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陽還是養陰,當代名醫李可與清末名醫王孟英,針鋒相對的理論

  在清末名醫王孟英的著作中,記載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醫案,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治邵可亭,孤陽喘逆,壯水清火之外,天生甘露飲,灌至二百餘斤,即梨汁也,病已漸平,僅誤於兩盞薑湯,前功盡墮。

  這則醫案大意為:這個病人的主症為很嚴重的陰虛,從而導致孤陽上逆,所以處以滋陰降火的治療方案,即醫案中所說的壯水清火,並輔助以大量的偏寒涼的梨汁,本來病情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了,但因為兩盞藥性溫熱的薑湯,導致前功盡棄。

  二百餘斤的梨汁卻毀於兩盞薑湯,是不是很有意思?

  為此王孟英總結到:陰難充長,火易燎原。

  上述案例是王孟英難以計數的醫案中的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例。王孟英一生著述頗豐,可謂著作等身,這其中就花費了很大的篇幅來論述「陰」要重於「陽」,以及濫用溫補的危害。

  最近經常讀李可先生和王孟英的書,二位醫學大家的觀點均是旗幟鮮明,著作又都是文采斐然,可讀性極強。並且二位的醫學觀念有著極大的不同,對比著讀會逼著你進行頭腦風暴,對於中醫知識的學習和領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通過調查了解到,現在尊崇並學習李可先生的人士有很多,我也追隨著成為了這其中的一分子。學習李可先生的著作,頗有撥雲見日的感覺。以前對中醫的學習很迷茫,學習起來多是漫無目的,而讀了李可先生的著作,不但大大增加了對中醫藥的信心,對中醫的學習也有了目的性,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當然,無論是王孟英,還是李可,抑或是其他醫家的著作,學習起來都應該既應該篤信,又應該存疑。篤信才能深入學習,存疑才能加速成長。

  而對比著學習王孟英和李可的著作,想讓人不存疑都是很難的,因為二者的很多觀點是那麼的截然不同,卻又都是有章可循,且經得起實踐的查驗。

  如果王孟英與李可能夠面對面地溝通,無疑將是水與火的碰撞,即便只是假設,那樣的畫面想想都會讓人忍俊不禁的。

  李可先生提出「但凡一處陽氣不到便是病」、「扶陽是真理,八法不可廢」的學術觀點,認為「現代人體質多虛,陽虛者十之八九,陰虛者百不見一;風寒濕為患十之八九,實熱證百分之一二」。所以在李可先生的醫案中經常可以見到附子、麻黃、細辛等溫熱藥物的大劑量應用的情況。

  李可先生的弟子關於李可學術思想研究和總結的書籍最近也很多,這對於學習李可先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但這類書中過於突出扶陽,而這是否是對李可先生學術的片面理解也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提出「小劑四逆湯常服,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一切外感必夾內傷,因此,麻黃湯、銀翹散、白虎湯決不能用,唯麻附細加烏梅人參甘草湯可通治一切外感。

  「古中醫派誕生於漢唐,開山鼻祖是張仲景,其傳人是孫思邈、傅青主、鄭欽安、彭子益、左季雲、溫碧泉、李可。」

  這些觀點都帶有明顯的片面性,有的觀點甚至有些可笑。而這些是否是李可先生的觀點頗值得懷疑,從字裡行間也是可以大體猜測得出這多是李可弟子推演出來的。

  這些都是學習李可先生著作時應該提起注意的。

  以下再談談王孟英的一些觀點。

  在王孟英的煌煌著作中,經常能看到因服用參芪桂附等溫補藥品而導致不治的醫案,,也屢屢提到「未服燥熱藥,猶可不死」、「肝陰素虧,內風暗動者,薑附極宜慎用」。

  這與李可先生的很多醫案中的用藥方法是有天壤之別的。

  而在王孟英著作中,還有如下一段理論,可以對號入座於李可先生的學術理論。

  附子

  「桂附回陽,在一二帖之間,萬一誤投,害亦立至,功過不掩,其性之毒烈也,概可見矣。奈眾人不知藥為治病而設,徒以貪生畏死之念橫於胸中,遂不暇顧及體之有病無病,病之在表在裡,但聞溫補之藥,無不欣然樂從,知其死於溫補而無怨悔也。

  乃衣缽相傳,不必查其體病脈證之千頭萬緒,僅以溫補之品二十餘味,相迭為用,即成一媚世之方。

  且托足《金匱》之門,摹擬腎氣之變,蓋知熟地之陰柔,可縛桂附之剛猛,誤投不至即敗,偶中又可邀功,包藏禍心,文奸飾詐,何異新莽比周公,子雲學孔聖?人以其貌古人而口聖賢也,多深信而不疑。

  上述兩種針鋒相對的學術思想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肉桂

  我對李可先生的學術思想是很認可的,因為在我的工作範圍中也確實發現現代人,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多是以陽虛為主的。而且根據李可先生的治學經驗進行了一些應用,效果也是非常神奇的。

  但由此是否就可以說明王孟英的學術思想是錯誤的,或者不值得學習了呢?

  當然不是!地區不同、氣候不同、水土不同、季節、飲食不同、風俗不同,都會使人體體質出現很大的差異,並且疾病的發生機制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王孟英也有很多應用真武湯、理中湯的案例,李可先生也常用引火湯等滋陰降火的方子,並有辟穢解毒湯傳世。而能成為一代名醫,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轉變,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名醫並不是天生的。都需要經歷過很多失敗,慢慢地積累,才能終有所成。在網上也看到過有人提到李可先生醫治失敗的案例,我想應該是可信的,但這並不妨礙李可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畢竟,這世界並沒有神醫。

>扶陽還是養陰,當代名醫李可與清末名醫王孟英,針鋒相對的理論

哪種飲食適合你?哪種運動最推薦?寧光院士詳解保持健康的兩大秘訣

尋夢園

知曉健康║成為千萬家庭的身心健康夥伴

尋夢園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可能成為永遠不會消失的流行性病毒 

tienl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