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好不好先看腳,一個信號是腎在求救!幾個方法,腎不虛、腳不疼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藏全身之精,納五臟之氣,腎好不好,關乎著人的命脈。

  

  如何判斷自己的腎好不好呢?您可能會想到看氣色、看頭髮、看排尿等等,其實還有一個中老年人非常常見的症狀 —— 腳後跟疼,很可能也是腎虛的信號!

  

  

  腳後跟疼,可能是腎虛了

  

  腳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可以反應很多健康問題。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腳後跟疼的問題,常見原因可以分成兩類:

  

  一是腳本身的問題,比如長了骨刺;

  

  

  二是腎虛等問題反映在了腳後跟上。腳後跟的位置是腎和膀胱的反射區,腎主骨生髓,腳跟痛就可能和腎氣、腎陽不足有關係,往往還伴有一些頭暈眼花、渾身乏力、手腳發冷,腰膝酸軟等情況。

  

  

  這樣泡腳,腎不虛、腳不疼

  

  泡腳可以一定程度緩解腳部的疼痛,但是腳後跟的皮膚比較厚,單純地泡腳不能很好地把中藥的藥效透進皮膚,除了在水中添加藥物,專家推薦了中醫獨家的透皮吸收法,配合刮痧和穴位按摩,充分發揮藥效,解決疼痛問題。

  

  刮:用刮痧板刮腳底

  

  準備一塊牛角刮痧板,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刮的手法。

  

  要緩解骨刺等急性疼痛,刮的速度要快,力度重一些,以能感受到輕微疼痛為宜;

  

  想要補腎,緩解腎虛引起的腳跟疼,動作講究又慢又輕。

  

  每次刮3-5分鐘,用刮痧板沾藥汁刮,能幫助藥物更好地透入皮膚。

  

  按:3個穴位,補腎止痛

  

  昆侖穴:腳外踝尖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它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有溫補肝腎、緩解腰腿腳踝疼痛的作用;

  

  

  太溪穴:和昆侖穴相對,腳內踝尖和跟腱間的凹陷,它屬於足少陰腎經,同樣有補腎、消腫止痛的作用;

  

  

  這兩個穴位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一起按揉,在中醫上叫做昆侖透太溪。

  

  足跟穴:跟腱和足跟相交的位置,它是一個經外奇穴,可以有效緩解足跟疼痛。

  

  

  這三個穴位可以用按或者揉的方法,每個穴位順時針按揉30秒,逆時針按揉30秒。

  

  秋季應季補腎3寶

  

  秋天正是豐收的季節,有一些現在正應季的美食,也是很好的補腎佳品,腎虛的朋友可以常吃。

  

  01芡實

  

  

  《神農本草經》將芡實列為上品,它味甘、澀,有補脾止瀉、固腎澀精、利水滲濕、補中益氣的功效,中醫本草應用的歷史長達千年,有「水中人參」之稱。

  

  02核桃

  

  中醫認為,核桃味甘、性溫,有補腎益精、溫補肺腎的作用,還能補腦、護血管,是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養水果。

  

  

  現在是鮮核桃成熟的季節,它潤肺的作用更強,而平時吃的幹核桃補益效果更好,更適合腎氣不足的人,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03板栗

  

  板栗被稱為「腎之果」,《本草綱目》記載「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有很好的健脾補腎、強筋壯骨作用。

  

  

  腎虛的人適合熟吃板栗,能緩解腎虛引起的腰酸腿疼等症。

  

  補腎健骨奶

  給大家推薦一杯健骨混合奶,用牛奶搭配幾種家常食材,緩解腎虛、脾虛的同時,還能補鈣健骨,養生效果更好。

  

  

  做法:芡實、黑豆、黑芝麻、山藥、薏米、茯苓六種食材炒熟,打成粉混合均勻,紅棗、核桃切成小塊,一袋牛奶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混合粉和紅棗核桃塊,煮開即可。

  

  

  注意事項:食材的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放,建議每次不要放太多,以免影響消化。

  

  今日互動

  

  腳後跟是腎和膀胱的反射區,這種說法對嗎?

  

  1、正確

  2、錯誤

  

  快留言告訴小編您的答案吧~

>腎好不好先看腳,一個信號是腎在求救!幾個方法,腎不虛、腳不疼

癌症康復期如何度過,記住這20條建議

尋夢園

肺主一身之氣,秋末冬初養好肺,感冒咳喘少纏身!

尋夢園

會選會看會烹!這些膳食好習慣幫你吃出健康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