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宋最長壽「老司機」,80歲娶18歲小妾被蘇軾調侃成千古金句

  

  最近,張文宏教授在一個「科學嘉年華」生命健康論壇上再出金句:

  

  「如果你沒活到85歲,別說自己很長壽。」

  

  想必若是北宋詞人張先聽到這句話,他一定會很嘚瑟地告訴大家:

  

  「耶,那我做到了!我88!別的不敢說,至少也是北宋詞壇長壽第一人啊!」

  

  北宋詞壇大咖那麼多,可這個活久見的老壽星又是誰?

  

  你可能不熟悉這個人,但你一定聽過這句「雲破月來花弄影」。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你以為他只是一個詞紅人不紅的低調咖嗎?非也!

  

  盡管他在民間,是以至老不衰的「老司機」名號出圈,但其實他是靠才華吃飯的。

  

  身為大名鼎鼎的「老司機」,他卻偏偏擅長寫 「清雅新境」之詞,清代詞評家陳廷焯讚他的詞是「古今一大轉移」。

  

  他其實一直活躍在詞壇一線,熱情好交友的他所交往的都是知名大V。

  

  翻開宋朝文壇大咖朋友圈,宰相晏殊、「紅杏尚書」宋祁、文壇領袖歐陽修、人間男神蘇軾竟都把他分在密友組。

  

  

  請叫我「張三影」

  

  自古才子圈多早慧之人,張先卻是個大器晚成者。晏殊14歲就拿到的進士文憑,他40歲才拿到手。

  

  要說父親留給他什麼好東西,那恐怕只有長壽基因。(其父張維享年91歲)

  

  科考不順,換做其他人,恐怕難免要抱怨懷才不遇,可他沒有。

  

  很多大才子都感慨過宦海沉浮,政事多艱,他也沒有。因為他一生就沒做過什麼像樣的大官,由此幸運地躲過了朝堂風暴眼。

  

  他總是一副順其自然的態度,小富即安。

  

  他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審美地感受生活上。這令他的詞作呈現出了一種不同於濃艷「花間詞」的清淡風格。

  

  他能活那麼久還少疾病,心態好也是重要原因。

  

  

  對於《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這首詞,張先自己也是頗為認可的。尤其是對於「影」這個朦朧清雅的意象,他格外中意。

  

  165首裡,他竟然有29首詞用到了「影」這個字。

  

  有一次,張先和朋友一起在如詩如畫的吳興(浙江湖州)遊玩。酒酣興至,朋友調侃請「張三中」為大家作詞。

  

  張先自己倒是疑惑了。朋友解釋道,你的詞中不是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嗎?

  

  張先笑道:「我最得意之詞應該是‘雲破月來花弄影’、 ‘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墜風絮無影’。‘你們應該叫我「張三影’才對」。

  

  面對朋友的調侃,他穩穩接住,不卑不亢,順水推舟,還給自己新立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難怪大家都願意跟他交朋友。

  

  我的詞裡藏著一位「萵苣姑娘」

  

  愛生活、愛美女的張先情感經歷無疑是豐富的。而且,正如他的號,子野,他的八卦故事還頗有「野」味。

  

  他有一首詞叫《一叢花》,被譽為他的詞中「壓卷之作」。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這首詞上片,細膩的筆調描寫了一位傷高懷遠的姑娘。蒙蒙飛絮飛舞,她憂愁地用眼睛尋覓著情人的蹤跡。

  

  下片一句「梯橫畫閣黃昏後」突然出現,讓人眼前一亮。閨房外怎麼會有梯子呢?實屬言有盡而意無窮。

  

  相信有很多讀者也是吃《格林童話》長大的,你是不是也聯想到了高塔裡的「萵苣姑娘」了呢?

