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汽車紅黑榜十大質量風波:福特進水、特斯拉起火……

  

  汽車質量,向來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人們衡量一款車及至一家車企合格與否的標準。而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裡面,涉及汽車產品設計、制造方面的質量問題,時時被曝光。

  其中,有的已經被定性為設計上的瑕疵,也有的確實存在質量問題。有些企業年度召回次數及數量「奪冠」,也有的品牌在投訴數量上「名列前茅」,雖然應該客觀看待,但在消費者心目中,這些數據排名始終太刺眼。

  無論如何,有的涉事品牌或產品受關註度過高,事件一經曝光,已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可以說,上榜的這些代表案例,不管其定性如何,均使其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造成了影響。

  在此,南都汽車質量觀察室帶大家重溫2021年國內十大產品質量引起的風波。

  一汽大眾

  探嶽顆粒捕捉器堵塞

  事件回放:

  去年以來,在一些業內汽車投訴類平臺上,大眾探嶽延續數月穩居投訴量榜首。幾個月內,數百名車主投訴一汽探嶽安裝的顆粒捕捉器導致車輛的油耗高得離譜,同時還出現啟停失效、動力不足的現象。

  有車主反映,開始幾個月使用還很正常,後來就出現油耗翻倍現象。其車輛百公里綜合油耗平均值約為8L-10L之間,從第四個月開始,油耗基本上維持在15L以上的水平,有時還達到了17L以上。某些知名網購平臺上,更是出現了「代跑高速服務」,讓人大開眼界。

  多名車主告訴南都記者,經銷商通過讓他們「跑高速、回店再生」的方法解決,這使他們感到不滿。甚至有經銷商提出用數百元至一千元加油卡作為補償,換取他們撤銷投訴。

  點評:

  這次的顆粒捕捉器風波,可以視為是車企為適應國內尾氣排放最新標準,被迫在短時間內推出的產物。雖然業界對「國五切換國六」的時間過短頗有微詞,普遍認為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而各大品牌在技術處理手段上也存在不同。像大眾採取的這種取巧手段,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推出過程中又不夠嚴謹,就更容易出現問題。

  長安福特

  翼搏及福克斯變速箱進水問題

  事件回放:

  去年央視315晚會上,長安福特成了主角之一。長安福特翼搏、福克斯車型因變速箱進水引發故障,廠家與4S店刻意隱瞞,被央視曝光。

  據央視報導,長安福特翼搏、福克斯兩款搭載福特幹式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在車主正常使用車輛時出現了行駛出現嚴重頓挫、異響、失去動力,無法正常加減擋位等現象,在經過4S店拆解檢查後發現,導致故障的原因系變速箱進水導致的生銹造成,原因為車主使用不當造成。

  4S店始終認為,導致變速箱進水生銹的車主,需要自行承擔幾千元到一萬多元不等的維修費。有車主卻發現,車輛沖水過程中,由於集雨板縫隙不完全密封,水會恰好流入變速箱連接處,這才是導致變速箱進水的主因。經過調查證實,變速器進水也並非用戶涉水等原因導致,也非使用不當造成。真實原因是車輛在設計上存在缺陷:由於集雨板有個洞,洗車或雨天時,水滴會往下滴。而水下滴的地方,剛好是發動機和變速器的結合處。時間一長,水滲透到變速器內,導致生銹。

  隨後在媒體暗訪調查時發現,長安福特以及4S店事實上多年前便已經有解決方案,並發布在廠家服務公告中。但廠家和4S店卻並不主動告知車主,只是在維修時會悄悄進行補救,而對正常使用的車輛,車主們卻並不知道車輛存在安全隱患。

  點評:

  去年開始,長安福特正走在回暖的路上。但這次的翼搏及福克斯變速箱進水問題,以及經銷商在此事中表現出來的掩飾做法,卻會使長安福特品牌口碑繼續受到打擊。

  特斯拉

  在地下車庫起火

  事件回放:

  去年8月22日,廣州一輛早期進口的Model S在某地下車庫發生起火事故。現場冒出大量濃煙,並伴有火光,所幸事發時旁邊沒人。事故導致停放在其左邊的一輛豪華車型受損,同時車位上的一個特斯拉充電樁被燒毀。據了解,事故車輛在事發前並沒有發生過碰撞。

  事實上,2019年,在上海同樣發生過類似的Model S車庫起火事件,當時特斯拉還通過在線升級的方式,優化了Model S和Model X的充電和熱管理系統。從2020年開始,國產特斯拉也逐漸把搭載原來使用的三元鋰電池更換為磷酸鋰電池,後者在成本和安全性上具備優勢。

  在業界人士看來,這類車輛自燃事故存在多方面原因,僅僅將自燃歸咎於車輛電池的說法,並不全面。比如電池前期熱管理不足,加上高溫季節內部溫度偏高,就可能引起電池熱失控;如果充電樁與車輛的匹配度不夠,也會導致自燃事故;而車輛本身質量不可靠,更容易引發這種事故。

