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碰最新網紅遊戲,腦子和嗓子會廢掉

  最近,一個神秘的圖案正悄悄在年輕人圈子中流傳開來。

  

  灰撲撲的老頭石像,頭上頂著兩個犄角,嘴裡叼著個圓圈,仿佛古裝劇裡大戶人家的門環獅子。

  

  

  據說看到過它的人,大概率會出現雙眼放空、手舞足蹈的「症狀」;

  

  如果你靠近點,還會聽到他們嘴裡嘟囔著「小惡魔」「洗衣婦」「酒鬼」之類的字眼。

  

  別擔心,這不是什麼神秘力量,你的朋友也並沒有發瘋。

  

  他們只不過是在沉迷於一款新的桌遊——「血染鐘樓」

  

  這個被稱為進擊版狼人殺、劇情版阿瓦隆的推理類社交遊戲,最近突然在桌遊館、劇本殺店以及網上爆火。

  

  無數年輕人紛紛投身於這個「大染缸」。

  

  

  血染鐘樓有多火?

  

  據說很多桌遊店、劇本殺店都已經默默停掉了他們的狼人殺局和阿瓦隆局。

  

  甚至有很多小店的DM(遊戲主持人)們,利用空閒時間湊局去大店裡自費「開染」。

  

  我願稱之為DM們的集體進修。

  

  

  自我意識較強的95後、00後們,敢於推掉周末中午12點前的所有安排,以守護自己睡懶覺的權利。

  

  但如今只要八個字,就足以讓他們在床上表演一出風箏翻身——

  

  「10人局馬上開,染嗎?」

  

  

  「染」,是玩家對這個遊戲的昵稱。

  

  但與此同時,更代表了它對人類大腦的浸染與操控。

  

  它可以讓無數人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或學習之後,依然慷慨交付整個晚上的精力。

  

  或者在難得而又短暫的假期和周末,讓他們心甘情願待昏暗擁擠的房間裡。

  

  有網友分享,自己最誇張的一次是從晚上9點玩到第二天早上12點。

  

  期間沒吃過一口飯,也沒合過一次眼。

  

  匆匆睡上四個小時,醒來又接著組局。

  

  這麼折騰幾天,足足瘦了三斤。

  

  

  人類為它付出的,不只是時間。

  

  還有最寶貴的智力和腦細胞。

  

  「導師昨天問我最近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我說自己深入研究了《血染鐘樓:災禍滋生》的玩法。」

  

  還有一種情況是玩的次數不多,但迅速出現了「沉浸式效應」——

  

  不僅在通勤、上班、上課時反覆回想,就連晚上做夢都在抿別人的身份。

  

  

  或者是夜深人靜時被自己氣的睡不著覺:「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邏輯我都沒盤出來?為什麼能發言的時候我社恐了?」

  

  要是把這要強勁兒用在學習上,那咱哈佛早畢業了。

  

  當然,也不能怪玩家如此在意。

  

  如果你對它稍有了解,就會發現這堪稱是桌遊界的「卷王」,是高門檻的狼人殺。

  

  讓推理類遊戲愛好者紛紛上頭,為裡面的詭計和邏輯津津樂道、廢寢忘食。

  

  至於那些連初級版狼人殺都玩的手腳冒汗的人,根本都不敢向它瞟上一眼。

  

  血染鐘樓的卷王特征一,是超級龐雜的角色和規則。

  

  

  這麼說吧,編輯部的「推理類遊戲之王」鐵柱問朋友去要遊戲的角色介紹,結果被甩了一份長達27頁的文檔。

  

  

  單單是搞清楚場上每個角色的名稱和技能,就得拿出考試前背老師PPT知識點的勤奮勁兒。

  

  @宗霖小哥哥

  

  同樣是分好人陣營和壞人陣營的遊戲,狼人殺的常用角色不過五六個。

  

  但血染鐘樓裡,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身份和技能。

  

  對於發燒友來說,這樣的設置讓遊戲中不會出現什麼也不知道的全程閉眼玩家,「能夠提升每個人的參與樂趣」。

  

  但像我這樣連一輪發言都記不住的菜雞,在看到角色單的那刻只想感慨:「這是遊戲簡介嗎?這是藥品說明書吧!」

  

  

  角色不僅多,技能也不簡單。

  

  如果狼人殺裡的技能龐雜度是九九乘法表,那麼血染鐘樓就是大學高數。

  

  更離譜的是,這遊戲有好幾套板子(即角色配置),而每套板子裡的角色和技能都完,全,不,一,樣!

  

  就好比你為了考試,一個月每天都在背知識點,結果開考前告訴你題全換了。

  

  另一套板子的角色。

  

  據說在血染鐘樓裡有一個私聊環節。

  

  玩家隨時可以把其中幾個玩家單獨叫到小黑屋,跟他們進入私密的交流。

  

  我覺得這個功能倒是很適合我。

  

  萬一要是沒記住規則,可以偷偷拉主持人去小黑屋詢問。

  

  卷王特征二……先賣個關子。

  

  但如果你足夠敏銳,就會在從蛛絲馬跡中推理出這個遊戲的真正陷阱。

  

  比如——在網上的體驗視訊裡,為什麼桌面上總會擺這麼多瓶水?

