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月 | 5條建議助你保持健康身體!

  

  9月

  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

  當前全國疫情多點散發

  秋季又是食源性疾病的高發季節

  食品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幸福

  讓我們一起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秦小健提醒大家

  要合理膳食、堅持運動、三減三健、

  拒絕煙酒、保證睡眠

  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入

  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一.合理膳食,保持健康體重

  

目前,我國青少年兒童肥胖率逐年增加,成年人超重肥胖率達 50.7%,即有一半的成年人都處於超重或肥胖的狀態,控制肥胖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超重肥胖者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分布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常用的判斷健康體重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m)²。

  

  二.吃動平衡,保持充足鍛煉

  

各年齡段人群每天都應進行充足的身體活動,推薦成年人積極進行日常活動和運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每天進行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鼓勵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加強抗阻運動,減少久坐時間。培養清淡口味,控制鹽油糖。

  

  三.三減三健,少油少鹽

  

減鹽: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每克食鹽約含鈉400mg,過多的鹽攝入與高血壓、腦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有關。相反,適量減鈉可降低高血壓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病率,尤其是超重者。
減油:推薦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為25~30g。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組成差異很大,橄欖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可交換食用。

減糖: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過多攝入糖會增加兒童青少年蛀牙和肥胖的發病風險。

  

  四.戒煙戒酒,保證食物多樣化

  

遠離煙熏、油炸、黴變的食物及煙酒,長期食用會增加患胃炎、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癌症等的發生風險。
一日三餐中盡可能多地選擇不同的食物種類,避免長期攝取單一或者較少的幾種食物,每天吃到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吃到25種以上的食物。
主食粗細搭配:全谷物食物是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適量攝入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也可保證腸道健康,預防便秘發生。
蔬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的重要來源。蔬菜中含有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具有保護人體健康和預防諸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作用。如十字花科植物莖椰菜(綠色椰菜)中含量較多的萊菔硫烷,是最強的抗癌成分之一;番茄、西瓜、葡萄柚和木瓜等含有的番茄紅素,有抗衰老、增強免疫力和抗腫瘤作用;大蒜、蔥、韭菜等球根狀植物中的硫化物具有殺菌、抑制腫瘤、抗微生物等作用。

  

  五.心理健康,保證充足睡眠

  

生活中多想想愉快的事情,多與親人朋友聚會,保持平緩心態,養陳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鍛煉身體,讓情緒和思維放松,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況。也可以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看看書籍,放松心情。這些健康的習慣都能促進睡眠質量。

  END

  來源:健康陜西發布

編輯:胡媛媛 | 審核:惠鵬 張冰
總監制:王宏

>健康生活方式月 | 5條建議助你保持健康身體!

陽氣不足,多有這3種表現!堅持這4個習慣,陽氣會慢慢補回來

尋夢園

什麼是健康?健康的四條標準?體檢查什麼(腫瘤心腦血管慢性病)

尋夢園

醫院不願開的15種中成藥,質優價廉,建議收藏,以後用得著

尋夢園