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治俄軍「戰爭罪」!網友:該治你自己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29日電 (記者 孟湘君) 「如果要說有國家因為侵犯人權而遭到聯合國和國際刑事法院制裁,英法美應該名列前茅」。

  對於美國此前單方面宣稱「認定俄軍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應受到起訴」, 當地時間3月27日,網友發出嘲諷。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0月,北約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坎貝爾承認,美軍在阿誤炸了一所醫院。

  因為主要管轄「戰爭罪」的機構是國際刑事法院,而「巧合」的是,該法院本身就是美國的制裁對象。而制裁原因在於,該法院曾認定,不是別人,正是美國自己在阿富汗犯下了「戰爭罪」……

  【美國對俄「扣帽子」】

  最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聲明中宣稱,「基於公開可獲得的資訊和情報來源」,美國政府「正式認定俄軍成員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

  布林肯稱,拜登政府將繼續追蹤「戰爭罪」報告,致力於「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來追究責任」,包括刑事起訴。而具有管轄權的法院將負責特定審理。

  布林肯的聲明立即遭到美媒質疑,因為對「戰爭罪」具有管轄權的,傳統上是國際刑事法院(ICC)。然而,不僅美國並非ICC締約國,連俄羅斯、烏克蘭也不是。

  也就是說,具有長臂管轄「傳統」的美國,實際上沒權管這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還有記者提醒,美國之前可是制裁了ICC的幾名官員,現在又找它們「辦事」,這合適嗎?

  對此,美國國務院全球刑事司法事務無任所大使貝思·范·沙克表示,美國將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包括美國國內法院;同時,美國歡迎ICC新上任的檢察官對烏克蘭境內情況展開調查。但她也指出,作為非締約國,美國「沒有任何肯定的合作義務」。

  這話資訊量太大,美國的蠻橫態度都擺到了明面上,不是非得靠ICC,真要想動手,美國自己也能判……

  【俄方怒而「掀帽子」】

  布林肯在聲明中稱,俄軍對馬裡烏波爾平民所在的婦產醫院進行導彈襲擊。他所指的是3月初,西方與烏媒體異口同聲,報導一名孕婦遇襲的事件。報導中,女子挺著孕肚,臉上帶傷,正自己走下醫院樓梯,引發網友同情。

  俄駐英大使館反駁西方關於「孕婦遭俄軍轟炸」事件。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但反轉不久後就來了。俄國防部通報,婦產醫院所有人員自2月底以來,已由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組織「亞速營」驅散。那裡早已人去樓空,「亞速營」將那裡布置成了火力陣地。

  那名女子是當地一名美妝博主,有自己的社交帳號,她被指在撤離後的醫院,由美聯社記者「指導擺拍了」「遇襲」場面,以此來鼓動互聯網上的仇俄情緒。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指出,這種手法不新鮮了,「白頭盔」組織之前在敘利亞進行過類似擺拍。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則形容,這已經不是宣傳,而是「資訊恐怖主義」。

  網友稱,這位烏克蘭美妝博主擺拍遇襲場面。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俄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表示,華盛頓方面做出此類指控的目的,在於企圖「在大眾眼中將俄羅斯妖魔化,並鼓動仇俄心理」。

  他指出,美國企圖賦予自己審判誰是「戰犯」的權利,這令人無法接受。「對於全球數十萬被害生命、被摧毀的國家、數十次人道主義災難來說,那些對制造國際恐怖主義溫床負有責任的國家,不可能有此權利。」

  【美國與ICC「結梁子」】

  安東諾夫所言非虛。因為早自2016年起,國際刑事法院就認為美國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並開啟調查。

  國際刑事法院設在荷蘭海牙,有123個締約國,其根據2002年生效的《羅馬規約》設立,主要對犯有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

  在長達10年的證據收集後,2016年11月,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辦公室發布報告,認為2003年至2004年,美方人員在阿富汗對在押人員犯有酷刑、虐待、侵犯人格尊嚴等戰爭罪行及危害人類罪。

  2017年,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法圖·本蘇達請求司法授權,以開始調查阿富汗事件。圖片來源:國際刑事法院官網。

  2017年,該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宣布,要求對阿富汗可能發生的戰爭罪行啟動調查,調查對象包括美國。調查從2020年3月正式啟動,這是國際刑事法院首次批準調查美軍。

  可以想見,美國是如何極力阻撓調查的。

  2018年,外媒報導,美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演講草稿,就透露了美國打算如何發出威脅。草稿顯示,美國不會與ICC合作、提供任何援助或加入。「我們會讓ICC自行消亡。在我們看來,ICC已經‘死’了。」