  

  

  沒錯,想玩血染鐘樓,你還得有把好嗓子。

  

  這裡科普一個熱知識,市面上絕大多數推理類桌遊,都是按順序發言的。

  

  比較像是辯論賽的陳詞環節:到你說話的時候才能說,順序過了就不能發言了。

  

  但血染鐘樓的討論,是模擬村民在鐘樓下的廣場上公開自由聊天。

  

  也就意味著沒有發言順序,大家——隨便說

  

  隨便說啊朋友們。

  

  知道把一群表達欲望超強的人聚集起來讓他們自由發言,是多麼具有殺傷力的一件事嗎?

  

  陳建斌曾吐槽拍甄嬛傳的時候,總被嘰嘰喳喳的女演員們包圍;

  

  

  線下玩血染鐘樓的場面,只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人長篇大論地盤邏輯、有人急赤白臉地洗脫嫌疑、有人試圖帶節奏讓大家都聽自己的。

  

  還經常混雜著叫好聲,以及上頭之後抹眼淚的哭聲,簡直就是菜市場本場。

  

  在這樣噴薄的熱情中,你只要稍稍顯露出對自己觀點的不自信,就立刻會被淹沒在高分貝的海洋中。

  

  但也不建議太過亢奮——不然容易把嗓子喊罷工,出門買東西都只能靠打字和比劃。

  

  
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吸引在場玩家的注意力。

  

  比如站到凳子上,並且以最大的幅度揮舞手臂。

  

  玩到最後場面通常會變成這樣。

  

  對於那些活力四射、熱愛觀點表達的人來說,這簡直是最好的解壓門路。

  

  但社恐患者多半是玩不了這個遊戲的,單是在一片沸騰中闡述自己的觀點,就足以讓人落荒而逃了。

  

  卷王特征三,推理邏輯的高度龐雜性。

  

  也是有人對它愛不釋手,有人對它敬而遠之的主要原因。

  

  無法在狼人殺中感受到樂趣的人,通常會抱怨手裡的資訊太少,無論是推理還是編瞎話都得無中生有,太費心思。

  

  但血染鐘樓告訴你——比沒有資訊更可怕的是,你手裡的資訊都是錯的。

  

  表面上,好人陣營都能獲知一些有關場上人員身份的有用資訊。

  

  但遊戲中有喝醉和中毒兩種狀態,處於這兩種狀態的玩家,有一定幾率會得到錯誤的答案。

  

  

  從「你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到「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

  

  就算是遊戲高手,也可能會發現自己解題步驟全對,但偏偏一開始數代錯了。

  

  

  這裡就要說到一個目前在玩家圈子內討論度最高的角色,酒鬼。

  

  遊戲中對於他的闡述是:你會抽到一個不在場的村民角色,但實際上你不是村民。

  

  乍一看仿佛是廢話文學,但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遊戲裡的「攪屎棍」。

  

  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得虛假資訊,他的邏輯分析能力和語言感染力越強,往往越容易把大家都帶進溝裡。

  

  完全看不出別人是不是在說謊的我,簡直無法理解這種玩法:

  

  「連自己都不可信任了,這推理還有什麼意義?」

  

  但對於癡迷者來說,這恰恰是血染鐘樓最有趣的地方。

  

  因為玩到一半的時候,所有人都會陷入「你是不是酒鬼」「我是不是酒鬼」「場上到底有沒有酒鬼」的猜忌鏈。

  

  

  說實在的,研究到最後,我甚至對那些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感到羨慕。

  

  只有他們才有足夠多的空餘腦細胞,能進行這種大規模的智力與情緒消耗活動吧。

  

  

  狼人殺爆火那會我正在上大學,也曾把它當作同學間社交破冰的首選。

  

  在小房間裡一坐一下午,花不了多少錢,還促進了彼此的感情。

  

  直到後來大家紛紛都工作了,才發現這明明是成本最高的社交活動。

  

  因為最昂貴的東西變成了時間——哪有人能跟那麼多朋友同在一個城市,還能專門抽出四五個小時打桌遊。

  

  還有精力。

  

  每天跟同事領導客戶激情開麥、勾心鬥角就已經夠累了;

  

  休息時只想放空所有心思,也玩不動這種需要腦子轉起來的遊戲。

  

  至於血染鐘樓,大概隻屬於無憂無慮的年輕人。

  

  以及那些真的熱衷於推理和表達,並且能把它當作解壓方式的發燒友們。

  

  不過據我觀察,即使是對這些人來說,血染鐘樓也有個「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一個比其他桌遊都更「偏心眼」的DM,專業名詞叫「說書人」

  

  不像狼人殺裡的主持人隻負責推進流程,說書人可以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做一些主觀調整。

  

  而調整的邏輯,通常是傾向於場上較為劣勢的一方。

  

  

  這簡直觸到了社畜們的兩個底線。

  

  一是因為場上的局面更均衡了,導致遊戲時間被進一步拉長。

  

  原本可以1小時結束戰鬥,結果因為各種玩法吵半天,連玩帶復盤一下午就過去了。

  

  第二,也是更關鍵的一點——

  

  「我辛辛苦苦奠定的勝利局面,你說書人憑什麼‘拉偏架’啊!」

  

  

  大概只有現實生活中足夠順遂,才能接受虛擬世界裡的無常。

  

  而每天都在被命運打擊的普通人,只想在遊戲裡再多獲得一場勝利。

>別碰最新網紅遊戲,腦子和嗓子會廢掉

Game Informer評2021十大必玩遊戲《光環:無限》登頂

尋夢園

優酷抄襲《魷魚遊戲》?韓媒密集報導,韓網友:他們這麼沒有創造力嗎?

尋夢園

新版《仙劍奇俠傳》被吐槽,趙靈兒阿奴無靈氣,服裝紅配綠太老土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