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這16個你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真的沒那麼健康…

  


  「飯後喝優酪乳消食」、「血脂高不能吃雞蛋黃」、「喝粥能養胃」……這些耳熟能詳的「養生建議」,是不是感覺親朋好友一直這麼強調。

  

  現在告訴你:這些你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沒你想得那麼健康,坑了幾輩人!

  

  

  1

   健康飲食篇

  

  1. 飯後喝優酪乳消食

  真相:不能消食,還會增加熱量

  

  營養師李園園2015年刊文談到,很多人以為飯後喝優酪乳或乳酸菌飲料能消食健胃,但事實上,吃飽之後再喝,助消化作用不大。而且,優酪乳因為所含的蛋白質等成分,同樣需要在胃中初步消化,所以會增加胃腸負擔,還會增加額外熱量。

  

  2. 喝雜糧粉更健康

  真相:吃五谷雜糧,越少加工越好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王玉梅2014年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將五谷雜糧磨成粉末或者打成米糊食用,雜糧從大顆粒變成小顆粒,更易消化吸收,但慢性病患者要格外注意。比如糖尿病人,過量食用雜糧粉容易造成血糖迅速升高。

  

  此外,因為食物都含有微量的脂肪,打成粉之後,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面積大大增加,非常容易發生氧化。不僅營養價值降低,還會產生一些對健康不利的物質。

  

  建議盡量多吃五谷雜糧,越少加工越好。

  

  

  3. 清淡飲食就是要吃素、少吃肉!

  真相:要口味清淡

  

  對於「三高」患者來說,醫生都會建議清淡飲食,但並不意味著就是吃素,魚、肉、蛋、奶一口都不吃。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李全民在2019年刊文:清淡飲食標準是少油、少鹽、少糖。「葷」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是B族維生素和重要微量元素的來源。比如,魚、蝦和去皮的禽類的肉都屬於高蛋白、低脂肪肉類,很適合「三高」人群食用。

  

  4. 喝粥能養胃

  真相:胃功能「用進廢退」

  

  喝點小米粥,多吃素少吃肉……都是口口相傳的「養胃秘籍」。可是這樣真的對胃好嗎?

  

  革命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令狐恩強2018年在一活動上談到,很多廣為流傳的「養胃秘籍」也有不適宜的地方,比如對胃潰瘍患者來說,喝牛奶後由於鈣離子濃度高,反而會增加胃酸分泌,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害;蘇打餅乾中的油脂含量相當驚人,鈉含量也不低,過多攝入會增加胃的負擔;白粥、小米粥是常見的養胃「良方」,但是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長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變差。

  

  5. 湯煮得越久越營養、越美味

  真相:湯煲得太久,更易誘發痛風

  

  常說喝湯養生,而且湯要慢慢熬,熬得越濃,營養越高。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營養科關陽2017年談到,湯的營養和煲湯時間沒關係,湯只要煲一會就已經有鮮味了。而且有研究發現,湯熬的時間越長,味道越鮮美,其中的核苷酸含量也越來越高。引起痛風的嘌呤就是核苷酸代謝的最終產物,也就是說,湯熬的時間越長,誘發痛風的危險也越高。

  

  很多人認為煲湯最有營養的東西都在湯裡,這是錯誤的。最正確的喝湯方法,大半碗湯,加上少量材料一起吃。

  

  6. 雞蛋黃膽固醇高,血脂高不能吃

  真相:適量吃不會導致高膽固醇

  

  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營養科陳彬林2019年刊文指出,很多人吃雞蛋把蛋黃丟掉了,殊不知雞蛋裡很多營養物質其實都存在於蛋黃中

  

  蛋黃富含多種微量元素,也是有利降膽固醇的磷脂的極好來源,並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同時還有膽堿(輔助降低血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對於很多人擔心的蛋黃中膽固醇含量太高引起高脂血症,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在我國成年人中,適量的雞蛋攝入(平均每天約1個雞蛋)與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冠狀動脈事件、出血性腦卒中等的風險降低有關。

  

  

  7. 有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真相:食物相克理論不存在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則容易結石;維生素C和海鮮不能同吃,否則會中毒……「食物相克理論」應該是流傳最廣的養生謠言之一。

  

  現在告訴你,沒有理論解釋,沒有實驗證據,沒有臨床實驗積累,這個東西是不存在,不真實,不可靠的!