  

  

  據傳,張先在年輕時,還真有一位「萵苣情人」。他的初戀情人是一位出家人。小尼的師父為了拆散他們,就把她關在了池塘的一座閣樓上。

  

  一日不見,甚是思念。於是到了夜深人靜之時,張先會找一個小船劃過去,小尼就會悄悄放下梯子,兩人就這樣相會。

  

  可惜,這份感情到底不為世俗所容,最後兩人還是被迫分離。

  

  張先沒有沉淪,而是把這份遺憾,化作了筆尖的靈感,珍藏於心。

  

  他不寫自己,而是從對方的視角來寫,更顯婉轉多情。

  

  尤其是結尾一句,有詞評家說它是「無理而妙」。

  

  桃花、杏花隨風而開,隨風而落本是自然而然,但在主人公看來她們卻是在最好的年華「嫁」給了東風,找了自己的歸屬。

  

  再反觀自己,除了一聲嘆息,還能有什麼呢?

  

  這句詞在當時就上了熱搜。大家都看到了美,而不是不堪。文壇巨擘歐陽修對尾句尤其喜愛。

  

  據《過庭錄》記載,張先曾去拜訪歐陽修,歐陽修一聽是張先來了,慌忙不及地倒穿著鞋子就跑出去迎接。

  

  「您就是桃杏嫁東風郎中吧!」兩人相見恨晚,歐陽修「倒履迎接」也傳為佳話。

  

  

  80多歲,我又當上了新郎官

  

  人們常說,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往往會老得更慢。

  

  張先的熱情之火就燃燒了整整一生,由此被讚「至老不衰」。

  

  年過80的張先還曾納一位18歲的女子為妾。看來傳說男生都很專一,無論多大年紀,都只喜歡年輕的女子,還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至於人家小姑娘是看重了張先的才氣還是財氣,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但這段「老少配」在當時還是傳為了一段佳話。

  

  後來此小妾還為他生育了兩兒兩女。在他的所有的孩子中,年紀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有近五六十歲,也是奇談。

  

  一次家宴上,張先要表示下自己依然老當益壯,於是拿起酒杯就賦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隻隔中間一花甲。」

  

  據傳,當時張先的忘年交蘇軾聽了忍不住好笑,於是即興發揮調侃了一番: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不得不說這句詩真是神來之筆,只是這車速有點快。

  

  八卦易傳,如今「一樹梨花壓海棠」已經成為調侃「老牛吃嫩草」的千古絕句。

  

  

  不過,對於這首詩,後世學術上存有不同說法。有後人考證,這首詩是誤傳。

  

  據宋葉夢得《石林詞話》卷二所記載,張先確有八十多歲娶小妾之事,蘇軾也確實有作詩調侃。

  

  詩卻是這首:《張子野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今作詩》

  

  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
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
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後堂。

  

  這首詩沒有那麼俚俗易懂,倒是用了很多和姓張的有關的典故,比如張生與崔鶯鶯······

  

  詩中言語間充滿了對友人的戲謔。尤其是最後一句,你是不是應該讓我這個「彭宣」去後堂看看美女呢?

  

  相互打趣,本就是關係好的證明。

  

  張先也不惱,而是和到:「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

  

  大意是說,正妻不在了,長夜難熬,不過是想找個伴而已,哪裡是學蝴蝶風流無度呢。

  

  

  張先一生,沒什麼建功立業的大成績,但是他總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認認真真地生活,從從容容地感受著一切美好的事情。

  

  他不僅用好心態拉長了自己的人生,也提醒了後世的我們,「幸福的關鍵不在於成功,而成功的關鍵卻在於幸福。」

  

  這讓小編不禁想到了一句老話「笑一笑,十年少」!

  

  願每個正在看文章的你,都越活越年輕!

>他是北宋最長壽「老司機」,80歲娶18歲小妾被蘇軾調侃成千古金句

青春劇:《我的刺蝟女孩》你究竟看懂了沒

尋夢園

2020年底參加了一場試駕,聊聊關於哈弗初戀這件小事

尋夢園

《鳳弈》開播滿屏槽點!這麼多不合理之處還能強演下去,實在佩服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