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北往的注意了!這份健康錦囊一定要轉給家人

  春節假期結束了,孩子們的寒假也已近尾聲,不少人要告別家鄉奔赴遠方。又是一年南來北往大遷徙的日子,南北地區氣候差異大,年齡大了適應能力差,想要趕走「遷徙」伴隨的不適?

  

  有辦法!

  首重保暖

  「候鳥」們在南北兩地如何穿衣保暖?如果是從北方前往南方,不宜穿得太多,否則容易出汗,吹風後更容易感冒。建議準備好容易穿脫的外套和配飾,到達南方溫暖的目的地後,及時減少衣物。

  

  如果是從南方前往北方,衣著要輕而暖。可隨身攜帶一件較厚的羽絨外套,如果目的地氣候比想像中冷,可就派上用場了。其次,記得戴上圍巾、帽子、羊毛手套、棉襪及保暖靴。一句話,出發前關註天氣預報,及時增減衣物。

  

  每年冬季,我國北方地區開始供暖,而南方地區的人戲謔為只能「跺腳取暖」。雖說暖氣是北方居家必備的保暖設施,但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流通不好,室溫高且乾燥,有利於細菌傳播,容易讓人煩躁不安、鼻咽乾燥、頭暈眼花、軟弱無力等,這些症狀被稱為「暖氣病」。

  

  預防暖氣病,控制好溫度和濕度是關鍵。通常,室溫18℃~24℃,濕度50%~60%,人體感覺最舒適。記得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半小時。還可以使用加濕器,或是在床前擺盆水。再就是適當堅持戶外鍛煉了,到戶外就尤其要注意保暖了。

  

  

  濕冷難熬

  相比北方,南方的冬天溫度沒那麼低,但濕冷同樣難熬。冷氣機、電熱毯、熱水袋和暖寶寶,都能派上用場。但有時用了這些取暖神器,身體會「莫名其妙」長出一個個水泡。這其實就是低溫燙傷!在此提醒大家,患糖尿病、脈管炎、腦卒中後遺症以及長期臥床的老年人,不要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體溫的物品。如果用電熱毯,溫度不要設得過高;使用熱水袋取暖時,先用毛巾把熱水袋包上。

  

  海南三亞、廣西北海、廣東珠海等南方地區,冬季氣候濕潤溫暖,適合一些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群,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的老年人。當然了,南方雖好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據報導,一些南方城市濕度多在60%以上,在南方過冬的老年人,意味著還要面對濕氣的挑戰,可能誘發風濕病。

  

  濕氣重的問題,也可以從兩方面加以解決。從內部看,老年人可以通過泡腳、運動等方式排汗,加速濕氣排出體外,也可以通過食用粥、茶、湯等食療方式加以輔助。從外部看,家中最好常備濕度計,隨時監控室內的濕度,還可以使用除濕機、冷氣機等進行除濕。提醒患有痛風、風濕的老年人,熱帶、亞熱帶潮濕,不宜長期居住。

  

  

  飲食建議

  南北地區在飲食習慣上有明顯的差異。

  

  首先說「飲」。北方較寒冷,喝茶多以紅茶和花茶為主。一杯熱茶,還能驅寒促消化。而南方人偏愛綠茶,喜歡綠茶的清香味,但性稍寒涼。

  

  再談談「食」。南方口味清淡,北方口味厚重,「南甜北鹹」。主食方面,南方多食米,北方多吃面。南北方食材選擇不同,脂肪含量和鹽的攝入量不同。南方人更講究精細、清淡;北方人則愛吃大亂燉等偏重口味。那麼,在這種南北差異的情況下,脾胃功能較弱的人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接下來就是具體建議:北方天氣寒冷,可適當食用辛辣食物、牛羊肉等,禦寒溫補。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患者,在北方地區要避免攝入過多鹽分,造成水鈉瀦留而加重高血壓、心臟病。南方地區口味偏甜,且熱帶地區高糖分水果較多,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避免攝入過多糖分。另外,如果去的是富產海鮮的地區,迎來送往少不了「海鮮+啤酒」,就要小心痛風了。

  

  總之,雖說要入鄉隨俗,但更要科學調整飲食結構,實現營養均衡,根據個人情況,每天攝入肉、蛋、奶。盡量不喝咖啡、濃茶等提神飲品。可以適當運動,保持心態平和,保證睡眠。

  

  

  格外注意

  01

  

  老人和兒童 北方冬季氣候乾燥,時有霧霾,可能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復發和加重。人體處於低溫環境中,外周血管會收縮,導致血壓增高,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隨之增加。寒冷還會使骨關節血液循環不暢,導致關節疼痛、滑膜炎等骨關節疾病症狀加重。所以,請重點關註南北大遷徙中的主力軍——老人和兒童,備好常用藥物,注意生活作息。

  02

  

  骨折和雪盲 近期我國南方下大雪,冬奧會也讓冰雪運動火了起來。滑雪、坐雪橇、堆雪人、打雪仗,都是冬季旅遊的大熱門。但是,雪天地面濕滑容易摔倒,尤其是老年人,一旦摔倒很容易出現骨折。另外,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經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容易造成雪盲症。建議大家出門時盡可能換上鞋底粗糙、有條紋的平底鞋,步幅盡量小,速度慢且保持固定步調,注意身體平衡;不要在雪地逗留太長時間,最好戴上墨鏡、面罩等防護裝備。

  03

  

  小心凍瘡 長凍瘡雖是小問題,但帶給人的困擾可不小。預防凍瘡一要促進血液循環。搓手、跺腳可以促進毛細血管擴張,加快末梢微血管循環。在寒冷中作業和接觸冷水的人要勤活動,避免久坐或久站。二要用溫水泡手、泡腳。從室外返回切忌立即烤火取暖,應先慢慢活動一下手足,然後再取暖。三要注意手腳清潔,細菌滋生也是造成凍瘡的重要原因。四要注意保暖,保持乾燥。尤其是手足多汗的人。五要加強鍛煉,提高身體耐寒力。

  

  作者|海南省人民醫院醫療保健四病區副主任 管頻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 劉幼碩

  策劃|譚嘉 餘運西

  編輯|餘運西

>南來北往的注意了!這份健康錦囊一定要轉給家人

一個健康的人該是什麼樣?這些指標你必須牢牢記住

尋夢園

12個積極正面的習慣,助你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尋夢園

(圖表·漫畫)[服務·健康]不同概念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