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打破了那麼多國產劇套路,為什麼評分還是一路下滑?

  周迅主演的新劇《不完美的她》在播出前可以說是先聲奪人:其日劇原版《母親》和韓國同名翻拍版在獎項和收視上雙豐收;除周迅外,還有惠英紅和趙雅芝兩位資深演技派女演員共同主演,並有金士傑、黃覺兩位同樣以演技聞名的男演員做黃金配角;導演劉飚是科班出身的圈內資深導演。這些似乎本應該是完美的組合,卻在播出之後遭到網友們很多質疑,網路評分一路下滑。雖然網評不能作為評價作品的唯一標尺,但對網劇來說,這可以體現大部分受眾的態度。

  應該說,《不完美的她》是一部不走尋常路的作品。主創不僅在劇本和影像上比之原版做了很多改變,而且從制作上努力挑戰當下的主流電視劇審美,試圖打造一部逆行而上的電影化的電視劇,從題材上則突破了流行的「大女主」套路。在該劇收官之際,談一談其得失,希望對於今後此類劇集的創作有所鏡鑒。

  電影化的影像質感和中年女演員的演技釋放

  導演劉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從劇中的影像風格可以看到他的野心。該劇影像追求極簡的風格,運用了很多電影的拍攝手法。

  和很多打溫情牌的電視劇一樣,日劇《母親》追求高光、暖調、中近景、穩定畫面,而《不完美的她》則和原版形成強烈反差。該劇的開頭是周迅飾演的林緒之大段獨白,配合現實和回憶交叉剪輯的畫面,這是非常電影化的表現手法。同時,導演還運用紀實電影的拍攝技巧:高速、閃回、搖晃、局部大特寫等,曝光不足的火場畫面和灰冷影調的海邊,暗部層次都很豐富,這些都為全劇定下了不安、陰鬱的畫面基調。

  導演似乎偏愛大特寫和晃動鏡頭,影調以不同層次的灰黑藍為主,畫面顯得極乾淨卻也極壓抑,很多對角線構圖使畫面的線條非常硬朗冷峻。特別是女主角林緒之工業風的臥室設計,無修飾的水泥牆,巨大的百葉窗陰影,幾乎沒有任何額外擺設,顯得異常空曠,僅有的玩具模型和布偶也是冷色粗糙的基調。這些造型的細節不是主流電視劇常有的,但卻能表達女主角孤僻的性格,更暗合全劇壓抑陰冷的審美風格。

  電影化的質感不僅表現在影像風格上,還表現在敘事節奏上。整劇篇幅只有22集,單集包含片頭片尾只有30分鐘。這和當下很多動輒拖到60集的電視劇有很大不同。《不完美的她》講述的是女人之間的親情和倫理故事,但整劇沒有婆婆媽媽的糾纏,反而如歐美劇一樣節奏緊湊。盡管這是一部女性主義題材的作品,但它的表現風格卻很硬、很冷、很男性化。

  《母親》中3+1的女性角色的組合很特別,《不完美的她》的演員團隊也很好地演繹了這一組合。劇中人物情感線索和行為動機都比較龐雜,就連七歲小女孩穆蓮生/林小鷗也不像主流電視劇中小孩角色那麼簡單。她面對親生母親有愛,更有失望、恐懼,對生活充滿美好的想像;當林緒之救她後,她對林緒之產生迷戀,更心生愛護,在得知自己的存在給林緒之帶來困擾後,平靜而勇敢地離開。小演員陳思諾把這個隱忍、懂事、溫暖的小女孩塑造得惹人憐愛。

  對很多成年演員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與小孩子對戲。幸好是周迅。她把人物的迷茫、孤獨、內斂又不失硬核的龐雜心理表達得極盡描摹:她在海邊與小女孩初遇時,眼神中充滿距離、愛憐;和林小鷗做飯時,神色裡滿是溫柔、放松;尤其是最後與林小鷗不得不分別的克制、不舍,又試圖給女兒信心和勇氣的臉部細節,在大特寫鏡頭裡比任何語言都能打動觀眾。

  最特別的是她和惠英紅的兩場母女倆的感情戲,惠英紅扮演林緒之的養母袁玲,一場是林緒之帶著林小鷗回家,另一場是林緒之逃亡前和養母告別。這兩場戲一動一靜,前一場母女倆在酒精的作用下放松舞蹈,無拘無束,敞開心扉;後一場母女倆冷靜克制,明明不舍,又不得不離開。周迅和惠英紅兩人氣場全開,通過細微表情展現角色的龐雜情感,拿捏得恰到好處,一方面冷靜克制,另一方面又內心波動。

  如果要說演技略有不在線,那便是扮演生母鐘惠的曾經的國民女神趙雅芝。她並不擅長駕馭這樣一個進過監獄,忍辱負重,命運多舛的女性角色。然而,老去的女神,依舊留有白月光的光環,掩蓋了演技的短板。

  龐雜化的敘事和難以支撐的劇本架構

  綜上所述,從制作的角度,《不完美的她》確是一部良心之作。但是女神級的演員組合、歐美劇的敘事節奏和電影化的影像質感,並沒有為這部翻拍劇帶來期待中的喝彩。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電影質感的風格不適合螢幕,觀眾不買帳嗎?還是因為主演們的年齡沒有優勢且不如流量明星有觀眾基礎?

