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如果歲月可回頭》:聚焦情感困局,開啟治愈之旅

  文/清酒暖風十六夜

  

  引言:

  

  2020年3月20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的《如果歲月可回頭》是由實力派演員靳東、李宗翰、李乃文和蔣欣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因為演員陣容豪華,題材熱點十足,開播以來引起吃瓜大眾強烈關註,也伴隨爭議無數。

  

  該劇講述了同一個城市中的白志勇、黃九恒和藍天愚三個中年男人,平靜如水的生活被突然來襲的家庭變故打破。於是這幾位婚姻失敗的男人倍感孤獨無助,不約而同想換個活法,逃避現實生活的殘酷。

  

  三人第一時間選擇出國旅行散心,報了餐吧老板江小美兼職導遊的旅行團,讓這個有著一段風雨過去的女人介入了他們的「顛覆」。最後四人一起染髮、奇裝異服、玩兒快閃、追求愛情……經歷種種磨難、推心置腹、相互扶持,終於讓他們對婚姻、家庭、情感、事業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悟。

  

  都市情感劇是指以都市生活為背景,以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生存哲學和審美喜好形成的都市文化為依托,以都市人群的情感經歷為主要敘事動力的電視劇類型。

  

  隨著國內城市化進程加快,市民階層也必然不斷壯大,都市文化成為影響社會思潮和文化走向的重要部分。也就引發了國內固有的傳統觀念和新興的價值觀之間的碰撞與摩擦,讓置身其中的主體人群也產生了諸多的憂患、欣喜、焦慮、困惑與無奈,各式悲歡離合輪番上演。

  

  以此為靈感衍生的都市情感劇也化身為折射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如果歲月可回頭》本身的敘事方法和美學特征,也極盡描摹地反映了國內都市情感劇的四大關鍵字熱點命題、典型故事、標簽化人物、金句臺詞。

  

  一、熱點命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市文化逐漸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娛樂產業的重要靈感來源。都市情感劇應運而生,融合當下城市群體的事業與生活、時代與個體、情感與欲望等諸多命題,敏銳捕捉熱點,切中要害,反映出當下時代都市人群最深刻的困惑與掙紮。

  

  舉幾個例子:

  

  2011年《男人幫》,主人公的「鐵三角」設定和《如果歲月可回頭》頗為相似,講述三個都市男人情感歷程,他們作為無話不談的好哥們兒,也都是事業有成的單身好男人,但遇到的感情卻截然不同。聚焦的話題是「小三、精神出軌、友情」,在當年也很貼近現實,成功引起追劇熱潮和廣泛討論。

  

  ​

  2015年《虎媽貓爸》,直面代際溝通、育兒難題,把兩代人之間在教育方面的觀點分歧,戲劇化、極致化地表現出來。2019年《帶著爸爸去留學》,通過各式角色的碰撞摩擦,闡述關於「海外留學、家庭關係、親子關係、自我成長」的時代命題。

  

  在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消費主義日漸風靡,傳統的價值觀念尚未徹底消散,時髦的價值觀念也未曾完全建立,處在夾縫中的都市人群面臨的情感困惑和生活變故碰撞在一起,產生激烈的化學反應,成為廣泛存在的社會現象。

  

  而眾多影視創作者正是在都市情感劇的話題討論中為觀眾尋找情感和壓力的宣泄口和可供參考的方式。按照慣例,所有成功的都市情感劇都必須綁定一個甚至多個社會熱點話題。(沒熱度、沒噱頭就沒人看)

  

  在如今的都市文化脈絡下,「被離婚」「精神出軌」「冷暴力」「喜當爹」「巨嬰男」「婚姻詐騙」等多種問題,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資裡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自帶熱點和流量,所以創作者們就用劇中角色的視角,來解讀,深化和面對這些焦慮。

  

  劇中試圖從中年男性的角度探討婚姻和情感話題,其中不僅呈現了三個男人「失婚」後顛覆人生的過程中發生的趣事,也聚焦了很多人到中年的男人在面對家庭變故時的反應。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熱點命題」讓《如果歲月可回頭》能夠順利過審,在多如牛毛的都市情感劇中脫穎而出,呈現在觀眾面前。畢竟,影視圈95%的項目在沒開拍之前就夭折了。能順利問世,本身就是」運氣+實力「。

