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林俊傑發了一條微博。
他說:身邊確診病例層出不窮,輪到我了。
但同時又積極表示,目前除了輕微喉嚨痛、頭痛,沒有其他不適。
希望大家打起精神,做好防護,不要為他擔心。
實話說,發一條這樣的微博沒什麼問題,可卻引起了一些網友的口誅筆伐。
這些惡意的話想都不想就撲面而來,洪水猛獸一樣淹沒了評論區。
到底為什麼,一個明星確診了新冠還要被人罵。
原來,林俊傑是從美國回來的,他們認為得了新冠也活該。
有人說,活該他不戴口罩。
也有人說,林俊傑是新加坡人,我們管他幹嘛。
林俊傑的經紀公司表示,林俊傑在美國工作完就回家了,一直按照正常流程進行防疫,回來不久才檢測出陽性。
但是,網友是健忘的。
當初武漢疫情時,林俊傑寫歌鼓勵武漢人民積極防疫。
去年的河南水災,林俊傑也以個人名義捐款50萬元。
他寫出了很多好聽的歌,陪伴了很多人的少年時代。
而網友隨意敲打幾個字,罵罵人,畢竟,是不需要負責任的。
好在14日臺媒就發消息稱:檢測結果轉陰,請大家不要擔心。
一路走來,想必林俊傑也經歷了很多困難挫折。
對於網友的謾罵不去理會就好了。
1981年的林俊傑出生於新加坡,從4歲起,就開始學習古典鋼琴了。
小時候的林俊傑把哥哥當成偶像,只要哥哥做什麼,他都會效仿著去做。
直到一天,林俊傑接觸到了流行音樂,這瞬間擊中他的心靈。
原來,他是屬於音樂的。
從1996年起,林俊傑開始參加各種歌唱比賽,前後獲得了很多詞曲和演唱大獎。
在歌手訓練時這個看起來害羞靦腆,並不起眼的高中生展現出了對音樂的極高熱忱。
這讓海蝶音樂向他拋開橄欖枝。
雖然當時成就優異,但他還是拒絕了國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選擇開啟屬於他的音樂之旅。
在海蝶時期,林俊傑創作了不少歌曲,比如前幾年膾炙人口的《醉赤壁》,和與主打專輯同名的《西界》。
《西界》作為林俊傑的轉型之作出世,一改往日的乖乖男生形象,但當時的歌迷們並不買帳,導致回饋平平。
這讓林俊傑堅定了離開的打算。
換了唱片公司後,林俊傑開始發布更多高質量的音樂作品。
這些作品少了初期的青澀稚嫩,多了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
歌曲內容不在局限於男女愛情,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心聲。
諸如《生生》
《不為誰而作的歌》
近年來,林俊傑參加綜藝節目的頻率也明顯提升。
比如《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節目。
在高曝光度的加持下,觀眾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位能寫能譜能唱的全能型歌手。
近幾年,隨著經歷的愈發深刻,林俊傑的歌也更有深度了。
比如《幸存者》這首歌
背著夢的幸存者 經歷生活的牽扯
可持續的拔河 眼神可還會灼熱
背負傷的幸存者 代價是感情全額
可我如何做取舍
有人離開,有人熱切地活著。
和當下的疫情有相似之處。
疫情當前,才讓我們明白
原來各式各樣的病毒從未遠離過人類
縱使我們可以翱翔太空
可以深潛海底
對於突如其來的病毒
我們卻毫無辦法
結語:疫情終會結束,人們的生活終將恢復平靜,但我們始終應該反思,在災難中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掌握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也許就像加繆說的,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奉獻給現在。
(大家好,我是名人往事簿。往事如一壺酒,越釀越香醇。如果你也對名人往事感興趣,就請關註我吧!)
>林俊傑:確診新冠卻遭人謾罵,他這一路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