  在筆者看來,最大的可能是因為劇本改編得「不夠完美」。

  日本原版《母親》講述的是一名小學教師發現學生被家人虐待而決意拯救小女孩並成為她的母親的故事。在拯救小女孩的過程中,女教師也完成對自己的救贖、與親生母親的和解。劇名的「母親」有逃離母親、尋找母親、成為母親等多重含義,可以說和故事相互契合。韓劇版沿用《母親》一名,只是把結局改成了圓滿結局,滿足大眾的心理期待。

  國內翻拍劇則把劇名改成《不完美的她》,似乎想表達更多重的含義。劇中的女性角色都有些許不完美之處:主人公林緒之由於幼年被遺棄而產生一定的性格缺陷;林緒之的養母袁玲盡力保護三個女兒但無法給她們完整的家庭;鐘惠看似溫柔美麗,是個完美的母親,卻背負著一個30年前的秘密;即使穆蓮生,這個隱忍到令人心疼的小女孩,每每向鏡頭展現完美的笑容時,缺的兩顆大門牙卻總讓人心生遺憾。

  但是快餐文化充斥的今天,人們需要簡潔直接、容易入腦入心的劇名,如《安家》《重生》,劇名由《母親》改為《不完美的她》,效果不佳。

  從劇本來看,日劇篇幅只有11集,敘事線索相對比較清晰單一,幾位女性角色都在圍繞「母親」這一主題,主線是女教師和孩子之間勝過血緣的溫情,它觸動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其他線索則比較簡化,如女教師被母親遺棄的原因由親生母親轉述,並達到母女和解。

  相比之下,翻拍版則希望表達更多的意蘊,試圖把每個人缺憾背後的因緣際會都展現給觀眾。盡管主線依舊是林緒之和小女孩穆蓮生之間相互拯救的故事,但其他人物,特別是主要男性角色,在這個女性題材網劇中被延展了很多故事。

  其中反派人物李澤占的比重遠超過原版。他是林緒之的親生父親,也是造成鐘惠和林緒之悲劇命運的罪魁禍首。導演把這個人物線索發展成整劇懸疑的焦點,全劇一開始,他便是陰暗的存在,每次出現都是用黑色包裹起來,帶來各種危險的元素。他在劇中和穆蓮生母親的男友尚武相互配合,一次一次地追蹤穆蓮生和林緒之,試圖完成復仇計劃。

  黃覺飾演的自媒體人田放與林緒之不打不相識。他被林緒之背後的故事吸引,在追蹤挖掘故事的過程中又漸漸對追蹤對象產生情愫,兩人的情感發展若隱若現含嵌在林緒之逃亡過程中。

  可以看出,導演盡力充實和豐富這幾位男性角色,把倫理、懸疑、愛情、犯罪等多重類型分別安置在這幾個人物上。但是電視劇的類型表達不能僅僅依靠人物元素,而是需要劇本整體架構支撐。該劇的線索太多,而劇本架構又無法支撐那麼多重類型元素,結果每一方面都有欠缺。比如全劇主題是探討母性,這本應該是最容易讓觀眾產生共情的。但是,穆蓮生的母親的動機和心理行為邏輯卻缺乏深入刻畫,讓人從一開始就不認同劇情:她為什麼能容忍尚武虐待自己年幼的女兒?同時田放對林緒之的執著也十分莫名。希望看到女主角談戀愛是電視劇市場的內在邏輯,但是不能因為這個邏輯而硬生生地把他們湊在一起。前段兩人的對手戲不夠充分,尚屬朦朧曖昧階段,後段兩人突然相互需要和慰藉,突如其來的感情戲讓網友直呼無法接受。

  圈內流行一句話:「電影是藝術,電視劇是說話」。《不完美的她》盡管有一些不完美,但還是在用制作電影的態度讓電視劇「說話」。電視劇一定要拍成直白的單一類型,才能被觀眾接受嗎?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關係到底是迎合還是引導?影視人的創作態度和位置究竟該如何安放?也許主創團隊在選擇這個逆行市場的題材時,就想要做一個不太一樣的網劇,加點倫理、加點懸疑、加點愛情,盡管有點遺憾,卻有點態度。

  作者:沈嘉熠(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編輯:郭超豪責任編輯:邢曉芳

>《不完美的她》打破了那麼多國產劇套路,為什麼評分還是一路下滑?

夢在海這邊:艾薇嫁給國外富豪,不料富豪日夜不歸,艾薇竟不在意

尋夢園

笑瘋了!一見女主就緊張得腹瀉,這是什麼沙雕又丟臉的男主人設!

尋夢園

有5種男人不能嫁,他們各自的特征都很明顯,只需你稍加留意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