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了那麼多年》開放探班「甜喜」的外殼,「深度」的青春

  與以往青春劇不同,《初戀了那麼多年》深挖青春劇痛點,在已有甜、喜的外殼下,再造青春劇深度,平臺出身的王小蝦,對人群的精準判斷與嚴密的數據分析能力,讓《初戀了那麼多年》,找到了青春劇的切口。

  我靜靜地聽你男子漢的心跳,你默默地讀我溢滿純真的笑,初戀是一首朦朧詩。

  ——席慕蓉《初戀》

  8月7日七夕節,由優酷與耐飛聯合出品,王以綸、萬鵬領銜主演的青春治愈戀愛劇《初戀了那麼多年》(以下簡稱《初戀》)開放媒體探班活動。

  

  

  當青春題材遇上初戀主題,大標簽之下的思維定式,讓觀眾難免將《初戀》與市場大多數的甜寵劇畫上等號,但不同於以往的話題發酵點,隨著《初戀》即將殺青,「反套路超有梗、非一般的愛情題材、代入感非常強」等話題的討論愈來愈強。

  這都在顯示著《初戀》並非一部簡單的青春劇。

  對此影視Mirror記者對這部片子的幕後操盤手,《初戀》制片人王小蝦進行了專訪,探尋這部特殊青春劇的打造密碼。

  

  

  

  深挖痛點,甜喜外核下的「深度」青春

  

  生死競速,彎道超車,在這個唯快不破的時代,青春劇也越來越逼近快消品。

  聚焦單一故事,加上青春題材自身的限制,青春劇想要沖破20多集的體量著實不易,此時將劇情節奏放緩,將翰墨大量耗費在男女主的甜寵情節,成為了拉長青春劇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劇情拖拉、人物懸浮、創新不足……也相伴而生,成為了國產青春劇的痛點。

  而《初戀》從劇本創作開始就拒絕「水戲」。

  為了加快故事節奏,24集近900場戲中,《初戀》每一集單場都十分簡短,一句話一筆帶過,這意味著要不停的變換場次,這無疑提升了劇組的拍攝難度,開機前幾天,《初戀》劇組每天工作時長在16到17個小時,這對於小體量的青春劇來說是極為少見的。

  身為制片人的王小蝦,更是對於劇作有著嚴格的標準。

  2017年下半年挖掘《初戀》這本書,2018年5月份初版大綱完成,劇本打磨近1年。

  王小蝦笑著坦言:「這對我來說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是處女座,習慣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希望自己能在籌備的時候心裡就有節奏。」

  在劇本的處理上,為了增強可看性與新鮮度,王小蝦認為「在不同的時間段下,一定要有新的人物關係進來,組成不同的CP,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發糖,還形成了一個初戀縮影,受眾在觀劇的時候能夠在他們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初戀時候的樣子。」

  因此《初戀》的主要人物(包含男女主)就有7個。對運動和愛情永不言敗的鋼鐵直女熊伊凡,地表最強賣慘醋王顏柯,空言無補的學術派戀愛軍師丁茗,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土味boy齊小松……

  不同於青春劇中,男女主高富帥與白富美的設定,他們是一個個平凡的大學生,或許分屬不同的專業,但他們依然做著大學生的事。王小蝦告訴記者,她希望《初戀》既非寫實也不懸浮,從而從平凡的人物角色上表達最簡單的初戀情。這7個人中,或許有一個就是當時的你。

  在人物關係節奏的處理上,王小蝦也是極為嚴謹,「我們想帶給觀眾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同時也想不破壞人物的整體豐滿度。」王小蝦告訴記者。因此,《初戀》中當第一對CP的人物、情感紮牢後,第二對的情感關係才會建立,第三對情感關係建立則是出現在結尾。

  同時7個人的人物關係架構也十分紮實,既保證男女主之間的感情戲好看,也讓其他的人物關係交叉碰撞出更加精彩的點。

  

  

  《初戀》不是甜寵劇。

  初戀、青春,全劇≥48場蘇戲,每集≥3個密集笑點,都將《初戀》與甜寵劇牢牢黏合在了一起,但王小蝦告訴記者,「《初戀》不是一部甜寵劇,它一點都不甜寵,裡面有很多有深度的東西,我們會做一些很有氣氛的戲,對這部戲的整體調性進行提高。」

  男主顏柯對女主熊伊凡說:「我想對你做春天裡對櫻桃做的事」,這樣文藝范的表達親吻的含義,既浪漫又淺顯易懂。而劇中的部分臺詞出自於詩歌,經典與美感兼具。

  初次見你,戀戀不忘,我們,迎來初戀的第一天,是第一次見面時的怦然心動,是第一次註目時的一往情深,是不顧一切奔向你的那一天。古典詩歌與青春劇的結合,浪漫文藝的故事感,撩動無數初戀未滿少女。

  在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下,《初戀》更是在制作上尋求突破,通過大量的場景戲營造初戀的氣氛,提升青春劇的深度與調性。

  平臺思維與互動的雙向加碼

  