  對於去年曾經發生過的起火事件,特斯拉並沒有每次都對車輛起火原因作出正面回應。而且對於電池熱失控的情況,特斯拉也並未正面回應電池是否存在起火方面的質量問題。

  點評:

  可以說,去年不單是特斯拉,包括蔚來、威馬、小鵬、廣汽埃安等品牌,都因為各種原因出現過車輛起火事件。因此,這也是造車新勢力及至傳統車企都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說,車輛在行駛狀態下,經過激烈碰撞後起火,還有各種理由解釋。車輛在靜置狀態下也發生了起火,就不是那麼容易解除人們對產品質量的顧慮了。

  BMW

  iX3動力電池故障

  事件回放:

  去年,不少BMWiX3車主表示車輛無法啟動、無法充電等故障,後廠家檢測後得知原因是「電池單元中存在冷焊接點松動可能,嚴重時導致車輛失去動力造成交通事故」。

  有車主指出,這次問題的發生,為BMW廠家出廠的技術缺陷,是高壓電阻的焊接問題,由BMW4S店打開整車電池組,更換故障的電池組。而維修後造成多種後果,如新舊電池不能融合、整車電池組的密封性不能保證、電池的使用壽命也受到了影響。因此,需要整車更換電池組。隨後廠家以「技術升級」的名義讓車主們到店升級程序,並且BMW還強調此次只是「升級」,而非「召回」。

  不少車主們卻認為,這就是一次召回,BMW美其名曰為升級,其實是在偷換概念。對於車主們來說,他們擔心剛買沒多久的車輛就要進行如動力電池組拆解這樣的大修,會影響到車輛穩定性,而廠家又以「技術升級」為由處理車輛電池問題。

  直至去年12月24日,華晨BMW汽車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21年12月24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從2021年4月30日到2021年8月27日的國產iX3電動汽車,共計1974臺。並指出,召回範圍內因部分車輛的動力電池內部觸點系統插接口針腳處焊接質量不良,可能導致溫度/電壓實際值和測量值出現偏差。當偏差值超過設定的安全值後,車輛會啟動電池系統失效保護模式,出現故障碼或報警提示資訊,並切斷動力電池輸出,造成車輛行駛中動力中斷,存在安全隱患。

  點評:

  正常來說,汽車電池出現問題,車企第一時間發起召回,並延長質保時間,能夠將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如果在車主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把人家的電池換了,不僅侵犯了消費者權益,更增加了車主的顧慮,以及對品牌的不信任。

  理想

  安全氣囊總不彈出

  事件回放:

  2021年6月份的一次事故中,理想ONE開的太靠近半掛車,然而氣囊卻沒有彈出。從網上視訊來看,該輛藍色的理想ONE前臉受損嚴重,且駕駛側車頭也發生嚴重的損毀。

  據車主表示,事故發生時,車輛以40米/小時的速度行駛。當開的太靠近了一輛半掛車後,雖然車輛受損嚴重,但這臺車的氣囊卻沒有彈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事故在一年前就曾發生,2020年的9月、10月,理想汽車曾兩次涉嚴重交通事故,而安全氣囊均未彈出。有網友對此調侃稱:看來又是撞擊角度不對吧。此事一經曝光引發網友熱議。還有業界人士稱,該車安全氣囊未彈出,說明產品設計存在缺陷。後來,理想汽車向媒體回應,產品不存在任何設計缺陷及安全問題。

  理想汽車稱,用戶沒有任何受傷,A柱很好地承受了碰撞的撞擊力。此外用戶把油門當成了煞車,在碰撞的瞬間油門開度100%。另外從碰撞角度來看,該車屬於左側10%的碰撞,碰撞加速度只有3g,而保險杠沒有受損,氣囊是不會引爆的,這是為了用戶整體安全和成本考慮。再次強調A柱承擔了這次碰撞的沖擊力,也證明車輛在小角度碰撞時候的安全性。

  不過,在2021年國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參與測試的理想ONE曾經一撞引起爭議。在備受關註的正面25%偏置碰撞中,理想ONE的A柱出現輕微變形,氣囊以及側氣簾均正常工作,不過約束系統表現較差,側面頭部安全氣囊打開後的覆蓋範圍有限,安全帶對假人約束力有限,導致前傾過度,最終約束系統與假人運動項目獲得了A(良好)評級。另外,在側面碰撞中,碰撞後B柱與駕駛員座椅中線之間的距離為25.5公分,評級為G(優秀)。對此,人們提出質疑該機構的評價標準讓人看不懂。畢竟,理想ONE的駕駛艙明顯變形,車輪侵入駕駛艙,儀表臺下部都磕到假人膝蓋。最後得到的車內成員安全指數評價居然是優秀。

