的實景拍攝和慢動作打鬥,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書粉在閱讀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想像,不談換哪部劇都遠不及的完美標準,但就武俠劇的定位而言,已經達到高還原水準,整體上更適合當下審美。

  總結來說,沒必要一定要以小說的標準,去傲慢地審視一部電視劇。《雪中悍刀行》確實代表一代人的武俠審美,但把《雪中悍刀行》劇集偏執地噴成「爛刀行」就大可不必,畢竟選角、還是敘事節奏,制作還是肉眼可見的走心。

  作為書迷,看到喜歡的作品影視化,即使不盡如人意也還是好事,畢竟讓你喜歡的作者、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了。當年那麼多金庸劇,當下那個年代看上眼的觀眾有多少?然而現在都成了無可替代的經典和難能可貴的童年回憶。眼光放遠一些,說不定這部《雪中悍刀行》也會在多年之後,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呢?

>武俠書蟲眼中的《雪中悍刀行》是怎樣的?

白瞎了這神仙陣容,又一部華語片爛到家了

尋夢園

「一些美只能存在於特定的光影中」——品讀《陰翳禮讚》

尋夢園

《手可摘星辰》定檔3月4日「破次元」甜蜜愛戀撩動少女心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