  

  二、典型故事

  

  《如果歲月可回頭》是一部典型的輕松下飯劇,沒有任何燒腦的情節和臺詞,就是人物眾多、再加上大刀闊斧的刪減,剪輯有些凌亂,拉低了口碑和評分。但依然滿足典型的都市情感劇特征。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它引導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虛構的故事也並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一種帶領我們去追尋現實的載體,努力挖掘迷茫人生的真諦。

  

  《如果歲月可回頭》圍繞戲中男女主角的都市生活和情感經歷展開敘事,其訴求是通過透視都市人的情感經歷,揭示其具有時代共性和典型意義的社會價值理念與精神圖譜。

  

  導演將生活的瑣碎濃縮到典型故事中,讓角色之間情感博弈的沖突矛盾全部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故事的典型性,讓有相同經歷的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有似曾相識的代入感。

  

  靳東飾演的「巨嬰男」白志勇,在婚姻生活中並未及時樹立起責任感,依然貪玩、徹夜喝酒、打牌,導致妻子遭遇巨大身心傷害,提出離婚。其實每個男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男孩,在深愛的人面前,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長大。即使表面上成熟穩重的男人,不管他隱藏得多麼深,都會有幼稚的一面。

  

  這樣的典型故事,也揭示了現代社會中很多嫁給「巨嬰男」女性的情感宿命,如果戀愛時少年氣十足,活力四射的男人進入婚姻後未能及時轉換角色,承擔家庭責任,夫妻間就會產生情感隔膜,最終離婚收場。

  

  劇中的白志勇在這場變故中醒悟了,決定努力改變、贏回前妻的愛,但更多的人不會有這樣的好運,終將自食惡果。

  

  2019年夏天的《帶著爸爸去留學》和今年這部《如果歲月可回頭》,都有主角多年後發現自己「喜當爹」的橋段,孫紅雷飾演的黃成棟和李宗翰飾演的黃九恒,兩劇中的「黃」姓男主角不約而同被安排了這個悲催的宿命。甚至對犯錯的妻子命運安排都是出奇地相似,一個絕症、一個車禍,堪稱「以死謝罪」。

  

  而看起來儒雅溫和的大學老師藍天愚,他的婚姻危機從一場背叛開始。面對妻子的「精神出軌」,他哪怕在當面撞見兩人擁抱之後,都極度克制,只用一段言語諷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沒有任何過激行為和肢體沖突。是怕打不過體育老師嗎?

  這個情節設定夠戲劇,但卻嚴重脫離現實。好萊塢有句名言:「情節越是虛構,細節就越要真實。」但這部劇中很多細膩情感的處理都不夠真實,所以會被觀眾詬病和質疑。

  

  藍天愚還產生逃避心理,不能及時和上官慧解決兩人出現的問題,最終還是妻子主動提出離婚,才下定決心開啟自己新一輪瘋狂求愛的顛覆之旅。看起來最老實,但離婚後又是和身價十億的女同學相親,又是被婚騙盯上損失五萬八,又是和曉鷗談戀愛……玩得是最野的。

  

  像《如果歲月可回頭》這樣淺顯的典型故事,適應當下年輕人的碎片化娛樂消遣,而這樣的都市情感劇便於解讀的類型化敘事,也毫不燒腦,堪稱最佳「輕松下飯劇」,低藝術性和解讀門檻,也吸引了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偏大的一部分觀眾,可謂老少鹹宜。

  

  三、標簽化人物

  

  人物是故事的靈魂。影視劇的情節可以淡忘,但立得住的經典人物卻能夠長久地留在人們心中。

  

  比起最近熱播的《清平樂》和《龍嶺迷窟》,作為都市情感劇的《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的人物豐滿度和傳奇性要弱化許多,頂多就是夠誇張「個性」的標簽化形象。

  

