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福建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在練習該校編制的太極健肺養心功,以達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功效。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攝

  只要出門,不論是踏青遊玩,抑或觀看演出,「90後」女孩小李必會帶上泡著菊花茶的保溫杯。在她看來,喝熱茶既解渴,又能祛火,這個習慣從大四至今已經保持6年,「益處多多」。和小李一樣,越來越多青年開始注重養生。這背後折射出青年對自身健康的關註,在追求事業進步的同時,也希望擁有健康的生活和強壯的身體。畢竟,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生理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

  早晨7點起床,測量體脂、服用維生素片;上午吃一小袋堅果作為零食;午飯時間,戒辣戒甜食,以粗糧、清淡素菜和純瘦肉為主;飯後午睡1小時;下午3點半,健身1小時;晚上睡前泡腳,10點半準備入睡。

  這份作息和食譜清單屬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小張。旁人眼裡索然無味的生活,小張卻甘之如飴,「這是我保持健康的秘訣」。

  談起為何如此自律,「剛讀博時課業重、學習壓力大,我經常延續幾天熬夜看材料,第二天一早還需要一大杯咖啡提神。這導致我經常頭疼,打不起精神來。」小張回憶道。

  不止小張,她身邊有不少身體亞健康的同學,有人心理狀態不佳,需使用藥物輔助治療;有人飽受腰肌勞損困擾,對未來的擇業產生不小影響……種種事例讓她明白:想做學術,身體和心理都要跟得上。

  「於是我從飲食、運動和睡眠三個方面來改善調理。」小張告訴記者,她在社交媒體上關註不少健康博主,獲取相幹知識,還下載了好評度較高的養生電子書,據此制定計劃,「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有所好轉,精神也足了。」

  小張的經歷並非個例。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養生大軍,在社交媒體上搜索「養生」,會發現參與者數量之大、關心問題之多、方式之廣均超過以往。

  從數量上看,「養生」正在成為年輕人脈絡中的關鍵字。2020年底推出的《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33%的年輕人養生或已成為生活習慣,超九成人具有養生意識。

  關心的問題呈現多樣化態勢。《「90後」養生日志》在調研中,專門了解了受訪者的健康訴求。結果顯示,身材管理、睡眠改善居於高位,皮膚健康、腸胃消化、內分泌等亦榜上有名;同時,睡眠、掉髮、口腔問題躍居高增長健康需求的前三位;生理健康得到高度重視,心理、情緒管理也不落後。2020年初,丁香醫生發布的《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分析稱,年輕人在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上的關註度,明顯高於中老年人。

  食補、使用保健品、中藥調理、健身運動、按摩針灸……養生方式八門五花、花樣繁多,不同關註點導向不同的養生方式。另據調查顯示,購買儀器居家自查、定期體檢,也成為年輕人審視自身健康狀況的重要門路。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體質不同,青年養生具有較強的個體差異性,但不變的是對健康的追求。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工作,不讓身心拖後腿,是所有人養生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則。

  養生越早越好

  提到養生,小袁頗有心得。雖然只有25歲,但她從大一開始就將養生提上日程,是朋友圈裡養生方面的資深人士。

  「起初我只是想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跟著網路博主分享的經驗照做,頗有趕時髦心態。到了大四,經過幾年積累,我慢慢相信養生是一門龐雜的科學,能讓自己過得更好。所以我會花很多時間來研究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從此,用心養生、堅持必要保養便成為小袁的「家常便飯」。

  魚油膠囊、維生素D膠囊、生物素軟糖——她向記者介紹自己每天攝入的營養品及其功效:第一種用於補充Omega-3,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患病幾率;第二種加強鈣吸收,彌補平日因少食深海魚蝦可能導致的維生素D缺乏;至於生物素軟糖,小袁直言或許隻起到「安慰劑」作用,但「至少看起來頭髮比以前更有光澤了」。另外,她還堅持每天健身,風雨無阻。

  通過採訪發現,縱向對比不同年齡層的人,「60後」「70後」乃至「80後」在青年時期並不重視養生,養生意識覺醒相對較晚。而當下,開始養生的時間普遍提前,「90後」甚至「00後」開始養生;同時,「90後」「00後」的養生觀也更深刻和豐富,「不生病」不再是唯一目標,擁有高質量的生活狀態才是關鍵——心情佳、吃得好、睡得香、皮膚細膩、身材棒,就連頭髮都要護理到位。對此有網友評價,當代青年生活太過精細、甚至有些矯情,然而這種代際差異恰恰代表著對養生和健康的態度轉變。