  王小蝦與《初戀》的故事源於內心萌動下的一種機緣巧合。

  「初戀」主題由95後推薦而來。

  作為青春劇的忠實受眾,當男性向小說大行其道,一次偶然的討論,王小蝦受到《前任攻略》的啟發,感知到女性觀眾普遍一致的世界觀——對美好的向往,便開始萌生要做一部女性向內容的故事。

  王小蝦開始尋求這一內核下的青春故事,而「初戀」是30個95後投票選出來的。青春劇的主要受眾是20歲左右的年輕受眾,因此《初戀》劇組在95後中廣泛征集主題,你喜歡什麼?最能打動你的是什麼……最終在眾多主題下,「初戀」脫穎而出。

  

  

  在女三的人物設定上,《初戀》劇組為貼合年輕受眾的胃口,與受眾開始了一場關於「綠茶」的大討論。

  原本的設定中,女三唐糖是一個負面的綠茶婊形象,但經過劇組和受眾的深度溝通發現:「大家並不愛看綠茶婊,一個身處大學校園,懵懵懂懂的大二學生也談不上完全意義上的壞」,因此唐糖化身了一個無法抗拒的高段位正能量「綠茶」。雖然我喜歡他,但是不會傷害彼此。

  作為有著豐富平臺運營經驗的制片人王小蝦,在對數據的敏感度的把握上展現出了與其他制片人相比特有的優勢。王小蝦表示:「有些從業者離用戶很遠,用戶的點和他們的點沒有在一條線上,我之前的經驗讓我大概可以知道,一個項目它好,可以好成如何?不好,會不好成如何?」

  在劇本的創作上,數據與用戶參與是王小蝦極為看重的。

  先搭一個架子,每周做一個討論,同時把用戶拉進來調研,設置戲的結構。

  為了更好的把握劇本,耐飛研究院做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將近年來15部中韓同類型劇進行對比研究,並把它們的前5集拆分做全面分析:「第一集的時長,在一集中,男女出現的時間占比,一集中夾雜的情節數量,這些情節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展開……」

  在對文字、畫面進行數據化解析後,王小蝦十分震動,她告訴記者:「在對比後發現,它們有一些明顯的特征,如在第一集基本上要有8件紮紮實實的事情,女主在線率基本上超過50%,大部分男主只有10%,而近年來男主的比例在逐漸增大……」

  

  

  因此整體分析下來後,王小蝦給編劇下了一個KPI,「男女主同時在場的戲份至少要在70%左右,保證觀眾在觀劇時不被其他事情所影響,一定要解決上場就是男女主在一起,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故事構造。」

  如今王小蝦對四大平臺的數據依然十分關註,她每天大概會花上2-3小時進行看片,將自己對這部劇的內心感受與數據進行對齊,看是否能重合,來查驗自己的預判。

  領先半步,青春劇與耐飛的成長密碼

  

  對於青春劇,王小蝦有著自己的理解。「青春劇不僅僅只有愛情,同時青春劇不能放棄根本,投機主義、快餐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在劇作中,眼光更要長遠,因為從生產到上線就要耗費兩年時間,切不可以當下的需求去判斷兩年後的市場。」

  打造青春劇,眼光要放長遠,這也是耐飛的所秉承「大膽創新、領先半步」的內核精神。任何人都難以預判未來劇集的發展方向,而只有通過不斷創新與試錯,才能探尋用戶真正喜歡的內容形式。

  以好故事為核心內容,以好夥伴為核心推進,深耕垂直類型、聚焦精品劇集,如今在劇集方面,耐飛擁有國風言情、少女向劇集等多條類型化產品線。

  用清新國風繪一卷江山如畫,耐飛和導演麥田「國風言情三部曲」之一的《水墨人生》已經殺青進入緊鑼密鼓的後期制作中;少女向《初戀了那麼多年》、《滿滿喜歡你》在青春劇賽道可圈可點。

  耐飛創始人兼聯席CEO栗坤曾表示:「今年在故事、美術制作上會繼續升級,我們希望有探索和思考,做觀眾更喜歡的作品。」

  

  

  此次《初戀》作為優酷與耐飛聯手打造的精品項目,作為平臺方的優酷更是為劇集開發,提供全方位的戰略支持與服務,對觀眾需求與市場發展方向作出判斷,看準青春劇市場,定位女性化、年輕化用戶。同時優酷與耐飛在打造《初戀》時,從劇作、選角、拍攝等各階段都以高誠意、高精準為第一要素,確保每一處都能更真實深層地傳達劇集所蘊含的青春與情感。

  《初戀》突破傳統青春題材,主演人設的「反套路超有梗」,深挖青春劇痛點,在已有甜、喜的外殼下,再造青春劇深度,《初戀》找到了青春劇的切口。

>《初戀了那麼多年》開放探班「甜喜」的外殼,「深度」的青春

《愛情的開關》:劇情甜虐交加 展現當代青年心路歷程

尋夢園

奈飛首部華語劇《罪夢者》撲街?那是你沒看懂罪與夢

尋夢園

千萬不要隨意嘲笑別人,因為他以後很可能是你惹不起的人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