  點評:

  除了特斯拉,理想汽車在2021年引起業界關註的話題顯然不少。尤其是這種事故引起的產品質量爭議,從年初到年底,都沒讓該企業的公關團隊「省心」。

  特斯拉

  Model 3「煞車失靈」

  事件回放:

  2021上海車展上,一位身穿「煞車失靈」字樣T恤的特斯拉女車主,站在特斯拉展車頂進行維權,開啟了一場特斯拉與車主維權拉鋸戰的帷幕。

  據維權女車主張女士介紹,2021年2月21日,她與父母及1歲多的小侄女外出旅遊返程途中,其父親駕駛的Model 3,行駛到341國道段村紅燈路口時煞車突然失靈,開的太靠近了兩輛車後,撞到了路邊水泥防護欄上。

  針對此事,特斯拉於2021年3月10日作出回應,將該事故確定為因違章駕駛導致的車主全責事故,並稱「經過對相幹數據進行分析,未見車輛制動系統異常」。同時,特斯拉中國公關團隊表示,後臺顯示,該車輛出事時嚴重超速,涉事司機是在最高限速80km/h的國道上以118.5 km/h的速度駕駛。

  後來,雙方分歧較大,一直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直至2021年12月24日下午,該案一審結束,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法院也尚未當庭宣判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除了這樁影響最大的維權事件,關於特斯拉「煞車失靈」的事故,也曾經多次曝光。當然,有部分事故已經過交警鑒定,屬於駕駛者操作不當造成。也有部分至今引起消費者的質疑。

  去年3月11日,海口一名特斯拉車主在停車場停車時,車輛在延續踩煞車的情況下無法停下,導致撞上護欄。之後,特斯拉售後人員駕駛另一輛特斯拉汽車到現場模擬事故情況時,也遭遇了類似情況。對此,特斯拉方面表示,後臺數據顯示,車主反映的情況,當時事發時系統正常運作沒有問題,而售後人員駕車遇類似問題,是車輛ABS防抱死系統正常工作,沒法讓車在很短的距離之內完全剎住。

  去年5月21日,杭州蕭山一輛Model 3在地下停車場低速行進時,突然加速撞向牆體。車輛被送去維修後,又無故三次突然加速。特斯拉回應稱是車主操作失誤。但車主也表示特斯拉檢測完後,行車記錄儀中數據被刪除。

  早在去年2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曾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以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OTA)等問題,共同約談了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要求其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加強內部管理,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點評:

  自從「車頂維權」事件開始,圍繞著特斯拉車輛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出於煞車失靈還是人為不當操作,一直成為業界熱議話題。但無論如何,上海車展女車主維權事件,已經上升成為一次回饋熱烈的社會公共輿論事件。

  英菲尼迪

  QX60變速箱故障

  事件回放:

  2021年央視315晚會上,英菲尼迪進口QX60被曝光變速箱故障問題。其中,劉先生的兩驅卓越版在兩年時間內,延續因為異響、變速箱故障,在4S店兩次免費更換變速箱。然而,第二次更換變速箱2個月後,又發生故障,車子突然發生巨響,油門和煞車相繼失靈。經4S店檢測依然是變速箱故障,由於還在質保期內,第三次免費更換變速箱。

  4S店的內部人員也承認,類似經歷並不僅僅體現在他一個人身上。而且,該問題已經出現好幾年。像隨先生的英菲尼迪QX60兩驅版,3年之內因為異響抖動,延續3次免費更換變速箱,然而隱患仍然存在。據他反映,車子當時正常行駛在高架橋上,方向盤突然失去助力,煞車變得很硬,嚇得他一身冷汗。經過4S店檢測,仍然是變速箱損壞,但最後一次需要隨先生自己承擔145000元的更換費用。廠家說隨先生的車已經出質保了,需要自費更換變速箱。

  據透露,在一個500人的車友群中,就有200多人的車子反映出現其他各種問題。有車主表示,給油不走,油門踩到底沒反應。也有車主指出,時速100公里的時候突然失去動力,踩油門一點都沒有動力輸出,但是轉速表轉速還在動。對於車子出現的異響、頓挫及失去動力等故障,廠家給出的方案就是更換變速箱,然而這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不少人更換兩三次變速箱後,問題仍然存在。

  有車主覺得更加無法接受的是,廠商還就該問題讓他們簽訂協議,規定「雙方之間就協議的爭議事宜視為全部解決完畢。乙方自願放棄本次事件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損失或損害。」而且,該協議還並不是針對所有車主,有些車主根本不知情。

  據悉,英菲尼迪和車主簽署的延保從2年到20年不等,延保期限取決於車主維權的力度。按車主們的說法,是鬧得兇就長一點,鬧得少就短一點,不鬧的就不延保。有車主認為這個協議就是個封口費。而英菲尼迪官方宣布,決定將進口QX60變速箱的保修期延長至「8年或20萬公里」。