  

  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葛可佑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表示,食物相克並沒有科學依據。一些人在吃了所謂的「相克食物」後確實出現身體不適,這通常是由於季節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變質等因素引起的,與「食物相克」無關。

  

  2

   生活方式篇

  

  1. 睡前喝點酒助眠

  真相:會擾亂整個睡眠狀態

  

  北京回龍觀醫院主任醫師牛雅娟2015年談到,酒精表面上似乎對睡眠有益,實際上卻可能干擾睡眠,擾亂整個睡眠狀態。

  

  酒精最初有可能會縮短入睡時間,然而酒精的作用逐漸消失後,隨之而來的是頻繁地覺醒,使總的睡眠質量下降。如果睡眠規律性地遭受睡前飲酒的干擾,尤其是長期干擾,那麼日間健康和諸如學習、記憶等神經認知功能也將受到顯著傷害。

  

  2. 睡前喝牛奶有助睡眠

  真相:作用微乎其微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臨床營養師王仲2021年在接受採訪時談到,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助眠作用微弱。

  

  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中含有5.3%的色氨酸,它可在體內合成5-羥色氨酸,進一步代謝為褪黑素,參與睡眠調節

  

  但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很少,進入人體到達大腦的含量就更低,因此助眠作用微弱。

  

  

  3. 睡純硬板床護腰

  真相:硬板床護腰,但不是睡硬木板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骨傷三科主任吳少鵬2016年接受採訪時表示,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清除負重和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有利於腰痛症狀緩解。

  

  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體脊椎的正常曲線,腰部得不到支撐,就會出現腰酸背痛等症狀。床板上要墊3~5公分的軟墊。

  

  

  4. 周末可以補補覺

  真相:平時熬夜周末難補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醫師李艷2012年接受採訪時談到,平時加班熬夜,指望周末可以補回睡眠,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長期剝奪睡眠,會造成體力透支、免疫力下降,體質越來越差。同時,睡眠過長,腦細胞就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這就是周末睡多了反而感覺很疲倦的原因。

  

  5. 「春捂秋凍」身體好

  真相:因人而異、適度而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尤麗2019年刊文表示,春捂秋凍是古人對養生的總結,雖然有增強體質的作用,但要因人而異、貴在適度。

  

  對於老人、兒童、月經期及懷孕期的婦女以及患有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關節炎等的人群,不適宜秋凍,同時還需要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避免感冒。

  

  即使適合秋凍也要護住頭部、肚臍、後背、肩膀和雙腳這幾個重要部位。因此根據自身習慣適當「春捂秋凍」強體質。

  

  3

   醫療健康篇

  

  1. 吃維生素C能防感冒

  真相:並不能防治感冒

  

  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谷傳玲在2018年刊文,「維生素C能防治感冒」的說法流傳甚廣,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吃維生素C防不了感冒。

  

  有研究發現,平時服用維生素C,並不能防治感冒,感冒了再服用維生素C,也基本不能縮短病程或者緩解症狀。但平時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確實可增強抗病能力。

  

  

  2. 按摩頸椎能治頸椎病

  真相:不可隨意按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王小衡2012年刊文指出,頸椎病是65歲以上老年人的常見病,雖然大力按摩,患者在短時間內會感覺比較舒服,但症狀很快又會出現,還會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大力按摩後肌肉水腫,反反覆復形成惡性循環,按摩力度增大。長期大力按摩會破壞頸椎穩定性,加速椎間盤的退變突,使頸脊髓受到更嚴重的壓迫。患者頸部不適3~5天內不緩解,就應盡快去正規醫院,不可隨意按摩。

  

  3. 換季輸液能通血管

  真相:這種方法害人不淺

  

  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長吉訓明2016年刊文介紹說,這種方法害人不淺,不僅沒有用,搞不好還「要人命」。

  

  吉訓明院長解釋:導致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就拿缺血性腦卒中合併房顫患者來說,其病根是在房顫。若平時患者沒有做好預防,自己盲目輸液,就好比打仗拿錯了武器,反倒容易送命。

  

  再說「輸液通栓」。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藥注射劑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腦血栓,看似鮮活有道理,實則沒有科學依據。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對腦卒中後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進行科學的臨床對比研究。輸液反而可能讓引起心衰、藥物過敏反應等情況,誘發或加重疾病。

  

  4. 孩子發燒捂汗退熱好得快

  真相:更易導致嚴重疾病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吳珺指出,感冒後用被子捂著發汗,對一般人尤其對寶寶是不適合的。

  

  因為寶寶四肢供血不足,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神經很容易發生雜亂,如果被包裹過嚴,反而無法散熱,同時導致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缺氧。臨床上有一種專屬於兒童的疾病——「蒙被綜合征」,就是把寶寶錯誤包裹引起的嚴重疾病。患兒處於發熱期,尤其要注意應當散熱,不能捂。

  

  大/家/都/在/看

  明天出征!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確定

  北京、上海:疫情最新通報!

  這場抓捕,驚心動魄!

  

  (來源:健康時報)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金思含(實習)

  本期校對:陳冰然

  

  

  

>顛覆!這16個你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真的沒那麼健康…

聚焦兩會丨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 讓大眾更有「醫」靠

尋夢園

哪些慢性病最困擾老廣?最新廣州市城市人群健康報告告訴你

尋夢園

生活節奏快,想讓身體更健康,有些事還是要慢慢來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