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望 | 共築健康中國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禹越鎮三林村,鎮衛生院醫師為村民義診(2022年8月19日攝) 謝尚國攝/本刊

  貴州省安龍縣蒼茫的苗嶺高山上,散落著14個苗族山寨。

  50多歲的鄉村醫生潘鳳,已經在這裡的山野鄉間、羊腸小道奔波行醫20多年。

  戈塘村、魯溝塘村的村村寨寨、家家戶戶,是潘鳳心中深深的掛念。這份掛念,讓潘鳳時時有種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總想「第一時間趕到病人家中」。

  趕到病人家中處理的,有為孕婦接生、有給老人針灸、有教村民防疫等,潘鳳總是時時放心不下:「鄉村醫生責任重大,我把青春留在這裡,也願意用一生守護百姓健康。」

  潘鳳是8月17日剛剛公布的2022年「最美醫生」之一,也是我國無數長期紮根基層、守護大眾健康的鄉村醫生中的一員。

  這些鄉村醫生,是廣大醫務工作者隊伍的一部分,這支隊伍按照黨中央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支撐起世界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顯示,我國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至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從76.34歲提高到77.93歲,嬰兒死亡率從8.1‰降至5.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0.7‰降至7.5‰,孕孕婦死亡率從20.1/10萬降至16.9/10萬,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數據背後,是我國建設健康中國的不懈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2016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工作方針和政策任務。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在健康中國建設的五大維度——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上持續發力。

  圍繞落實相幹要求,這十年,我們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和重點人群健康,強化防治結合和醫防融合,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十年間,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街道,從學校到工廠,全民健身普遍廣泛,健康理念漸入人心。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10年前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提前完成健康中國行動2022年的階段性目標。

  這十年,我們把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下沉作為重點,不斷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努力縮小城鄉、區域、人群之間資源配置、服務能力和健康水平差異,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努力讓廣大人民大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延續的健康服務,夯實優化健康服務。

  十年間,我國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的「空白點」歷史性全面清除,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和人才的薄弱環節持續性得到加強。患者用腳投票,留在了基層——當前居民縣域內就診率超過90%,鄉村兩級診療量縣域內占比長期保持2/3以上。

  這十年,我們將全民醫保改革向縱深推進,大致完工以基本醫保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人民大眾不分城鄉、地區、性別、職業,在面對疾病風險時都有了相應制度保障。同時推進藥品耗材集中採購、醫保目錄調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措施,加力完善健康保障。

  十年間,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居民醫保的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610元。2018年以來,我國成功開展6批234種藥品集采,平均降價53%,累計降低藥耗負擔超2700億元。2021版藥品目錄品種增至2860種,67種談判藥品平均降價62%。

  這十年,我們針對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嚴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著力建設健康環境。

  十年間,從藍天到大地,從山川到河流,從草原到農田,環境轉好的案例俯拾皆是。有關部門統計,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農村集中供水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89%和84%。全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占比達到87%,各項環境健康指標顯著提升。

  這十年,我們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閒、食品等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開展醫療健康服務貿易,增強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實現醫藥工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邁進,奮力發展健康產業。

  十年間,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穩定增長,有數據顯示,2015到2019年,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由5.2萬億元增至8.1萬億元,並將持續提升,預計到2024年可達到約13.4萬億元。

  同時也應看到,健康中國建設還有發展不屈衡、不充分的地方。我國仍面臨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故舊織的龐雜局面。比如,慢性病發病率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患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增多;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康復、護理等需求迅速增長;優生優育、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亟待加強。

  不斷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需要各地積極落實中央要求,立足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著力點,加快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加速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我們每一個人,也要行動起來,把健康中國行動變成永不落幕的全民行動,共同畫好健康中國的精彩畫卷。(文|《了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冉燃)■

>了望 | 共築健康中國

為什麼晚上睡覺,嘴巴總是發幹?醫生提醒:可能和這3個地方有關

尋夢園

高貴不貴!最夯的“越式洗髮”給你全新不一樣的享受!

bian

抓住一個關鍵點,讓你每天的運動更輕松!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