  究其原因,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接受採訪時指出,這與生活水平提高、物質條件豐富的社會背景不無關係。「大家考慮更高層次需求,養生觀自然從目睹或經歷過病痛後亡羊補牢,轉向預防為主;從基礎健康需求向品質生活過渡。」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嶽認為,「同輩群體在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會進一步促進年輕人養生觀念的轉變。一旦有人養生,便有可能帶動大家一起行動;一旦有人以較為新穎的方式養生,大家就都有可能嘗試接受。

  27歲的國企員工小馬表示,幾位好友和同事都在喝中藥調理身體,效果不錯。在他們的影響下,小馬動了心,「朋友會推薦幾家醫院和一些大夫。對我們來說,交流這類經驗和談論吃喝玩樂一樣平常。」小袁也告訴記者,自己認真養生給了朋友一些啟發。

  「年輕人思想開放,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親友所作所為,以及更大範圍內偶像、網紅等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產生一定影響。」顧中一說。雖然養生是每個個體的行為方式,但也是反映時代發展的社會現象。

  不僅關註養生,青年還呈現出更願為養生付費的趨勢。2020年《青年大健康消費報告》提出,近六成青年對健康有較強消費意願,飲食和運動是其中「大頭」。31—35歲這一群走在年輕「邊緣」的青年人,為此消費的意願度接近80%。這也就細分了養生消費的市場,青年養生的市場正在逐漸壯大,顯示出良好的消費潛力。

  王嶽也用一組數據加以佐證,「去年某電商平臺‘6·18’的銷量中,眼部保健類產品銷售相比上年同期增長4126%,蛋白粉、維生素類產品分別同比增長751%和387%,其中「95後」和「00後」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26%。」

  熱衷消費養生的年輕人激發出市場的巨大活力,反過來,市場也為前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瘦身美體、運動營養、明目益智、益生菌等類型保健品,阿膠、黑芝麻丸等滋補養生品,血壓計、血糖儀等家庭醫療器械,以及助眠、健身、針灸、按摩等養生服務……精細化的養生需求和日益豐富的市場供給相互促進,激發了年輕人對品質生活的更高追求。

  養成合理的作息和習慣才是最佳方式

  養生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不過,有人認真養生,也有人搞「形式主義」:怕上火,吃火鍋時配涼茶;睡不著,大量服用褪黑素;上酒局,酒水裡面泡枸杞。這種一邊損害健康,一邊維護健康的養生方法,被稱為「朋克養生」。「朋克養生」青年自以為借助外力,就能彌補肆意放縱帶來的損失。然而,「這種模式的效果微乎其微,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王嶽表示。

  以睡眠問題為例。《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對「80後」到「00後」的人群進行調查,結果令人擔憂:越是年輕、睡得越晚。每天午夜12點後入睡的,「90後」約占半數,「95後」超過半數,「00後」比例達到57.1%,也就是說將近六成的「00後」受訪者都在熬夜。不僅如此,不少人睡眠不足8小時。

  良好作息沒有養成,養生熱情卻隻增不減,這樣一對矛盾在「朋克養生」青年身上體現得極盡描摹。據相幹網站統計,「90後」購買養生電器的金額不斷增加,卻習慣在午夜下單。對此,網友評價說,也許是為了彌補不願早睡早起的愧疚,年輕人每每在刷完最後一遍手機的午夜12點,默默購買一個養生電器,順便立個小目標:養生從明天開始。

  「其中確有學習工作壓力大者,不得不熬夜,但也不乏青年未抓住養生核心,隻流於表面地‘照搬’養生策略。」顧中一指出,熬夜會導致免疫功能和記憶力、反應力下降,且需一定時間才能恢復;另一方面還會打亂生物節律,導致神經衰弱、失眠等。對此,他建議科學養生,系統地改善作息規律。

  而針對一些年輕人「迷信」保健品和中醫食補,中國質量查驗協會會長助理劉輝則表示,保健食品能調節人體的機能,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因此不能為滿足挑食的任性,過分依賴保健品;也不應不經醫囑,隨意搭配食補、中藥調理身體,畢竟養成合理的作息和習慣,才是養生的最佳方式。

>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農村一種叫「艾葉」的野草,既可食用又可入藥,現在采摘正當時

尋夢園

8杯水恰當的喝水時間表

尋夢園

生活中的健康知識,原來有這麼多,你知道多少?不妨收藏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