  而這樣的「標簽化人物」相對於藝術性較強的影視劇中龐雜多維、難以把握的人物而言,塑造難度也低了許多。面對都市情感劇年輕的主流觀眾群體,標簽化的人物塑造帶有極強的辨識度和個性化特征,易於觀眾理解、產生共識。

  

  《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的白志勇被定位成婚姻中的「巨嬰男」,他身上有著大眾意識下「巨嬰」的一切行為特質:貪玩、打牌、嗜酒、沒責任心、脾氣暴躁、說話難聽、自理能力差、死要面子,甚至還因為自以為是、口不擇言被黃九恒揍了一拳,差點友誼破裂。

  

  前妻果斷離婚的態度,讓他一度頹廢失落,甚至為了排解鬱悶瘋狂酗酒,導致在公司發布會上出醜被開除,終日遊手好閒、醉生夢死,大喊著要「顛覆」,卻陷入感情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後來坐吃山空的日子熬不住了,前妻介紹了工作給他,遇見的那個上司陳總也是個非常標簽化的人物,言行誇張到不可思議。當今社會下,現實生活中基本沒有那樣說話的有錢人(純暴發戶除外)。兩個角色第一次對話,我就知道老白以後肯定會出手揍他一頓。張口閉口都是「廢物」「智商低」「沒能力」……這樣的侮辱性言辭,誰也受不了。

  

  今年斬獲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對於富人群體的刻畫就比較貼近現實,他們不會在言行舉止的表面層次上流露出對窮人階級的歧視和不滿,甚至頗為禮貌和善,但在不易察覺的小細節上會有破綻。比如關於「氣味」的厭惡。太太悄悄打開車窗、先生捏著鼻子拿鑰匙……最後正是這個動作引起了對方的殺心。

  

  性格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黑格爾

  

  都市情感劇致力於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喜歡讓人物的形象略顯極端和標簽化,通過人物之間的性格碰撞強化敘事情節,這或許就是本劇中所有人物都被塑造經歷狗血、個性誇張的原因之一吧!目的確實是達到了就是顯得不夠高級,也不夠貼合實際。

  

  四、金句臺詞

  

  和時長通常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的電影相比,電視劇的時長動輒十幾集到幾十集,人物眾多、支線情節也多,自然臺詞密度要大許多。

  

  情節的推進、戲劇沖突的營造、人物關係的展示甚至人物性格的塑造等,都依賴這些精彩紛呈的臺詞。

  

  《如果歲月可回頭》作為一部致力於表現真實生活的都市情感劇,不像隔壁的《龍嶺迷窟》、《清平樂》藝術感爆棚,現實主義氣質更加濃厚,但很明顯創作團隊也不想用太接地氣的臺詞,無論如何也是一種「藝術創作」,必須適當高於生活。

  

  這樣的創作心態造就了國內都市情感劇的臺詞設定風格,逐漸趨於一致,從2011年的《男人幫》開始,就不約而同地追求一種金句化、段子化,用戲謔幽默的方式吸引觀眾,用較為深刻的話語揭示某種生活哲學,通過臺詞闡明角色對於情感的態度,喚起觀眾的情感共識。

  

  比如遭遇妻子精神出軌的藍天愚的臺詞:「樹綠得快,草綠得快都沒有人綠得快。」 「要掙開枷鎖鬧革命,才能擺脫痛苦。」 「沒有人能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但我們可以從今天開始。」

  

  發現養了十幾年的女兒並非親生,一肚子憋屈的著名廚師黃九恒說:「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達到目標。」

  

  

  「被離婚」的白志勇想要顛覆:「看看我們日益下垂的眼袋,看看我們臉上越來越多的皺紋,再這樣下去我們就得愁死、憋死、苦死、悶死。我們得飛,去搶奪舒坦,搶奪快樂。」 「熬夜是因為沒有勇氣結束這一天,不起床是因為沒有勇氣開始這一天。」

  

  經歷坎坷、洞察世事的餐吧老板江小美說:「從猴子到人需要一萬年,從人到猴子,只需要一瓶酒。」 「酗酒的人呢,要麼是折磨自己,要麼是逃避現實。」

  

  

  這些金句式的臺詞給予觀眾某種心靈觸動和生活啟示,讓人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情感經歷和審視周圍世界。

  

  近些年「段子化」的情感劇臺詞也可以營造出大眾喜聞樂見的輕喜劇效果,呈現出幽默和戲謔的風格。喜劇可是影視藝術的萬金油。

  

  角色間耍貧嘴和機靈的俏皮話可以沖淡劇中深陷情感困局和現實窘境所帶來的悲情氣息,讓劇作更加溫暖和明亮。

  

  比如第21集離婚後陷入經濟危機的老白找前妻借貸,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你出門坐頭等艙,你瘋啦?