  美國威脅,如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在阿富汗戰爭罪行指控,將制裁該機構官員。圖片來源: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導截圖。

  調查正式啟動後的2020年,川普政府對本蘇達等兩名ICC高級官員實施了制裁,宣布凍結其在美資產及採取個人簽證限制措施。

  美國還以自己不是《羅馬規約》締約國為由,宣稱ICC無權調查美方人員,更曾打算通過談判達成約束力更強的雙邊協議,禁止各國向ICC轉交美國人。

  【各方批美國「耍性子」】

  國際刑事法院批評,美國「直接針對一個國際司法機構及其公職人員」,這是「對法院、《羅馬規約》下的國際刑事司法系統和法治構成嚴重攻擊」。

  2020年6月,67國亦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對國際刑事法院的支持,反對美國粗暴干涉調查,濫用制裁。

  美國自稱「保護美公民」,反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非法調查」。圖片來源:美國國務院。

  這67國中,許多國家的大名引人注意。據報導,它們包括: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澳洲﹑加拿大﹑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冰島﹑義大利﹑立陶宛等。

  這次,得知美國準備將俄軍人送至「戰爭罪」法庭,外國網友也紛紛吐槽。

  一名網友評價,「美政府想在國際刑事法院讓俄面臨戰爭罪,這正是美國為阻止自身戰爭罪被起訴,立法反對的同一間法院」。

  另一名網友則表示,「如果要說有國家因為侵犯人權而遭到聯合國和國際刑事法院制裁,英法美應該名列前茅」。

  網友稱,侵犯人權名單英法美排前列。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還有網友對美國的「雙標」做法進行了深入揭批:

  「美國人說,支持在烏克蘭記錄和暴露戰爭犯罪的活動家記者」。

  同樣是「美國人說,朱利安·阿桑奇必須為揭露美士兵在伊拉克犯下的戰爭罪行受罰。」

  還是「美國人說,將因為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戰爭罪而制裁它」。

  網友深入揭批美國的「雙標」做法。圖片來源:推特網頁截圖。

  【美國留下「爛攤子」】

  美國出兵阿富汗20年,戰爭罪行罄竹難書。以下幾起事件,只是被披露的冰山一角,但足以震撼國際社會:

  ◆ 2002年至2008年期間,據國際刑事法院調查,有理由相信美軍方和美國中央情報局成員對「至少61名被拘禁者實施酷刑、虐待」,對「至少27名被拘禁人員實施了酷刑、虐待、侵犯人格尊嚴或強姦」。

  ◆ 2012年,美軍士兵羅伯特·貝爾斯槍殺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16名阿富汗平民,但在美國治外法權保護下,其回到美國,通過認罪協定免除死刑判決。

  ◆ 2014年至2019年,據美媒披露,美軍無人機多次襲擊並殺害農民、兒童、村民及逃難平民等,但這些罪行一度被掩蓋或粉飾。

  ◆ 2019年,美國總統川普利用行政權力,赦免兩名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的美軍士兵。他們分別是向阿富汗平民開火,被判二級謀殺罪的前陸軍中尉洛倫斯,以及在國家電視臺上承認,殺害手無寸鐵的阿富汗獲釋囚犯的前陸軍少校戈爾斯廷。

  ◆ 2021年12月,對於美軍無人機在阿富汗空襲平民,美國防部發言人公開承認,沒有美軍士兵會因此面臨紀律處分。

  大量鐵一般的事實、網友的犀利評論,以及俄方的揭批,共同勾勒出了美國真正的面貌——踐行霸權主義、利己主義、單邊主義。美國在對待自己一手制造的戰爭罪行面前,無視法治、包庇兇手、逃避懲罰,卻肆意炮制謠言污蔑他人,「雙標」立場已無法粉飾。

  實際上,美媒將美國稱為「全球唯一的‘制裁超級大國’」。美國財政部報告顯示,截至2021財年,美國已生效制裁措施累計達9400多項,比20年前增長近10倍。

  然而,美國頻舞「制裁大棒」,卻加劇了災難動蕩。有預測認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對阿實施的經濟制裁所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可能將超過20年阿富汗戰爭總和。

  也許,世界應該思考,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戰爭罪犯」?(完)

>美國欲治俄軍「戰爭罪」!網友:該治你自己

德雲社燒餅參加真人秀,跟謝可寅膩在一起,不顧遊戲制度

尋夢園

小說中淚點極低的片段

尋夢園

《初戀那件小事》今晚10點開播 趙今麥烏龍不斷賴冠霖暖心解圍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