  點評:

  當產品的質量出現共性故障後,讓消費者一次次維修更換,仍然不能解決問題,這難免會讓消費者對其品牌及產品質量失去信心。而根據對方維權力度大小來制訂不同的應對措施,甚至通過「封口費」讓對方放棄維權,更是大錯特錯。這樣的操作,只會讓品牌形象更加受損。

  奔跑

  年度召回頻次、總量雙雙奪冠

  事件回放:

  2021年,國內乘用車企共計召回缺陷汽車約854萬輛,創下了近三年來的召回總量新高。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奔跑汽車,無論是召回頻次還是召回總量,都奪得了冠軍。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奔跑品牌共計備案召回超過20起,共計召回缺陷汽車達278萬多輛,占國內汽車召回全年累計總量約三分之一。其缺陷產品涉及車型,囊括進口和國產A級、B級、C級、E級、S級、GLA SUV、GLB SUV、GLC SUV、GLE SUV、GLS SUV、CLA、SLC、CLS、SL、G級、AMG GT、EQC等幾乎全系在售車型。

  以上涉及召回的車型,召回原因包括了諸多硬件和軟體問題,均被視為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故障。尤其是去年3月12日其備案召回公告中所顯示的車輛通訊模塊軟體的設計問題,召回涉及車型數量就達到了260萬輛。

  點評:

  如何看待汽車召回,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對於國人來說,多年來依然是一個敏感的詞語。汽車召回數量及頻次多,並不等於車企在質量問題上不負責任。尤其是能夠主動召回那種,也展現出企業負責任的態度。然而,作為消費者,對於愛車或者目標品牌及車型這種設計或者質量「缺陷」,情感上也是有些矛盾。至少在大多數人看來,在「年度召回榜」奪冠,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東風日產

  軒逸變速器、發動機異響

  事件回放:

  在投訴2020款日產軒逸車身異響問題時,根據部分車主的描述,行駛過程中發動機艙異響嚴重,像是兩個東西沒有合緊的摩擦聲。

  根據國內知名投訴類平臺的統計,發動機異響問題也成為2020款日產軒逸的典型故障,該車型除發動機異響外,反映較多的還有影音系統故障、變速器異響、發動機啟停系統故障、發動機變速器故障燈亮、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故障等。而又以影音系統故障投訴最為集中。

  在一些汽車投訴類平臺,涉及軒逸的車型產品及投訴類別,基本上在2018-2020款車型上體現的,均集中在變速器異響、變速器頓挫感明顯和發動機異響這些問題上。對此,東風日產並沒有正式回應。

  點評:

  作為2021年「銷量王」,日產軒逸的投訴數量在汽車投訴類平臺排名可入前五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該車的銷量也實在驚人。所以,如果綜合銷量和投訴量來計算投訴率,它的排名不會那麼靠前。但也要注意,日產軒逸所有投訴問題中,最受詬病的是變速器故障、異響等問題,都是近年不同年代產品的「通病」。而日產方面似乎也沒有提供更有效的解決措施,所以,一旦出現投訴,單從數量上都會顯得比較集中,也容易給人「問題不少」的印象。

  一汽大眾

  速騰變速器異響

  事件回放:

  在投訴大眾速騰的車主中,有車主指出,該車變速箱提速時存在異響,熄火也有異響,而且轉速不下去,掛擋有延時現象。有車主則反映,發動機聲音變大,有時在冷車情況下也有異響。而且,變速箱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也發現有異響頓挫現象,尤其是路況不佳時,響聲更大。有的車主則表示,變速箱支架到了冬天急加油或右轉彎時,就出現異響,在4S店修理過之後,不到一年又出現同樣的症狀。

  而在業內汽車類投訴平臺,關於一汽速騰的投訴類別中,關於變速器異響、變速器頓挫、制動系統異響及發動機異響這些問題最為普遍。對此,一汽大眾也沒有進行明確回應及並未提供解決方案。

  點評:

  在2021年,一汽速騰的銷量有些起伏不定,1-11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22.9%,基本上能夠在家轎前十名中站穩腳跟。但各種異響問題不斷,還是對消費者造成了困擾。在產品本身就存在瑕疵的情況下,還在售後服務方面難以作出有效的補救,日積月累,自然就會影響到品牌口碑及銷量了。

  南都記者 梁羅喆

>2021汽車紅黑榜十大質量風波:福特進水、特斯拉起火……

《特戰榮耀》成長版預告,不是演習!楊洋蛻變成戰士燕破嶽

尋夢園

這部熱播劇裡竟有這麼多溧水元素

尋夢園

小八卦,張雨綺和現男友,趙麗穎,袁冰妍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