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年輕幹部如何才能更快地健康成長

  

  【青年研究】

  ■楊華

  調查發現,在新時代下,全國各地基層年輕幹部的思想狀況向更積極健康的一面發展,逐漸形成了幹事創業的大好局面,但與此同時,一些地方也確實存在因工作壓力過大而滋生了一些自我保護甚至避責的現象。基層年輕幹部對職位晉升的認識和看法,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自我定位、工作狀態和職業發展規劃,是基層生態的風向標之一。基層年輕幹部對職位晉升的認識,已經逐步轉變為黨的十八大之後「努力就有機會」的主導性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年輕幹部成長髮展的環境進一步改善。這主要表現在:

  一是單位領導主動搭建年輕幹部幹事創業的平臺。

  年輕幹部的成長及提拔重用,不是其個人的事情,而是單位整體的事情,與單位的整體氛圍息息相幹。「鳳凰一出就出一窩」,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單位(部門、鄉鎮、科室)內形成領導與班子、普通幹部團結協作,共同幹事創業的氛圍,這個單位的精神風貌就會改變,工作業績就會比較突出,在與其他單位的競爭中就有優勢,也就更容易進入上級領導的視野及形成普遍公論,那麼,該單位的領導及普通幹部就容易得到更快的成長和提拔重用。

  在筆者深度調研的中部地區某鄉鎮,當地的60後黨委書記與80後鎮長合作默契,共同團結班子成員,用三年將一個落後小鄉鎮建設成小城鎮建設的示范鄉鎮,在縣域政治中有很好的風評。不僅該黨委書記被晉升為副處級幹部,鎮長轉任更重要鄉鎮的黨委書記,其他班子成員及多位中層幹部都得到了提拔或重用。

  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縣排中下位置的某農業鄉鎮,近五年延續為其異鄉鎮輸送了八位鄉鎮黨委書記或鎮長。其原因就在於,該鄉鎮班子成員形成了團結幹事的傳統,行政村的班子也較為穩定團結,鄉鎮整體上政治穩定、風氣良好、治理有效。所謂「平臺」,簡而言之,就是在大的風清氣正的氣候下,在單位內部營造的團結幹事創業的氛圍。具有這種氛圍的單位就是年輕幹部幹事創業和成長髮展的最好平臺。

  二是單位領導有意識地構建年輕幹部成長和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

  在年輕幹部的培養上,許多基層單位領導不僅主動營造好的氛圍、搭建好的平臺,而且在單位內部有意識地構建相幹的體制機制,讓年輕幹部在其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在山東,鄉鎮與行政村之間設置「管區」層級,每個「管區」負責包幹管理數個行政村,「管區」書記是一把手和第一責任人。按規定,鄉鎮幹部晉升必須有三年「管區」書記的任職經歷,從而激勵年輕幹部爭相下去任「管區」書記。「管區」書記作為一把手,既要獨當一面,又直接接觸龐雜的農村事務,因此很能鍛煉當地鄉鎮年輕幹部的綜合能力。

  在許多鄉鎮,新進的公務員首先要在黨政綜合辦待一年半載,以熟悉鄉鎮和行政村的全面工作,然後駐村工作一兩年時間,有一定的農村工作經驗後再調至鄉鎮其他站辦工作。經過多崗位鍛煉,年輕的公務員很快就可以成長為合格的鄉鎮幹部。基層的這些機制,既是治理工作機制,也是人才培養機制。基層正是通過將治理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在基層治理工作中培養鍛煉年輕幹部,讓真正有能力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

  三是單位領導經常關心年輕幹部的工作、生活、學習和成長。

  單位領導的關心和關註,是年輕幹部工作幹勁的重要源泉之一,是他們成長髮展的關鍵。調查人員詢問多地的鄉鎮黨委書記:為什麼他們會關心年輕幹部的成長並主動培養年輕幹部?鄉鎮黨委書記們認為,首先,培養年輕幹部是黨中央的要求,對於幹部的培養、推薦和任用,黨委書記負第一責任和終身責任,因此需要選好、用好、培養好年輕幹部;其次,基層事務需要有人來做,不培養好人才,事情就做不了、做不好,責任最終都要落到黨委書記自身頭上;最後,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的發展空間在全縣、全市乃至全省、全國,把他們培養好了,也是鄉鎮和黨委書記的榮耀。

  地方領導對年輕幹部的關心和關註,主要有四種方式:

  其一是個別談話談心。領導經常找年輕幹部談話談心,既了解了年輕幹部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動態,便於把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及時解決他們的問題和困惑,又能具體地給他們指門路、出點子,給予他們經驗指導和精神動力。比如,中西部某鄉鎮80後鎮長,經常手把手地指導黨政綜合辦新進公務員寫材料和改稿子。某鄉鎮黨委書記根據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準確地了解年輕幹部在不同階段、不同崗位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並有針對性地給予解決。

  其二是召開集體座談會。這種形式既能夠綜合把握年輕幹部的整體狀況,解決年輕幹部工作、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又能夠在單位營造年輕幹部受重視的氛圍,達到動員年輕幹部、給他們打氣鼓勁的效果。

  其三是交辦事情。領導把一些難以分下去的、臨時的、重要的或其他性質的事情交給年輕幹部去辦,既鍛煉年輕幹部的辦事能力,又讓他們感覺到領導對自己的重視。

  其四是壓擔子。即把年輕幹部放到關鍵崗位上、龐雜事務中去鍛煉。

  四是基層選人用人以能力和態度為唯一導向和原則,形成了「努力就有機會」的新認識、新氛圍、新思維方式。在鄉鎮,那些態度好、能力強、業績突出的年輕公務員更容易得到領導賞識和單位推薦;在提拔重用縣管幹部、配備鄉鎮班子成員時,鄉鎮黨委書記的推薦及意見至關重要。

  在基層,所謂「能力」包括業務能力、寫材料的能力、大眾工作和大眾動員能力、綜合協調能力、政治領導能力、全局掌控能力等,對普通幹部的基本要求是要有業務能力、寫材料的能力、大眾工作和大眾動員能力等,副科級領導幹部還需要有綜合協調能力,鄉鎮正職必須要有政治領導能力和全局掌控能力。

  所謂「態度」,包括政治態度和工作態度,前者主要是要有「四個意識」,後者是指服從領導安排和工作努力認真負責踏實。既然態度好,工作能力又強,一般都能夠把工作幹好,在單位大眾風評就會不錯,領導也會滿意,那麼被提拔重用的機會就大。(作者系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導,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本文經授權摘編自《縣鄉中國:縣域治理現代化》一書,篇幅有刪節,現標題系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許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基層年輕幹部如何才能更快地健康成長

冷氣機救你命,也別用出病!收好這份預防「冷氣機病」指南

尋夢園

早上喝普洱茶、中午喝綠茶、晚上喝黑茶,哪種茶更適合你?

尋夢園

如何提升對風濕疾病的關注意識?100位健康大使即將行動→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