  

  美國有個叫卡內基的老頭你知道嗎?卡內基爺爺說過:「在巨大的財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許多人在堅持愚蠢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在智慧地思考。別皺著眉頭假裝聰明了,白智勇我告訴你,首先,你不可能很快地死去,壯得跟頭牛似得,且活呢!所以錢應該計劃著花。第二,你那點錢不叫財富,叫生活費。等你有巨大財富的時候你再琢磨著怎麼在死前揮霍吧, 先找份工作!

  

  這些幽默搞笑的段子化臺詞讓人們在會心一笑中釋放了身心壓力,獲得了輕松愉悅。此外金句化臺詞還非常適合被剪輯到每集的預告片當中,吸引觀眾追劇,增加播放量,提高傳播影響力。

  

  結語:

  

  從戀愛先生到失婚大叔,從精英人設到中年離異,三色大叔, 五種女人味,一樣的人生,演繹別樣的故事。劇中三個「老男孩」的「救贖之旅」,仔細描摹了人在逆境中的精神力量和友情支撐,傳遞給觀眾「決不放棄」的勵志態度和「勇敢追求幸福」的主流價值觀。雖然人到中年,但是卻還是有沖勁兒去認真思考和解決人生中的種種問題和坎坷。

  

  他們在面對各自婚姻問題的時候,做出了表達自我、回避問題、忍受痛苦三種不同反應,面對破裂的婚姻,是重新回頭還是堅定拒絕,角色在44集的劇情中已經做出了最終的抉擇。而觀眾的思考卻並未停止。

  

  

  雖然劇作評分確實不高,尤其是在隔壁《龍嶺迷窟》這樣高品質網劇的襯托下,顯得質感不佳。但整部劇看完,依然有可取之處。前8集不知所雲,第9集開始吸引注意力,第12集全程高能,角色的幽默臺詞跟群口相聲一樣,讓我在吃飯中途笑出聲來。

  

  這就是一部典型的」電視劇「,沒有蹭上流行的」電影質感「,從置景、布光、構圖到敘事風格都是電視劇套路。藝術性雖不高,但2倍速刷劇下飯,引申出多樣化的現實思考,帶來輕松愉悅的正能量治愈感,還是沒問題的。

  

  尤其在全世界深陷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難時期,《如果歲月可回頭》的播出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影視寒冬」各大電影紛紛撤檔,劇組停工,新劇本來就少,這部劇能和觀眾見面不容易。還能緩解觀眾在疫情期間的生活焦慮和壓力,加深對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思考。

  

  開年以來,美國流感、澳洲山火、全球爆發疫情,甚至NBA巨星科比都因為直升機事故離世,大家都想重啟2020,但我們誰也不能回到過去,只能勇敢面對所有未知的挑戰。

  

  這部聚焦中年男女圍城內外,勾勒當代都市眾生相的情感劇,也在今年疫情背景下,為觀眾開啟了一場正能量、溫暖人心的治愈之旅。「身在陰溝,也不忘瞻仰星空。」彰顯人類積極樂觀的精神力量,或許就是《如果歲月可回頭》帶給我們最珍貴的祝福。

>深度分析《如果歲月可回頭》:聚焦情感困局,開啟治愈之旅

雙甲路邊攤*一起吃晚餐嗎*夜宵男女,本年度最「好吃」的韓劇來了

尋夢園

聽雪樓:阿靖為尋治療蕭憶情的藥,善意欺騙蕭憶情!網友:虐

尋夢園

原來時光:方黎陪校草男友逛街,真是狗糧滿滿,甜炸少女心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